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習一番話 輪到這個行業遭殃了

習近平稱「電池企業進軍海外要穩慎」,中國政府隨即阻礙全球第一電池企業CATL進軍歐洲,「對民營企業已經不僅僅是施壓,甚至干涉經營戰略」。

習近平稱「電池企業進軍海外要穩慎」,中國政府隨即阻礙全球第一電池企業CATL進軍歐洲,「對民營企業已經不僅僅是施壓,甚至干涉經營戰略」。

最近,中國的電池企業坐立不安。原因是3月6日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政協)警告電池企業不要盲目擴張和投資。

在習近平執政時期,中國民營企業可謂是任人宰割。在過去3年間,阿里巴巴、騰訊、京東等IT領域平台企業受到了大規模調查,繳納了天文數字的罰款。2月中旬,投資銀行界的巨頭華興資本的包凡董事長突然失蹤。2月26日,華興資本發佈公告稱:「包凡目前正配合中國有關機關的調查」,坐實了被捕的消息。

目睹了這一系列的過程,如今輪到電池行業遭殃。皇帝親自標出了坐標,黨政機關沒理由不伺機而動。

在公開場合被訓誡的CATL董事長

據中國官媒報道稱,習近平當天出席政協會議並聽取了經濟界人士的意見和建議。

當天,全球排名第一的汽車電池企業CATL(寧德時代)的董事長曾毓群(55歲)作為政協委員出席會議並提出了意見。他表示:「去年,CATL在全球動力電池的份額已達37%,連續6年全球第一。」他表示為了獲取對外依存度較高的戰略性礦產資源,希望政府給予金融援助。

聽取匯報後,習近平表示:「新興產業如火如荼。對這個事,亦喜亦憂。」他指出:「喜的是,我們這一行在全世界走在前頭了;憂的是,就怕來個大呼隆」,「先是一哄而起,最後一鬨而散。」

他還表示:「參與國際競爭,還要搞好統籌規劃。市場有多大?風險在哪裏?要看到國際競爭異常激烈,國際鬥爭風雲變幻。」此番言論被指對民營企業已經不僅僅是施壓,甚至還要控制和干涉經營戰略。

警惕進軍海外的理由

習近平的發言背後也有對供應過剩的擔憂。中國擁有3萬3200家二次電池企業,去年又新增940家。去年,中國二次電池產量相較於2021年增加了130%。今年起中國全面取消電動汽車購車補貼,需求萎縮,照這個速度增產,不久就將面臨供應過剩的局面。

但相比之下,警惕中國電池企業進軍海外市場的分析更具說服力。隨着電動汽車熱潮席捲全球,中國電池企業爭先恐後地進軍美國和歐洲。僅去年一年就公佈了10多個海外投資計劃,總投資額超過200億美元。像這樣進軍海外的工廠在美中競爭過程中很可能會像華為一樣淪為西方的人質。

CATL全球最大的車用電池企業,擁有出色的研發能力和製造技術。去年在全球市場的佔有率為37%,是當之無愧的全球第一,在中國市場的佔有率也高達50%。但在華佔比過高正是這家公司的弱點。

拋開中國不談,韓國和日本企業的競爭力也不容小覷。以今年1月為基準,在除中國以外的全球電動汽車電池市場佔有率方面,LG能源解決方案以24.2%位居第一,CATL以24.1%排在第二,松下以22.1%排在第三(SNE Research)。

「全球市場在變大…」焦躁不安的CATL

今年1月,年產規模達8GWh(億瓦時)的CATL德國圖林根工廠投產。去年下半年,CATL宣佈計劃投資80億美元,在匈牙利建造年產規模100GWh的歐洲最大的電池工廠。今年2月,CATL還宣佈了與福特合作在美國密歇根州建造電池工廠的計劃。

也就是說,CATL原本打算走出中國,在世界舞台上同韓日電池企業展開全面競爭,但因為習近平的一句警告似是要踩下剎車。

今年CATL原計劃以發行全球存托憑證(GDR)的方式在瑞士股市上市,籌集50億美元資金。這筆錢將用來充當80億美元匈牙利建廠資金中的一部分。

原本1月獲得中國證監委批准後,計劃5月左右上市,但因證監委推遲批准,上市日程被無限期推遲。也就是說,習近平的警告一出,中國監督部門就採取了行動。CATL某高層在接受外媒採訪時表示:「雖然政府阻撓但並不會改變CATL在業界的地位」,「但受到全方位的壓力是不爭的事實。」

進軍美國還是未知數

CATL意圖與福特合作建造的美國工廠項目也是困難重重。

CATL剛一宣佈協議,美國參議院情報委員會副委員長馬爾科·魯比奧就致信財政部長珍妮特·耶倫和能源部長珍妮弗·格蘭霍姆稱:「請召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會議審查福特和CATL之間的合作合同。」他給出的理由是這家工廠可能提高美國對中國電池的依賴度。此時別說什麼進軍世界舞台了,恐是要擔心內憂外患了。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朝鮮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0328/1882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