路透社今天報道稱,習近平世界的動盪引發了人們對中國外交的擔憂。外交官和分析人士表示,日益增長的不可預測性可能會影響其他國家對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領導層的信心。
據路透社周五就報道,自八月底最後一次露面以來,中共國防部長李尚福缺席了包括至少一位外國國防部長在內的會議,李尚福正在接受一項針對軍事採購的腐敗調查。
稍早,新上任的中共外交部長秦剛在7月失蹤,中共官方沒有給出任何解釋,同月,負責監管中國核武庫的軍隊精銳火箭軍突然遭大幅改組。
隨着中國軍隊總司令習近平將注意力集中在國內,他本月缺席了在印度舉行的二十國集團峰會,這引起了外國外交官的擔憂,這是習近平執政十年來首次缺席全球領導人的聚會。
面對日益增長的不確定性,一些外交官和分析人士甚至呼籲認真審視習近平政權的真實本質。
前五角大樓官員、現任新加坡國立大學學者的德魯·湯普森表示:「需要進行清醒的評估——這不僅僅是中國是合作夥伴還是競爭對手的問題,而且是經濟、政治和軍事風險的來源。」湯普森說,由於這些變化缺乏透明度,各種解釋都是合理的,「這加劇了中國周圍正在醞釀的信任危機」。
路透社說,關於中共國防部長失蹤和調查,中共外交部發言人周五告訴記者,她不了解情況。中國國務院和中共國防部沒有回應置評請求。
自3月份上任以來,李尚福一直是中國不斷擴大的軍事外交的代言人,他在6月份的一次高調安全會議上表達了對美國軍事行動的擔憂,並於8月份訪問了俄羅斯和白俄羅斯。他原本預計將於10月在北京主持一次國際安全會議,並代表中國人民解放軍出席11月在雅加達舉行的地區防長會議。
由於腐敗長期滲透到中國的軍隊和國家機構中,一些分析人士和外交官認為,習近平的反腐行動標誌着整個共產黨的政治清洗。
柏林墨卡托中國研究所首席分析師海倫娜·勒加達表示:「無論出於何種原因……這種情況可能持續發生的感覺可能會影響外國參與者與中國同行接觸的信心。」
一位亞洲外交官表示,如果李尚福的命運「反映出習近平日益內向的關注,那麼這對我們這些希望與中共軍方保持更大開放和溝通渠道的人來說並不好」。
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學家賈伊恩·莊(Ja Ian Chong)表示,「鑑於解放軍在台灣和東海附近的活動加劇,以及在南海的準軍事活動的加強,此時的軍隊改組可能會引起人們的關注,因為此類行動會造成事故、升級和危機的潛在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