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陸軍總參謀長西爾斯基稱:「俄軍的冬季攻勢已經後勁不足,烏軍很快就會對俄軍發動大反攻。」
對於這一點,瓦格納創始人普里戈津予以了確認。在普里戈津看來,烏軍的反攻會從巴赫姆特開始。因為在巴赫姆特外圍的恰索夫亞爾,斯拉維揚斯克和君士坦丁羅夫卡三個重鎮,烏軍集結了8萬大軍,包括坦克280輛,裝甲戰車1000多輛,300多門火炮以及90多門多管火箭炮,火力非常強悍。
從配置上來說,這是一支實力不俗的裝甲突擊集群。一旦烏軍在巴赫姆特發起反攻,普里戈津的瓦格納就首當其衝,是頂住烏軍反攻的一線力量。擔心自己的家底被烏軍打沒,普里戈津不惜在網上給紹伊古發佈公開信,向俄國防部求援。
這一次,普里戈津不僅希望俄國防軍能對瓦格納提供彈藥補充,還希望俄國防軍能對瓦格納提供側翼保護。瓦格納是一支光禿禿的尖刀,它的側翼全靠俄國防軍掩護。沒有俄國防軍的炮兵支持,瓦格納這把尖刀是刺不痛烏軍的。若是烏軍反攻,瓦格納更離不開俄國防軍的兩翼保護。
俗話說,上兵伐謀。在隊長看來,這是普里戈津故意對烏軍釋放出來的煙霧彈,是迷惑烏軍的。雖然俄國防軍與瓦格納存在一定的利益衝突,但那都是基於打勝仗的戰果瓜分不均。如果瓦格納戰敗,俄國防軍也一樣無法對俄羅斯國內交代。因此,在戰場求勝這個角度上,俄國防軍與瓦格納是一致的。
現在的巴赫姆特是一個鐵桶包圍鐵桶的大包圍陣。在巴赫姆特城中心,烏軍大約部署了2萬人,對岸的瓦格納和頓巴斯民兵有5萬人。烏軍兵力劣勢,處於防守狀態,主要圍繞後勤補給線反擊瓦格納。烏軍拿這2萬城中部隊,持續地拖住瓦格納,與瓦格納在巴赫姆特城中打僵持戰。
而在城外,烏軍集結8萬大軍,對瓦格納形成半包圍態勢。這種半包圍讓瓦格納不敢孤軍深入,也不敢繞至烏軍身後去打迂迴戰,雙方只能死守在巴赫姆特城裏打消耗戰,添油戰。
烏軍這邊有戰損,後方的8萬大軍可以隨時抽調兵力替補上去。瓦格納為了彌補戰損,也在俄羅斯境內43個城市招募新兵。由於招募新兵需要時間,當地的頓巴斯民兵已經跟瓦格納匯合,作為補充力量進入巴赫姆特城中。
在瓦格納的身後還有20萬俄國防軍,同樣對外圍的8萬烏軍形成一個更大的半包圍圈。他們把5萬瓦格納兵當做誘餌,不斷地誘使烏軍上鈎。一旦8萬烏軍在巴赫姆特地區對瓦格納發動反攻,後面的20萬俄國防軍一定會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在隊長看來,普里戈津不斷地釋放出,瓦格納現在很虛弱,既缺兵員,又缺彈藥,仿佛在跟烏軍打明牌,這是違反軍事常識的。因為即便瓦格納缺兵員、缺彈藥,也不應該在互聯網上公開,而應該私下裏向俄國防部求助。給紹伊古寫公開信,這不是唯恐烏軍不知道瓦格納虛弱嗎?
唯一的解釋就是,瓦格納在充當誘餌。瓦格納作為尖刀,本就應該沖在俄烏交戰的最前線。在巴赫姆特戰役中,瓦格納一直扮演的都是尖刀的角色。那麼,在烏軍反攻中,瓦格納充當誘餌,用自己的犧牲來換取俄軍的大勝,也是完全可以接受的。對俄羅斯這樣的大國而言,不可能在戰後接受一支5萬人的僱傭軍存在的。
基於以上推斷,隊長認為,烏軍是不大可能在巴赫姆特發起反攻的。參考2022年,烏軍在赫爾松佯攻,閃擊哈爾科夫來看,烏軍最可能的進攻方向有兩個:
一是從南面的赫爾松發起反攻,渡過第聶伯河。北約已經援助了烏軍大量的快速渡河裝甲工具,德國就援助了16輛坦克橋架和10台浮橋機,美國也援助了裝甲戰術橋樑。這些渡河工具極大地提高了烏軍的渡河作戰能力。
二是,在扎波羅熱發起反攻。烏軍在扎波羅熱部署的4萬主力部隊,一直就沒動過。不管巴赫姆特打得有多艱難,扎波羅熱的烏軍都沒有被調離。而俄軍為加強扎波羅熱的防禦力量,反而從巴赫姆特前線調去了不少的重型裝甲力量,包括坦克等。
這些信息是零碎的,難以引人矚目的,卻是非常關鍵的。
烏軍最可能採取的戰術應該是,佯攻巴赫姆特,利用巴赫姆特去迫使俄軍調動其他地區的兵力,使得俄軍在其他地區出現防禦空缺。烏軍再伺機而動,憑藉北約裝甲集群的快速突擊能力,去打俄軍一個措手不及。
西爾斯基指揮了基輔戰役,哈爾科夫戰役,所表現出來的軍事指揮能力不可小覷。他不是一個結硬寨,打呆賬的將軍。
澤連斯基近日相繼到訪了巴赫姆特、哈爾科夫和赫爾松,慰問了當地的烏克蘭民眾,給烏軍將士頒發了勳章。這應該是為鼓舞士氣,為反攻做準備。隊長原本預計的烏軍反攻大約在5月底開始,6月到7月掀起高潮。不過,現在看來,烏軍的反攻可能會提前啟動到4月底到5月初左右。
俄軍需要正視對手,為即將到來的激烈戰事做好準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