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言論 > 正文

俄烏戰來到今天,俄羅斯的解體已是大事所趨

作者:
俄羅斯(蘇聯)最標誌性的力量展示就是其強大的鋼鐵洪流,1977年勝利日閱兵式上有兩千輛坦克組成的方陣滾滾駛過紅場,其場面令整個世界震撼,但在2023年勝利日閱兵式上,供普京總統檢閱的卻只有一輛形單影隻的T34坦克,這說明俄羅斯的綜合國力已經枯竭,俄羅斯完了。

首先拋出一個核心問題,為什麼在目前的烏克蘭戰場上瓦格納僱傭軍反而成了俄軍的主攻力量?普京嘴中那支強大的俄軍、包括空降軍去了哪裏?

自從俄烏戰爭於2022年2月24日爆發之後,俄軍遭受了基輔保衛戰的失敗,然後又遭受哈爾科夫閃電戰和赫爾松戰役的失敗,從此之後俄正規軍在戰場上就不再唱主角、甚至罕見蹤跡,取而代之的是瓦格納僱傭軍在巴赫穆特戰場上持續鏖戰,成了烏東戰場上的主力。

使用僱傭軍打主力將會給普京和俄羅斯帶來無法估量的後患(具體原因後面接着說),普京不可能不清楚這一點。

之所以造成這種現象,很可能是2022年十月之前的一系列戰敗讓俄軍精銳部隊減員嚴重、喪失了太多的裝備,更重要的是俄正規軍已經徹底喪失了士氣,這就讓他們不堪重用,否則無法想像普京讓瓦格納僱傭軍擔任戰場上的主力,源於僱傭軍終歸只能算游擊隊的性質,士兵未經歷過正規的訓練,裝備的重裝備、高精尖裝備也肯定無法與正規軍相比。

俄正規軍已經喪失戰力、普京不得已讓僱傭軍打主力這一點在2023年5月9日之前或許還只是猜測,但5月9日烏軍巴赫穆特反擊戰讓這個猜測得到了證實。

巴赫穆特是一隻硬骨頭,俄烏雙方已經鏖戰了9個月,瓦格納僱傭軍以付出大量的兵員和裝備為代價幾乎是一米一米地向前推進,雙方都非常頑強,有報道說最危急時期烏軍佔據的陣地面積只剩下巴赫穆特市總面積(約41.6平方公里)的2%。就在5月9日俄羅斯慶祝二戰勝利日這一天,烏軍第3突擊旅(亞速營為主)對俄軍第72獨立摩托化步兵旅和俄羅斯天然氣公司所屬火炬僱傭軍的防線發動了反攻。

俄氣所屬火炬僱傭軍是新成立的一支武裝,主要是新兵,自然沒多少戰鬥力,但第72獨立摩步旅卻是一支滿員的俄軍邊防軍(並不是新徵召的士兵),在俄羅斯電報群當中瓦格納集團首領普里戈津表示,在巴赫穆特西部的戰役中,俄軍第72旅和俄氣所屬火炬僱傭軍在遭到烏軍反擊以後,擅自撤離陣地,留下一道2公里寬、500米縱深的缺口,導致瓦格納集團損失嚴重。見下圖,戰鬥爆發在紅圈之內。

在梳理俄羅斯和烏克蘭兩方說法之後,可以大概還原當時的戰場場面:烏軍第3突擊旅在巴赫穆特外圍西南方向對擔任側翼掩護的俄軍發動了一次突然攻擊,俄第72摩步旅所屬2個連全軍覆沒,第72旅和俄羅斯天然氣公司所屬火炬僱傭軍在沒有通知正面戰場上瓦格納集團的情況下擅自放棄陣地倉皇逃跑,留下了一道接近2公里寬、500米縱深的空缺,這導致瓦格納集團的側翼暴露。普里戈津立刻組織瓦格納軍隊進行反擊,雖然打敗了立足未穩的烏軍第3突擊旅,但損失了500多人。

