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道藩曾經是國民黨內CC系骨幹人物,也是民國時期著名文藝理論家。曾在倫敦大學美術部就讀,是該院有史以來第一位中國留學生,號稱「三民主義文藝理論家」,對國民黨文宣與黨務系統有極大影響力。
身居高位的張道藩三十年代在南京創辦戲劇學校,中共地下黨員殷揚奉命潛伏。殷揚本是北大中文系高材生,學生運動領袖,風度翩翩,極具才華,深得張道藩賞識。
南京憲兵司令部收到情報,將殷揚抓捕,命懸一線。張道藩愛才,親自出具證明保釋殷揚,並派國民黨學生唐紹華立即送他離開南京,臨走還送了殷揚一百大洋作為路費。
1949年上海淪陷,在上海從事電影工作的唐紹華認為自己有國民黨身份,恐怕凶多吉少,但沒有渠道逃離,只能坐以待斃。後來果然被公安部門約談,哪知約談自己的公安局長正是當年自己奉命搭救的殷揚,已經改名揚帆。揚帆見唐的第一句便問:道公(張道藩)可好?
揚帆對唐紹華說,「你在電影藝術方面是有才能的,但是在上海你的才能發揮不出來,我建議你還是到香港去發展,給中國留下幾部好電影。」然後開具通行證讓他遠走香港。對於揚帆的好意唐紹華當然心領神會,次日即拿着通行證動身前往香港,輾轉奔赴台灣。
在延安時期,毛澤東準備和江青結婚。當時揚帆在新四軍工作,新四軍負責人項英通過揚帆了解到很多江青當年在上海的風流史,遂以揚帆的名義上書反對毛江兩人結婚。這個典故讓毛和江二人對揚帆都懷恨在心。
1954年,在毛的批示下,揚帆捲入「潘漢年、揚帆反革命集團」案,坐牢25年。此前因為揚帆地下工作成績突出,有人開玩笑說古代孟嘗君有三千食客,不乏雞鳴狗盜之徒,揚帆手下人才濟濟,各色人等俱全,恐怕還不止三千。結果因此定為「反革命集團」。期間揚帆精神崩潰,幻聽幻覺非常嚴重。因為長期從事地下情報工作,他一直認為有一台萬能發報機,能和任何人聯繫,而他幻想的聯繫人就是自己的老上級——周公公。
但周公公至死都沒有為他出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