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我發了文章質疑栽種高大喬木,耗水量非常大,需要人工長期灌溉,不是治沙的長久之計,做法很荒唐,形同環保綁架。
很快,遭到許多人的攻擊和謾罵。
清華大學的一位特聘教授,網名「溫馨麻辣燙」,一口氣寫了十幾條留言來反駁我。
仔細看下來,發現她的留言當中,大多是主觀情緒的宣洩,沒什麼站得住腳的客觀根據。
一方面,她承認:「黃河歷史上多次斷流,主要是因為河套地區用水成本低廉,造成水資源浪費嚴重,尤其是銀川地區浪費最為嚴重。」
恰好,萬畝林場所在的靈武市,就屬於銀川地區。
這裏地處銀衛平原,地勢低洼,可以引黃河水自流灌溉,黃河水浪費現象最為突出,是造成黃河多次斷流的病灶。
另一方面,她明知黃河水不能濫用,卻又為林場主站台:
「一個堅持播種綠色的人,即使不是公益性的,依然不妨礙他的偉大,即使是經濟林,也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做到的。3月15號植樹節剛過,大家是忘了種活一棵樹有多難,而砍伐一棵樹有多快了吧?」
他配得上「偉大」二字嗎?
一天過後,更多細節流出,劇情出現反轉苗頭。
是治沙還是破壞生態?
① 靈武市30日晚發佈的公告中特別提及,孫家今年栽種的樹都是絲棉木。
查閱資料發現,絲棉木是一種經濟價值很高的植物,適宜栽植在肥沃、濕潤的土壤中。
它在寧夏沒有分佈,主要原因在於寧夏的氣候條件,尤其是降雨量不足。
靈武年降雨量在200毫米左右,是全國缺水最嚴重的地區之一。
即便在降雨量550-800毫米的遼寧大連,絲棉木作為城市綠化的喬木,蒸騰耗水量都大於降雨量,必須依賴澆灌,年復一年,負擔沉重。
因此,無論是從經濟規律還是自然規律來看,在靈武種植絲棉木,都不是靠譜的選擇。
當然,更不適合當地防風固沙。
②從孫國友的視頻中,可以看到身後成片的新疆楊、刺槐。
新疆楊屬於速生、中濕性樹種,高可達35米,胸徑可達1米,樹葉是餵羊的好飼料,木材可做板材。
刺槐這種高大的闊葉喬木,屬於溫帶樹種,適宜生長在年降雨量500-900毫米的地方,對水分條件很敏感。
一名治理了20多年沙漠的企業負責人認為,在沙漠種植喬木是破壞生態,是斷子絕孫的行為。
因為喬木很高大,枝繁葉茂,會加速地下水的吸收、揮發,反而造成了沙蒿、檸條等耐旱植物沒法生長。
他認為,治沙不是種樹,而是要固沙,只能種沙柳、梭梭樹這些,灌木生長三年後,根本不需要澆水,但必須平茬,也就是要砍掉,因為三年後的灌木也會長得很大,用水量也會加大。
如果不平茬,灌木也很快會死掉。
平茬後,灌木又可以生長三年,然後再平茬……
所以,孫家在沙漠裏種喬木,這事本身就是破壞生態。
周邊村民怨聲載道
①萬畝林木造假?
多名周邊村民向記者反映,孫國友「對外宣稱自己造林20年,建成萬畝林場,但你看看,除了他住的地方種了一圈樹,其他大片依然是荒地,保持着剛承包時的模樣。」
而且,林場裏的沙蒿、檸條,大多是村民早年集體種植的。孫國友來之前,林場這片已有成片的沙蒿。
現在,孫國友宣稱都是自己的功勞,投入一千多萬,耗盡了家底。
孫國友說種了1萬畝林木,而村民卻說只種了一圈樹,這差距也太大了吧?
②合同不透明
2003年,孫國友和馬家灘鎮簽訂了承包了1萬畝荒沙地的合同,承包期50年,每年每畝上交一塊錢。
至於國家發放的退耕還林補貼,孫家每年拿到手多少,村民一概不知。
③圈地
合同里,沒有明確規定一萬畝地的界限,「他想在哪裏種棵樹,就說這是他承包的一萬畝荒沙地的範圍,把柵欄都插到了我們的家門口。」
按照孫國友的說法,目前,他承包的荒地已經達到1.8萬畝。
④搶水
孫家為了林場的灌溉,先搶當地村民生活用水,後來又截斷了下游農田的水源,造成幾百戶村民沒水種地,這件事還被當地處罰過。
⑤破壞生態
當地村民稱,這裏降水少,春雨貴如油,只適合栽種沙蒿、檸條,他硬要種難成活的喬木。
「活了一棵大樹,周邊的沙蒿、檸條全死了,沙化更嚴重了。」
原來是「黑心商人」?
了解情況的當地網友透露:
①種樹根本沒花1000萬。
他在種樹上的投入很少,花在畜牧場上的才是大頭。
他養了500頭牛羊,餵樹葉,所以要種闊葉喬木。
②種的經濟速生林,每4年左右伐一次,做板材賣。
③種植速生林,主要是圖見效快,可以套取國家的退耕還林補貼。
羊毛
④2008年,雙馬煤礦動工,徵用孫國友承包的1290畝林地,支付補償費用92萬元。
寧夏煤業稱,當時征地標準都是3000元/畝,一塊是林地集體使用權補償費,一塊是林木補償費。
拿到92萬元的林木補償費後,孫國友不滿,找了央視記者到場,曝光「千畝林地被毀」,藉助輿論壓力,起訴雙馬煤礦。
據稱,當地考慮到各方面的影響,違心給了他一筆林地集體使用權補償費。
2017年9月,寧夏高院作出裁決,寧夏煤業賠償孫國友林木損失727.54萬元。
等於說,從2003年承包,到2008年佔用1290畝林地,孫國友只花了6450元的租金,就憑藉50年的承包期,拿到了727.54萬元的使用權補償費!
這在所有林地被征的村民里,是獨一例。
⑤孫國友和煤礦籌建處簽訂供水協議,約定用礦井水保證林場供水。
「但是他們不給供,一年推一年。」
3月29日,煤礦回應稱,礦井水處理已達標,但是鹽分過高,澆不成樹。
據估算,要保證林場供水,每天需5000噸礦井水,處理成本4萬元,全年約1500萬元。
每年花1500萬,用於灌溉1萬畝林場,這是在治沙,還是在燒錢?
⑥ 3月27日,煤礦不願意免費供水,孫國友跪地吶喊,引發無數人的同情和義憤。一些媒體也藉機裹挾公眾情緒,將之上升為公共事件。
雙馬煤礦的工作人員稱,短短兩三天,@沙洲木蘭(孫國友植樹)、@孫國友沙漠植樹等直播間,就收到粉絲打賞收入幾百萬元。
⑦直播帶貨
在孫國友防沙治沙的視頻中,有許多帶貨當地牛羊肉、沙棗土特產的內容。
比如,「398元認養一棵樹,加700克品牌枸杞」,如此高價,是不是在割善良人們的韭菜?
一名網友質疑:「你忙得過嗎?成天直播帶貨。」
有人直言:「他是網紅,靠帶貨和打賞,種樹只是噱頭。」
還有網友稱,種了20多年的樹,每天靠澆水才能存活,這算是治沙嗎?
如果不是治沙,卻浪費這麼多水資源,這算不算「黑心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