戰鬥結束以後,普里戈津大怒,在視頻中破口大罵。

隨後俄烏雙方都就有新消息傳出:其一是媒體報道烏軍將巴赫穆特北部戰線向前推進了3公里,收復了大約7.8平方公里的土地,這接近巴赫穆特總面積的20%;其二是,5月10日烏克蘭陸軍總司令瑟爾斯基上將說,烏軍已經將巴赫穆特戰線向前推進了兩公里;其三是,俄國防部在5月12日聲明中說到,巴赫穆特北部的俄軍已經「有序後撤」以重新集結。俄國防部的表述用語與去年九月哈爾科夫反擊戰之後的用語完全一致——「勝利撤軍」以重新集結;其四是,普里戈津說北部俄軍不是有序後撤,是潰逃。13日又有消息說巴赫穆特南部戰線的俄軍也出現了「勝利撤軍」。這些消息證明,在巴赫穆特戰場上俄烏雙方已經出現了攻守易勢,烏軍開始轉守為攻並奪取了大片陣地。

在目前的烏克蘭戰場上,俄羅斯有27支僱傭軍和獨立武裝在執行戰鬥任務,瓦格納最能打,然後是車臣武裝、哥薩克軍團等,而沙皇野狼戰鬥隊、俄氣火炬僱傭軍等武裝的戰鬥力比較差。大家別忘記,還有另外數十支俄地方武裝一直都在戰場上,戰爭爆發之後俄羅斯各州(或自治共和國等)都組建了一個或數個營開進了烏克蘭戰場,這些都是標準的地方武裝。

去年9、10月的哈爾科夫反擊戰、赫爾松戰役之後普京將僱傭軍大規模派上戰場第一線;2023年4月20前後烏軍在赫爾松附近度過第聶伯河建立起灘頭陣地。此舉並未遇到俄軍的劇烈反擊;5月5日普里戈津聲稱將在10日退出戰場、這明顯是對普京的要挾,最終普京和俄國防部不得不妥協、答應普里戈津的要求以便讓瓦格納繼續戰鬥下去;剛剛發生的巴赫穆特戰鬥中俄軍第72摩步旅糟糕的戰鬥力,這些都可以證明這樣一點:那就是俄正規軍已經喪失了大部分戰鬥力,這是普京不得不在烏東戰場上倚重瓦格納等僱傭軍的根源。

經過二十多年的經營之後,普京已經在俄羅斯建立了高度集權的中央政權,誰給普京的政權背書?當然是俄正規軍。作為俄羅斯總統的普京也是三軍總司令,控制着俄羅斯的財政(軍費)、武器裝備的生產與分配、將領的任命權等,也就讓普京牢牢地控制了俄正規軍,而作為暴力機器的俄正規軍反過來又給普京的集權背書。

可現在,俄正規軍已經不堪大用,讓普京只能依靠各支僱傭軍在烏克蘭戰場上征戰,這種情形與清朝太平天國戰爭中的情形十分類似,而太平天國戰爭標誌着清朝走向滅亡。

清朝是高度集權的政權,維持其高度集權的支柱有行政體系、財政體系、貨幣發行體系、人事管理體系,等等,但最終維持清廷集權的是暴力體系,具體來說就是清朝手中的八旗軍隊,是這支暴力機器給清朝的集權背書。

1851年太平天國運動爆發之後,清朝主要倚重八旗兵(含蒙古軍隊、綠營兵,下同)進行追剿,但太平天國的隊伍卻是越剿越大,當太平天國定都南京(1853年,也稱天京)之後清軍建立了江南大營和江北大營來圍困天京(見下圖),但相繼被太平軍擊破。到這時,清廷已經很清楚地看到,依靠八旗軍再也不可能剿滅太平天國。如果不能在國策上進行根本性質的改變,清朝的命運就會就此終結。即便太平天國不能統一北方,也足以與清朝南北對峙。

對於任何一個中央集權國家,都不會准許地方武裝的存在,源於這會威脅到皇權。可到了這個時候,無奈之下的清朝只能准許地方辦團練(地方武裝)以剿滅太平軍。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曾國藩親自訓練、親自指揮的湘軍,從此開始,太平天國就走上了衰落之旅。

