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為軍事行動準備?解放軍電偵艦4月左去右迴繞一圈 6月要右去左回再一次(組圖)?

解放軍815A型電子偵察艦「玉衡星號(舷號798)」。圖為2021年美澳「護身軍刀」(Talisman Sabre)跨國聯合軍演期間,在澳洲北部區域「徘徊」照片。圖:翻攝@南海的浪濤微博

解放軍繼26、27日派出636A型海洋綜合調查船深入與那國島周邊搜集海象、水文資料後,日本防衛省統合幕僚監部再監控到解放軍815A型電子偵察艦「玉衡星號(舷號798)」經正在整備為駐日美軍航艦艦載機「陸地模擬航空母艦甲板起降訓練」(FCLP)基地的馬毛島(Mageshima)周邊,穿過大隅海峽進入太平洋。解放軍4月底才花了半個多月「順時針」繞了日本一圈,未能確知是不是在6月底要「逆時針」再繞一圈,但顯見解放軍積極情搜第一島鏈各種數據資料,為可能的軍事行動預做準備。

統合幕僚監部報告指出,28日下午1點左右在鹿兒島縣口永良部島西方約120公里位置發現解放軍電偵艦,並確認舷號798,之後該艦持續向東行駛,穿過鹿兒島縣和種子島間的大隅海峽進入太平洋,路徑即經過整備中的馬毛島基地。日本防衛省派出海上自衛隊派出可攜帶2組「90式」雙聯裝反艦飛彈發射器的「隼級」飛彈快艇(はやぶさ型ミサイル艇)「白鷹號(PG-829)」全程監控。

大隅海峽是中國船艦從東海進入太平洋的最短路徑,具有重要戰略地位;日本政府和駐日美軍選擇馬毛島做為航艦艦載機「陸地模擬航空母艦甲板起降訓練」(FCLP)整備地,將來有自衛隊與美軍進駐,將彌補日本在九州至沖繩本島間的防衛缺口;成為「不沉的航空母艦」,做為可以覆蓋日本西南群島的第二個防空據點。在日本政府強力主導下,工程於2022年8月19日啟動,預計要4年才會完工。完工後將有長(2450米)、短(1830米)跑道各2條供戰機起降、補給。未來可提供包括F-35戰機起降、水陸機動團登陸訓練,以及部署「魚鷹」運輸機等,在有事之際也能做為部隊投射日本西南諸島地區的據點。有鑑於此,解放軍電子偵察艦才會借經由水道搜集電子訊號情報。

解放軍「玉衡星號」電子偵察艦為815A型第二批次艦,外界有誤稱為815B型,但解放軍正式編裝中並未有此分類。而第二批次與第一批次艦最大的外觀差異在於艦橋頂部的超視距雷達,第二批次艦將電達罩改為圓柱外形。對於電子偵察艦各種電子偵察功能,解放軍列為機密保護未對外透露,但一般相信可以探測、接收、紀錄無線電通信、雷達和武器控制系統等電子設備所發射的電磁波信號,藉此推測陣地部署、指揮中心位置、武器種類等情報資料。根據紀錄,「玉衡星號」在2021年美澳「護身軍刀」(Talisman Sabre)跨國聯合軍演期間,在澳洲北部區域「徘徊」,時間長達2個多月。

解放軍日前派出636A型海洋綜合調查船以「不尋常」路徑,穿越與那國島與西表島間水道駛進太平洋,前海軍艦長呂禮詩示警,636A測量船出現在東部海域,主要就是透過聲納系統描繪海底地形,同時偵測周邊海域深度、鹽度、壓力、水下地型等水文資料,為潛艦航行提供數據參考。而再往前推的4月29日,同為815A型電子偵察艦「開陽星號(舷號796)」,從對馬海峽進入,以「順時針」方向繞行全日本主島一圈,5月16日才從宮古海峽進入返回東海,電子情搜意義明顯。此次,解放軍798艦是不是要「逆時針」再走一趟?執行補足數據資料或雙重比對的任務有待觀察。

日本防衛省統合幕僚監部監控到解放軍815A型電子偵察艦「玉衡星號(舷號798)」經正在整備為駐日美軍航艦艦載機「陸地模擬航空母艦甲板起降訓練」(FCLP)基地的馬毛島周邊,穿過大隅海峽進入太平洋。圖:翻攝mod.go.jp官網

解放軍4月底才派出815A型電子偵察艦「開陽星號(舷號796)」,從對馬海峽進入,繞行全日本主島一圈,5月16日才從宮古海峽進入返回東海。圖:翻攝mod.go.jp官網

責任編輯: 李冬琪  來源:Newtalk新聞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0630/1921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