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北美新聞 > 正文

90後陪讀媽媽來溫哥華 兩個月燒掉23萬 退學回流

一位90後媽媽,今年開年,帶着孩子來溫哥華讀書,落地2個月各種燒錢。算上機票、住宿、簽證、學費、買車等,花費了23萬人民幣,讓她大失所望,最後急速退房、退車,處理了所有的財產回國了

過來加拿大留學、移民的人非常多,有些是說走就走,有些是思前想後,做了長足的攻略和打算。

在任何一個社會生活,適應新的環境總會有摩擦,遺憾的是,不是所有人都能順利適應,完成自己最初的夢想。

在溫哥華櫻花盛開的春天,這家人抱憾離開。

一位90後媽媽,今年開年,帶着孩子來溫哥華讀書,落地2個月各種燒錢。算上機票、住宿、簽證、學費、買車等,花費了23萬人民幣,讓她大失所望,最後急速退房、退車,處理了所有的財產回國了。

她發帖吐槽了這邊的物價以及最開始的遭遇,因為價值觀不同,被很多網友「教育」,於是連發數帖對撕引熱議。

這是博主曬出的花銷清單↓

一家三口(夫妻二人+小孩)落地兩個月花費了23萬人民幣,還不包括平時的吃的,這樣的開銷,完全出乎博主的意料。

博主表示,自己不想要填這個「無底洞」,就當出來一趟旅遊了,已經買了機票飛回國了。

這樣來去匆匆,很多本地華人為她感到惋惜。

「也有很多好房東,和好中介的,至少等孩子讀完一年吧,或許會適應下來,慢慢發現這邊的好。」

評論區非常炸裂,即便是本地華人的意見也很分裂:有的認為應該尊重別人的選擇,也有很多人分析和證明「她不合適待在這邊」。

還有很多忍不住對博主的觀念以及能力質疑的↓

基本上同一段時間內,博主還遇到了一件糟心事。她自爆花費2600刀一個月住在素里一個獨立屋合租房,連洗衣自由都沒有。她單方面違約之後,被房主提高租金(改短租,租金提到$3000),因為溝通不好,房東破門大罵,嚇到她和孩子……

可能博主本人剛剛歷經了很多不愉快,帶着這樣的心情,發帖讓其他人避坑,卻被本地華人這樣「教育」,內心非常不忿。

對那些評價她「適合回去」的言論,或者她感覺到持有pr秀優越感的,博主也是毫不客氣地回懟↓

也有很多local看了這份花費清單,直呼「不會花錢」,並指出了哪些地方花了冤枉錢↓

「你的幾個帖子說的問題,不是溫哥華的錯,歐美任何一個大城市都是這樣的物價和房租或更貴。你可以選擇離開,這是你的自由,但是如果不增加自己檢索篩選信息,以及帶眼識人的能力,這樣的「坑」對於你來說絕不會是最後一次。比如,你聽中介的相信旅轉工;付出7k刀辦三個簽證;在如今二手車跟新車差不多價格的行情下選了一輛一個多月貶值3k的車;在各種運營商都有三十多刀一個月的plan(無辦理費)的前提下選擇了100刀一個月的;在遍地都是8刀肉夾饃的溫哥華,選擇吃20刀的肉夾饃;2600的房租卻租的是素里的合租house,等等等等。連買不到韭苔茭白都怪溫哥華,這些你都讓小小的溫哥華承受,它何德何能啊。」

評論區展開了激烈的價值觀碰撞,紅色標註的是挺博主的網友,綠色的是上面「理性算賬」的網友,以及贊同她的網友言論↓

也有路過的網友認為這筆賬算得很客觀,她不是在judge而是在common↓

還有人質疑博主炒作,她霸氣回應:「我花30萬引流,就為了定位加拿大嗎?」↓

對於一些友好的提醒,以及表達惋惜的人,博主也會表達感謝↓

還有網友表示,確實,很多華人自己適應了這邊,就一定要強求別人去適應,也是欠妥的:

「說實在的,我真的感覺留不留都是個人的選擇問題,有的人喜歡煙火氣有的人喜歡寂靜嶺,而且現實有時候很多人去了後和國內一切隔斷了,錢也花了很多很難再回去。比如我朋友也是,當年回來很難找工作,其實真的都是個人感受,但是評論區太多ip加拿大的人莫名其妙偷換概念,維護所謂自己的「guo」,真的確實叫人震驚。」

「是不是一開始就誤會了,以為你說的登陸,是移民的那個登陸,好像看到後來才是說到陪讀這事,既然是陪讀麼,隨時都可以離開的,這個很正常,別說出國陪讀了,就是從國內一個城市換到另一個城市都會有不適應。只是,適應需要時間,短時間內(的生活體驗)肯定和否定都相對片面。」

從和別人的回覆當中,可以看到博主其實也是曾經帶着很大的希望來到溫哥華陪讀的,只是最開始的一些糟糕體驗讓她感覺事與願違。

博主認為:「起碼對於三十來歲的我在那裏真的沒找到我得留下去的理由,不然我不會平白無故花錢買不痛快的,早日割捨比我晚點醒悟好。」

整件事,原本是好事,博主誠實地曬出花費賬單,分享自己的經歷給其他人參考,也算是給同樣想出來的同胞做貢獻了。全程爭議最大的,可能就是兩個月的時間以及一些比較運氣欠佳的一連串經歷,是否足以概括溫哥華和加拿大的全部呢?

而這樣的一份「花錢賬單」,能否作為即將來加拿大的小白的參考呢?

所以,才會有一連串的local上來糾正和補充。

當然,對博主來說,本來心情欠佳,面對這些說教,肯定會有心理牴觸,才會在評論區爆發很多爭執。

面對同胞初來乍到,在海外歷經挫折,作為過來人如果能夠「痛人之痛」,表達最起碼的同理心,而不是一味地說「歡迎回去」「自理能力差」,可能會讓這些溝通更愉快一些。

另一方面,對博主來說,確實可能缺乏對這邊生活的預期判斷,有句話叫做「做最壞的打算,最大的努力。」海外生活,一定是以年為單位去適應的,在這邊孤獨、寂寞、雨季、雪季,物價高,語言不通,剛落地誰也不認識,甚至有華人坑同胞等等都是不否認的。

但這些問題,在任何一個社會都存在,難道去其他地方,或者不出來,就不會遇到坑嗎?套路比比皆是。

所以,想要出來的人,一定要問清楚自己:

1.是為什麼出來

2.能夠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做好各種攻略,獨立地面對各種逆境嗎

3.能夠承受多大的適應成本(包括時間、金錢)

4.有沒有適應不了,然後採取的plan B

5.打算定居還是求學海歸

6.能夠承受別人對你求學、定居海外或者回流等任何選擇的評價嗎

相信每一個決定出來的人,最開始都是有追求新生活的勇氣,也想做出一些改變的。只是後續的運氣、遭遇、選擇、自身期望、逆商等等,都會影響最終的結果。

不是很多人都喜歡聽別人的勸告,大多數人都會因為自己沒有親身經歷,缺乏切身體會,對別人一開始的「忠告」置若罔聞。筆者周圍有當初一心回流,八頭牛拉不回來,工作一段時間又再回流加拿大的。也有生活了十幾年,帶着妻兒賣房賣車,頭也不回地走掉,在國內生活得風生水起的。

其實,每一種生活,都值得被尊重。三觀不同,不必強融,也不必非得一較高下。一味地搞對立和比較,是沒有意義的。加拿大是一個自由、平等的國家,這也意味着兼容、尊重所有人的生活習慣、思想,以及人生選擇。

責任編輯: 夏雨荷  來源:溫村那些事兒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0425/1893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