咸豐皇帝(1831-1861)在臨死前曾經許諾「克復金陵(南京)者為王」。1864年7月,圍攻天京已經兩年多的湘軍曾國荃部隊,終於攻破太平天國都城,為此,曾國荃連夜向清廷上奏捷報。

他原以為清廷會重重加賞並兌現咸豐皇帝的承諾,可沒想到的是,迎來的卻是清廷和慈禧等人一頓劈頭蓋臉的訓斥,訓斥的理由是:曾國荃指揮失當,沒有將太平軍一網打盡,而且坊間還有傳言湘軍擄掠太平天國的「天國聖庫」,清廷命令曾國荃必須限期將財寶如數上繳朝廷。

曾國荃冤不冤?當然冤枉,但這卻是必然。

作為曾國藩的弟弟,曾國荃顯然並沒有領悟到,對於清朝來說雖然最終消滅了太平天國這個大麻煩,但迎來的卻是與太平天國一樣的大麻煩——以曾國藩為代表的漢人武裝的崛起,兩者之間的唯一差別是,對於清朝來說太平天國是烈性「毒藥」,而漢人武裝的崛起是一副「慢性毒藥」,但既然都是毒藥,最終都會導致清朝的滅亡,只是快慢的差別而已。

說湘軍擄掠了「太平天國聖庫」只是一則傳言,並沒有真憑實據,清廷為何卻要求曾國荃限期如數上繳這份財寶?如果不上繳就是抗旨不遵,是株連九族的大罪;如果上繳就只能搜刮當地的百姓,曾國藩兄弟就失去了在南京當地另立朝廷的基礎,這是清廷一箭雙鵰之計。

曾國荃理解不了清廷的做法,曾國藩卻可以理解。1864年的湘軍擁兵達30多萬,正是兵強馬壯、縱橫天下之時,作為大清帝國的兩江總督、欽差大臣、協辦大學士,湘軍的創辦人和最高指揮官曾國藩(1811-1872),此時還節制着作為大清帝國經濟命脈所在的江蘇、浙江、安徽、江西四省軍事,四省自巡撫、提督等以下文武百官全部歸他節制。同時,湘軍出來的文臣武將已經遍佈清朝的中央與地方。這股力量甚至比太平天國的威脅更大,源於它已經深深地侵入到大清的「機體」內部。

湘軍高級將領曾國荃、彭玉麟、左宗棠、鮑超等四人也確實曾經密謀擁戴曾國藩自立稱帝,1864年7月後的一天,以曾國荃等四人為首的三十多名湘軍高級將領齊聚曾國藩軍營,企圖重演一出「趙匡胤黃袍加身」的歷史劇,沒想到正當眾人鼓譟之際,曾國藩卻當場寫了一幅對聯:「倚天照海花無數,流水高山心自知!」他委婉向部下們說,自己無意稱帝。

為了避免清廷猜忌,剛剛攻破天京一個多月後曾國藩就開始自裁湘軍,他先是將曾國荃所部的5萬多湘軍精銳部隊全部裁撤,又將左宗棠的6萬人裁剩2萬人,湘軍其他各部也大多裁撤——自此,除了保留湘軍長江水師、鮑超的霆軍以及劉松山所部外,湘軍精銳幾乎自裁殆盡,從最高峰的30多萬人跌落至不足10萬人。之所以留下這部分軍隊,曾國藩顯然也是為了自保。

清廷和慈禧對此非常滿意,清廷也投桃報李加封曾國藩為「太子太保、一等侯爵,世襲罔替,並賞戴雙眼花翎」。

但清廷顯然不會忘記曾國藩湘軍一系潛在的威脅,這種威脅不僅在與軍事上,也在官吏體系中,在當時的全國八名總督中,有三名是湘系(兩江總督曾國藩、直隸總督劉長佑、閩浙總督左宗棠),四川總督駱秉章和兩廣總督毛鴻賓也和湘軍關係密切;全國十五名巡撫中,也有七人屬於湘系。另外放眼大清帝國,擔任各地官員的湘軍將領不計其數,可以這麼說,此時的曾國藩和他的湘軍勢力幾乎把持了半個大清帝國。

