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新聞 > 正文

塵埃未落的高峰:印中邊境三年緊張局勢

2023年6月21日,士兵守衛着連接克什米爾山谷和拉達克的道路。(美國之音比拉勒·侯賽因拍攝)

印控克什米爾-列城—

解決導致2020年中印致命衝突的邊界爭端的外交努力進展甚微,同時,中國正在推進軍事基礎設施的建設,印度方面也在這樣做,只是步伐較小,雙方都在強化各自的主權聲索。

截至4月份為期六個月的衛星圖像顯示,並無精確劃界的「實際控制線」(Line of Actual Control)的中國一側已經有了牢固建立的軍事存在,該控制線是有爭議的喜馬拉雅山區阿克賽欽地區兩國之間事實上的邊界。

根據查塔姆研究所(Chatham House,又稱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的一份報告,以前只觀察到零散的檢查站和基本的軍事陣地,中國現在「擴大了道路、前哨和現代化的防風雨營地,配備了停車場、太陽能電池板和直升機停機坪等便利設施」。

雖然印度努力趕上中國的基礎設施建設,但發展步伐要慢得多。在拉達克自治山發展委員會代表一處邊境選區的孔喬克·斯坦津(Konchok Stanzin)呼籲在部署大量印度軍隊的同時也要進行重大發展。

「針鋒相對地建立基礎設施的進展仍然緩慢,邊境地區的通信仍然缺乏,」他在列城對美國之音(VOA)說。列城是印度拉達克地區最大的城市,印度聲稱阿克賽欽是拉達克地區的一部分。

北京對這一說法提出異議,北京治理着該地區大部分地區,作為西藏及其西部新疆地區的一部分。雖然由於其海拔高度和乾旱條件,阿克賽欽基本上不適合居住,但它是這兩個地區之間重要的戰略聯繫。

加勒萬山谷也位於阿克賽欽。2020年6月,20名印度士兵和至少四名中國士兵在加勒萬谷的衝突中喪生。自那時以來,三年的談判結果達成了在五個摩擦點脫離軍事接觸,但是邊界爭端尚未解決,意外衝突升級為兩個核大國之間危機的風險仍然揮之不去。

印度一貫強調,只有通過脫離接觸和減少所有剩餘摩擦點的部隊人數,才能持久解決問題。

威爾遜中心(Wilson Center)亞洲項目副主任兼南亞事務高級助理米高·庫格爾曼(Michael Kugelman)對美國之音說,加勒萬衝突使印中關係降至1962年戰爭以來的最低水平,三年之後的今天,兩國仍在努力恢復。

根據庫格爾曼的說法,兩國之間的雙邊貿易仍然強勁,它們仍然在多邊背景下合作,但更廣泛的關係仍然非常緊張。

「加勒萬衝突也放大了兩國之間不斷深化的戰略競爭,特別是中國通過基礎設施投資和深化中國海軍在印度洋的存在,擴大其在印度大後院的影響力,」他說。

在加勒萬衝突之後,兩國舉行了多輪軍長級會議,促成了軍隊的部分撤出,並建立了軍事緩衝區,有效地防止了局勢進一步升級。然而,在邊界附近仍駐紮重兵,最新一輪會談沒有取得重大突破。

印度外交部長蘇傑生(S. Jaishankar)最近表示,「邊界狀況將決定印度和中國關係的狀況,今天的邊界狀況仍然不正常。」

專家認為,中印關係早日改善的可能性很小,尤其是在總理納倫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上個月對華盛頓進行國事訪問之後,他和美國總統喬·拜登(Joe Biden)就國防、技術和軍事事務達成了協議。

「只要莫迪繼續執政,我預計印度和中國之間的關係就不會正常化,」前印度軍官、國防專家和作家普拉文·索尼(Pravin Sawhney)說。「自從新德里和華盛頓分別在地區和全球層面將中國視為他們的共同威脅以來,印美達成交易就一直是有可能的,」他在發給美國之音的短訊中寫道。

庫格爾曼指出,印度和中國之間的關係不像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的關係那樣公開敵對,但他表示,印中兩國存在難以調和的根本分歧。

「最終,一切都歸結為邊界爭端。除非這個問題得到解決,否則將很難凝聚善意和信任來改善兩國關係的其他方面,」他說。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美國之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0708/1924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