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34歲媽媽臨終遺言,給無數父母敲響警鐘:「這些事情,要早為兒女做打算」

死亡不是真正的離開,真正的離開是被人遺忘

這兩天,刷到知乎一個很好哭的熱搜。

一位癌症晚期的34歲媽媽,為了給5歲的女兒留下點東西作為陪伴,在知乎上發帖求助。

帖子有近千萬的瀏覽量,也得到了3284個回答。

出於感動和好奇,我點開了評論區。

劃着劃着就愣住了。

回答最早的時間,是2020年2月份。

也就是說,發帖求助的媽媽,此時很可能已經在另外一個星球了。

帖子裏提到的小女孩,我們無從知道她的現狀。

但有一點,我想是很肯定的:

女孩在長大的過程中,不會丟失媽媽那份特別的愛。

有人說:摯愛和親人的離世,不是一場暴雨,而是此生漫長的潮濕。

每每想起,心裏總會隱隱作痛。

此言不虛,但相比之下,我更喜歡《尋夢環遊記》中的一句台詞:

「死亡不是真正的離開,真正的離開是被人遺忘。」

只要你記得,愛就不曾走遠。

離開,並不一定是終點。

求助帖底下,一位媽媽的回答,透露着堅毅和勇敢。

「我在26歲的時候生了我的寶貝,四個月後我乳腺癌……這個時候我什麼都沒有想,只想着好好配合醫生的治療,增強免疫力。」

「無論治療有多難,我都要活下去。」

抱着「好好活着,孩子就有親媽」的信念,她積極與癌症做鬥爭。

她明白:

再多的物質陪伴,都比不上親身陪伴。

那是由無數個感動、教導和支持的瞬間,編織成的大網。

兜住孩子一切的勇往直前。

給予他最大的安全感。

可如若事不遂願,父母要提前一步去往另一個星球,他們也一定會留下一些有意義的東西,陪伴孩子度過漫長歲月。

有這樣一則真實的故事。

一位爸爸身患絕症,彌留之際,他決定用一種稍顯輕鬆的方式和孩子告別。

他自製了一頂外星人帽子,外形十分别致。

化療時戴着,躺在病床時戴着,在孩子面前也從來不摘下。

終於有一天,孩子好奇地問爸爸:

「你為什麼老戴着一頂帽子?」

爸爸故作輕快地回答:

「因為爸爸是外星人,爸爸很快就要到另外的星球上了。

可能很久很久以後才會回來,到時候我還會戴着帽子,這樣你就能認出我了。」

因為年幼,再加上身邊的家人也都跟着附和,兒子對此深信不疑。

爸爸離世後,過了很久很久,媽媽遇到了另一個很愛她的男人。

婚禮前,媽媽請求他可以戴上那頂外星人帽子。

他答應了。

於是,婚禮上出現了下面這一幕:

舉行宣誓儀式時,繼父戴着一摸一樣的帽子,抱起孩子溫柔地說:寶貝,爸爸回來了。

在場無數人淚奔。

這位患癌的爸爸把悲傷和不舍都留給了自己,卻把溫暖和快樂留給了孩子。

更重要的是,他用大愛成全了妻子和兒子的後半生。

「即使我不在,你們也值得被好好愛着。」

如果可以,我想沒有一位父母忍心離開。

可當意外來臨時,他們總是會直面命運的殘忍,卻把最堅實的後背留給了孩子。

那是無論怎樣都不會輕易倒下的後背。

面對告別,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不知所措」。

來不及好好說再見。

台灣作家龍應台在50歲時,遭遇父親離世。

那一刻,她意識到:

親人的陪伴何其短暫,相伴的每一刻,都值得好好體會和記錄。

於是,她提筆寫下《目送》,圍繞人生的生死大問,寄放了對親人的眷戀不舍,寫盡了親情的放手與失落。

既是對自己人生的梳理,也作為給孩子留下的一份禮物。

書中寫到: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而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總是習慣着留下些什麼,用儘自己最後一份力,為孩子多鋪一段路。

網上一位42歲的媽媽,在女兒初三時確診淋巴癌晚期。

嘗試治療期間,她就立刻啟動籌備,想着要給女兒留下點東西。

她先是將手裏治病的錢,劃出一部分,給女兒購置了一套公寓。

一來是擔心爸爸以後再婚再育,女兒沒有自己的小窩;

二來也想給女兒一個堅實的退路,讓她可以放心長大。

為了能儘快落實,即使在化療期間,她也堅持自己來回跑裝修。

從硬件配置到臥室軟裝,每樣都是親自挑選。

另外,考慮到女兒長大後的變動,她還買了大額年金保險。

等女兒年滿18歲時,就可以自己領取,去創業或出國。

閒下來時,她還給女兒錄了很多語音,方便以後女兒想媽媽了,就能聽一聽。

隨着時間的進度條不斷縮短,很難想像她是忍着怎樣的傷痛,完成這些動作。

而這一切,都只為了讓孩子日後的路走得更順暢。

曾看過一個提問:「如果你有了孩子,你會如何養他?」

一條高贊回覆:「無論你在物質上是否富有,在精神上一定要給足孩子。」

除了物質支持,精神財產的影響更為深遠。

一位21歲的網友,分享了自己媽媽患病離世後的感想:

「整個生病期間,她一直教我很多事。

以後記得不要多吹空調,吃東西一定要慢點,少喝涼的,還叮囑閨蜜們以後要幫我把關男朋友。

她病重的時候,還會給我燒一桌喜歡的飯菜。

後來媽媽雖然離開了,但她教會我的很多東西,我都能在後來的生活里想起來。」

除了這些,最重要的是媽媽一直有閱讀的習慣。

不論患癌前後,媽媽的書桌、床前以及家裏大大小小的角落,都會放置各種書籍。

媽媽總告訴她讀書的重要性,也會買很多書給她。

長大後,她也養成了閱讀的好習慣,還在書中得到了無盡的精神慰藉。

這樣的精神財富,堅實地伴隨着她。

「沒有父母,孩子就失去了最堅實的依靠。」

正是明白世事無常,嘗過命運苦厄。

父母們才更明白自己對孩子的重要性。

即便在彌留之際,依然會全力托舉着孩子,身體力行影響孩子。

今年2月份,看到一則視頻:

畫面中的孩子在看動畫片,片裡的主人公正在叫「媽媽」。

孩子看得出神,也對着電視激動地喊了一聲「媽媽」。

坐在沙發上的媽媽聽到了,立馬應聲「哎,她也有媽媽」。

然後喃喃了一句:

「小莫吉也有媽媽,每個人都有媽媽。」

念到後半句,語調明顯下沉,表情也凝固了。

下一刻,她背着孩子,偷偷抹起了眼淚。

評論區裏有人說:

「她已經沒有媽媽了,但她媽媽一定很愛她。」

那一刻,她是孩子的媽媽,更是想念媽媽的孩子。

正因為有被媽媽好好地愛過,在聽到這個稱呼時,眼淚才會止不住地奪眶而出。

父母的愛,就是孩子一輩子的底色。

我們會不自覺地模仿父母的行事風格,覺得那就是解決問題最好的辦法。

於是,充滿家暴的家庭,孩子多習慣用暴力處理矛盾;

而被溫柔對待的孩子,則更懂得溫柔待人。

我還曾讀到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位媽媽在患癌時,依然竭力保持着以往的精神面貌。

該吃吃,該喝喝,在孩子面前也同樣積極樂觀。

病重住院後,她的身邊常圍繞着三個孩子,嘰嘰喳喳,歡笑一堂。

有一天,孩子們商量着,讓媽媽陪他們看一場電影。

媽媽爽快地答應了,並在醫院的幫助下,掛着吊瓶,躺在輪椅上,被推進了電影院。

那是一場只為他們準備的電影,媽媽和孩子們都看得很開心。

那天之後,這位媽媽很快就告別了人世。

三個孩子也各自被好心人領養了。

成長得特別好。

媽媽生命的最後時刻,展現出來的陪伴、樂觀和愛,成了他們獨自長大時,心底的一顆種子。

隨着時間,開出了力量蓬勃的花朵。

珍·尼爾森博士曾說:

「孩童的兩大需求是歸屬感和確認自己的重要性。」

需求被滿足後,孩子內心便有力量應對未來一切。

這種「歸屬感」會提升他們的安全感,讓他們不會覺得父母離開的那一刻,自己就會被拋棄;

而「確認自己的重要性」,則讓他們堅信,自己是優秀的,是值得被愛的。

這兩件事,足以幫助他們抵禦成長中的種種。

父母、親人、摯愛的離開確實很痛,因為那往往意味着無期的告別。

但所幸,人是有回憶的。

每每回首,他們的音容笑貌總會留在心間。

他們說過的話,總會在某個瞬間從腦海中蹦出來。

甚至一個看似平常的舉動,也會隔着時空,左右着我們的決定。

所以,不妨換個思路。

也許他們只是跳出了時間,以另一種方式永遠存在。

和風一起,和雨一起,他們以原子的形式重組,散落在你的四周。

最後,想放上一首關於離別的詩歌。

希望屏幕前的你相信:

只要記得,愛就不曾離去。

請勿在我的墳前哭泣,我不在此,我並未長眠。我是吹拂世間的萬千和風,是雪地里的輕柔軟綿,是穀子成熟時翻湧的金色波浪,是輕柔的秋日雨漣。當你從清晨的寧靜中甦醒,我將化身河流上空群鳥飛行;當你披着月色沉沉睡去,我是夜空中溫柔的晨曦。請勿在我的墳前哭泣,我不在此,我從未逝去。

願我們一生被愛包裹,永遠一往無前。

責任編輯: 趙麗  來源:十點讀書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0507/1898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