此後,清朝為了對抗曾國藩湘軍一系的壓力,開始扶持李鴻章的淮軍,曾國藩在1864年自裁湘軍後,李鴻章率領的淮軍一躍成為大清帝國最為強大的部隊,李鴻章也成為清朝末期最重要的人物,左宗棠與曾國藩分道揚鑣之後,也受到清朝的重用,從此漢人派系之間互相制衡局面開始形成。

此時,清朝就只能在漢人派系勢力的夾縫中(或平衡中)求生存,這標誌着清朝已經事實上亡國了。

太平天國之前,八旗軍隊作為暴力機器給清朝的中央集權背書,清朝的政權是穩固的。太平天國之後,清朝只能在漢人武裝之間走平衡,又打又拉,高度集權的中央已經失去了自己的「基石」,這在清朝隨後的歷史中導致了嚴重的後果。既然清朝只能在各支漢人武裝之間搞平衡,各支漢人武裝就必然努力保存自己的實力,甲午戰爭中清軍的慘敗固然與很多因素有關,但顯然也與參戰的漢人武裝更注重保存實力有關,讓清軍無法進行那種消耗慘烈的決死戰,甚至遇到這種決死戰時會選擇主動撤退,戰敗也就無法避免;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期間之所以出現了東南互保,源於東南各省的封疆大吏們已經很清楚地知道,清廷自己的暴力機器(八旗軍隊)已經無力為清廷的統治背書,自保的漢人武裝不可能到南方去剿滅各省勢力,讓這些封疆大吏有底氣抗旨不遵並與洋人達成(互不攻擊的)協議。

最終,袁世凱掌控的漢人武裝將清朝送進了博物館。

所以,清朝實際上是亡於太平天國,源於它在這場戰爭中失去了自己的暴力機器,如果沒有慈禧這樣的政治老手(走鋼絲的老手),清朝滅亡的時間會更早。

在目前在俄烏戰爭中已經證明俄正規軍不堪大用,普京只能依靠僱傭軍和地方武裝(合計有七八十支),戰後俄正規軍必將喪失彈壓僱傭軍和地方武裝的能力,中央集權失去了給自己背書的暴力機器之後,俄羅斯很可能將再次走上分裂之路。

俄羅斯最初只是莫斯科大公國,其領土只有2.4萬平方公里,到1815年打贏拿破崙戰爭之後國勢達到了頂峰,建立起橫跨歐洲、亞洲和北美阿拉斯加的大帝國,面積約2300萬平方公里,號稱是歐洲憲兵。

1855年在克里米亞戰爭中戰敗讓沙俄損失了52萬士兵,這標誌着沙俄進入了擴張的頂峰,雖然在1860年從清朝獲得了遠東地區約15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但在1867年3月30日卻失去了約172萬平方公里的北美阿拉斯加。

1917年2月革命之後沙俄解體,芬蘭、波蘭、波羅的海三國獨立(二戰爆發之後蘇聯又吞併了波蘭和波羅的海三國,二戰之後波蘭再次獨立),羅馬尼亞則奪走了比薩拉比亞。

1991年蘇聯解體,俄羅斯這次失去了14個加盟共和國(共約50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

今天的俄羅斯聯邦中有二十多個非俄羅斯族為主體的地方政權(加盟或自治政權),當中央集權的暴力機器失去對地方武裝和僱傭軍的彈壓能力之後,未來的俄羅斯將失去那些部分?

俄羅斯的解體是大勢所驅。

俄羅斯(蘇聯)最標誌性的力量展示就是其強大的鋼鐵洪流,1977年勝利日閱兵式上有兩千輛坦克組成的方陣滾滾駛過紅場,其場面令整個世界震撼,但在2023年勝利日閱兵式上,供普京總統檢閱的卻只有一輛形單影隻的T34坦克,這說明俄羅斯的綜合國力已經枯竭,俄羅斯完了。

榮耀歸於烏克蘭!

責任編輯: 江一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0516/1902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