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7年以來最大跌幅!中國強復甦已成鏡中花

中共官方數據顯示,五月份中國工廠批發價格大幅下跌,跌幅創七年來新高,也超過了大多數分析師的預測。這一變化反映了中國需求疲軟已經影響到製造業的發展,給脆弱的經濟復甦投上了新的陰影。

中國的情況與美歐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美歐面臨的問題是利率上漲,通脹堅挺,需求受到擠壓。而中國則是無論是在消費層面還是批發層面,價格指數相當疲軟,海外主要市場的訂單越來越少,通縮壓力持續增大。

中國國家統計局周五(6月9日)發佈了五月份生產價格指數PPI數據。這項數據下跌了4.6%,構成連續八個月的下行勢頭。這是從2016年以來的最大跌幅,也超過了路透社專家調查所得到的下滑4.3%的預測中值。

上海保銀投資首席經濟學家張智威表示,中國經濟目前還存在着「通縮的風險」。路透社引用張智威的話說,「最近的經濟指標發出了連貫的信號,這就是經濟在放緩。」

自去年十二月中國疫情管控放開後,經濟復甦一度被各方看好。今年一季度經濟增速超過預期。但是,最新的經濟數據顯示,五月份,需求急速減弱,進出口數據和工廠活動都在下降。

五月份的消費物價指數CPI同比上漲0.2%,稍高與四月份的0.1%,低於預測的0.3%,創下2021年2月以來的次低。

CPI中佔比最大的食品價格同比上漲只有1%,大大低於上個月2.4%的漲幅。這項數據環比不升反降,降幅為0.7%。

英國經濟研究機構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中國經濟分析師朱利安·埃文斯-普里查德(Julian Evans-Pritchard)表示,今年晚些時候中國的通脹壓力將會上漲,但不會超出中國決策者設定的「容忍區間」。

路透社引用這位經濟學家的話說,「(中國)政府設定的通脹率在3%左右,這個目標不會受到挑戰,我們懷疑通脹會成為(官方)擴大政策支持的障礙。」

決策者們多次發出信號,相信中國十四億消費者將會成為推動經濟復甦的主力。可能就是因為這個原因,除了中國央行在三月份下調了銀行準備金率之外,決策者遲遲沒有推出其它重大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支持。

最近幾個月出現的各種跡象顯示,收入的下降導致內需疲軟。當局預期的疫後「強復甦」已經變成了「霧中花」「鏡中月」。

一些分析師認為,中國央行可能最早在下周下調利率,向金融系統釋放更多的流動性。

中國最大的幾家商業銀行周四下調了存款利率,擴大了銀行的利潤空間,降低了它們的貸款成本,給金融系統提供了一定的幫助。

鑑於中國經濟持續惡化的現狀,分析師們下調了中國經濟今年的增長預測。中國原定的2023年經濟增長目標是5%左右。

不過,中國央行行長易綱周三在參加上海金融峰會時表示,中國企業的資產負債表正在得到修補。他預計,今年下半年經濟增長幅度會有所提高,消費物價指數在年底將會回升到同比漲幅1%以上。

他表示,儘管中國經濟面臨諸多挑戰,出口惡化,青年人失業率居高不下,房地產市場蕭條,內需疲軟等,但中國有信心也有能力實現今年的經濟增長目標。

中國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創七年以來最大跌幅通縮風險恐加劇

中國上月通脹回升,不過,生產者物價指數創下逾7年以來最大跌幅。

中國消費需求持續恢復,在市場供應穩定下,通脹連續3個月放緩後,首度回升。

5月份中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升0.2%,和預期一致,但環比跌幅擴大至0.2%。受惠於食品供應充裕,食品價格環比下降0.7%,蛋類及豬肉價格下跌1.3%及2%,鮮菜跌幅3.4%。

不過,反映企業成本的工業生產者價格指數(PPI)連續八個月下降,同比下跌4.6%,跌幅是2016年2月以來最大。

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的說法,上月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下跌,國內外市場需求偏弱,加上高基數均影響上游生產物價表現。

有分析認為,中國存在通縮風險,預期中央會出台政策推動內需。

責任編輯: 夏雨荷  來源:VOA 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0610/1912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