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華日:拜登應致電馬克龍問他是否想讓特朗普再次當選

《華爾街日報》編輯部周日發表了題為「馬克龍在台灣和烏克蘭問題上的失策」的回應文章。文中寫道:「馬克龍認為自己是21世紀的戴高樂,其中包括將歐洲與美國拉開距離。但這位法國總統在本周末與中共領導人習近平會面後,為高盧雄雞選擇了一個糟糕的時刻。」

法國總統馬克龍資料圖片©路透社圖片

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日前在結束訪華回國的專機上接受採訪時表示,歐洲必須減少對美國的依賴,及避免被捲入中美兩國在台灣問題上可能發生的對抗。儘管馬克龍的發言主要是重申長期以來其所提倡的歐洲應發展「戰略自主」的主張,但他所謂諸如歐洲或將「發現我們被拖入不屬於我們自己的危機」的發言,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造成二戰以來歐洲最大規模陸地戰爭的背景下,還是引發了大西洋兩岸政策精英和輿論的廣泛討論。

《華爾街日報》編輯部周日發表了題為「馬克龍在台灣和烏克蘭問題上的失策」的回應文章。文中寫道:「馬克龍認為自己是21世紀的戴高樂,其中包括將歐洲與美國拉開距離。但這位法國總統在本周末與中共領導人習近平會面後,為高盧雄雞選擇了一個糟糕的時刻。」

文章提及馬克龍在專機上接受「政客」新聞網(Politico)和兩名法國記者採訪時說:「矛盾會是,……我們開始跟隨美國的政策,通過一種恐慌性的反射」。馬克龍談到:「我們歐洲人被問到的問題是……加快台灣問題的進程是否符合我們的利益?不。最糟糕的事情是認為我們歐洲人應該在這個問題上做追隨者,適應美國的節奏和中國的過度反應。」

文章表示:「沒有人希望在台灣問題上出現危機,更不用說加速危機的發生,但要防止危機發生,就需要有可靠的威懾力。馬克龍先生似乎排除了歐洲在這方面的幫助,他對記者說:歐洲人不能解決烏克蘭的危機;我們怎麼能在台灣問題上可信地說:『小心,如果你們做錯事,我們會到場?』」

文章稱:「如果你真的想增加緊張局勢,那就是這樣做的方法」。

文章指出,「如果馬克龍先生想減少美國公眾對對俄戰爭的支持,他說得再好不過了。如果沒有美國的武器和情報,俄羅斯早就可以越過烏克蘭,或許還會進入一個或多個北約邊境國家。馬克龍先生說他想讓歐洲減少對美國武器和能源的依賴,這很好。但是,花錢並改變政策來做到這一點如何?」

文章稱:「馬克龍先生希望美國在俄羅斯的侵略面前向歐洲伸出援手,但看來對中共在太平洋地區的侵略採取了中立的誓言。非常感謝,夥計。他的無益評論將破壞美國和日本在西太平洋對中共的威懾力,同時鼓勵那些想減少美國在歐洲的承諾以更好地抵制中共的美國政客。」

《華爾街日報》最後建議道,「如果拜登總統醒着,他應該給馬克龍先生打電話,問他是否在試圖讓特朗普再次當選。」

正如法國自二戰後戴高樂時代起強調「戰略自主」,美國自18世紀末建國以來便有「孤立主義」。1796年9月,美國首任總統華盛頓在向他的內閣發表告別演說時就曾特意叮囑:「歐洲有一套基本利益,這些利益對於我們毫無或極少關係。歐洲經常發生爭執,其原因基本上與我們毫不相干。因此,如果我們卷進歐洲事務,與他們的政治興衰人為地聯繫在一起,或與他們友好而結成同盟,或與他們敵對而發生衝突,都是不明智的。」

華盛頓說:「我國獨處一方,遠離它國,這種地理位置允許並促使我們奉行一條不同的路線。……我們為什麼要摒棄這種特殊環境帶來的優越條件呢?我們為什麼要放棄自己的立場而站到外國的立場上去呢?為什麼要把我們的命運同歐洲任何一部分的命運交織在一起,致使我們的和平與繁榮陷入歐洲的野心、競爭、利益關係、古怪念頭,或反覆無常的羅網之中呢?」

時過境遷,作為2024年美國大選共和黨籍參選人特朗普近來多次公開宣稱,如果他再次當選總統,將於獲勝當晚致電俄羅斯總統普京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我們會在24小時內達成協議」,解決烏克蘭衝突,「不會讓第三次世界大戰發生」。此外,針對馬克龍的發言,美國共和黨籍參議員魯比奧(Marco Rubio)周日發表了一段逾2分鐘的視頻作為回應,敦促歐洲國家「迅速」澄清馬克龍是否代表歐洲或法國單獨發言。

魯比奧稱:「我們需要問歐洲,他(馬克龍)是否為他們說話,因為我們現在在烏克蘭的參與程度相當高,我們在歐洲的戰爭中花費了大量的納稅人的錢,我支持這一點,因為我認為這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作為盟友應為其他盟友應該做的。」

魯比奧稱:「如果我們的盟友的立場是,事實上,馬克龍代表整個歐洲發言,他們現在的立場是他們不會在美國和中共之間就台灣問題選邊站,也許我們也不應該選邊站。也許我們基本上應該說,我們將專注於台灣和中共構成的威脅,而你們則去處理烏克蘭。」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RFI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0410/1887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