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習近平和普京共享反西方言論 歐洲的困境複雜化

歐洲國家面對中俄友誼的表演保持低調,但是,在烏克蘭戰爭有可能陷入泥潭的情況下,歐洲國家面對北京立場的尷尬也同樣引人關注。

習近平於3月20日至22日在莫斯科拜會其「摯友」普京,宣佈雙方關係進入「新時代」並加強合作,這在歐洲各國都受到密切的關注。

法國世界報記者菲利普·里卡德(Philippe Ricard)周四在該報發表專欄文章表示,歐洲國家面對中俄友誼的表演保持低調,但是,在烏克蘭戰爭有可能陷入泥潭的情況下,歐洲國家面對北京立場的尷尬也同樣引人關注。

里卡德認為,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一年多後,中共國家主席與克里姆林宮共有的反西方言論,使歐洲在面對中國時所處的困境更加複雜。

他說,事實上,隨著烏克蘭衝突的拖延,北京對莫斯科的「善意的中立」讓位于越來越強硬的支持,這讓歐洲國家感到不安。不過,到目前為止,歐洲國家仍然熱衷於與中國接觸,遠離美國所青睞的對抗方式。

里卡德表示,現在,習近平和普京啟動的「無上限」的夥伴關係向歐洲表明:作為莫斯科最親密的夥伴,中國在歐洲大陸的安全問題上,擁有了一定的發言權。法國中國問題專家顧德明(François Godement)說,「很明顯,中國支持俄羅斯,並贊同俄羅斯關於衝突起源的觀點。這不是中俄雙方應景的協議,而是雙方共同的外交戰線。中國現在成了俄羅斯的教父。」

潛在的調停人

近幾個月以來,儘管北京在聯合國譴責莫斯科相關決議的表決時都投了棄權票,但是,包括法國總統馬克龍和德國總理朔爾茨在內的幾位歐洲領導人,都仍然希望將北京視為潛在的調解人。

但是,通過去拜訪普京、與普京一再握手,習近平可能宣告了:不應該繼續對中國在烏克蘭衝突中的外交立場抱有幻想。迄今為止,中國既不希望也沒有能力為歐洲大陸的和平扮演調解人的角色。中國更多的是在與俄羅斯的「不對稱」夥伴關係中尋求最大的利益、確保自己的能源供應,或者是挑戰它尤其在南方國家那裏宣傳的「西方霸權」。

里卡德還表示,從歐洲的角度來看,還有另一個令人不安的細節:在國際刑事法院以「戰爭罪」對普京發出逮捕令幾天後,習近平為普京辯護。中共國家主席強調了他的俄羅斯盟友擁有「豁免權」,同時還希望普京在2024年連任,這為的是讓人們清楚地知道,他反對俄羅斯政權發生任何的改變。

此外,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一周年之際中國於2月24日發表了「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在這份文件中,北京當局將俄羅斯的立場放在首位。在雙方停火時,中國可能會庇護俄羅斯軍隊在地面所征服的地盤。在習近平訪問克里姆林宮期間,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本人重新提出了與中共國家主席直接接觸的想法,他希望啟動對話從而解決衝突。但是,在現有的階段,這是徒勞無用的。

在山脊線上行走

里卡德指出,中國希望證明它是一個可以和美國及其歐洲盟友競爭的強國,希望證明它能夠在俄羅斯的協助下塑造一個新的世界秩序。最近在中國的斡旋下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宣佈恢復外交關係,這也表明了中國現在非常善於周旋。但是,沒有任何證據顯示,在歐洲,情況也同樣有利於北京。顧德明(Francois Godement)說:「烏克蘭戰爭與中東的情況不同:中國與伊朗的距離,和中國與沙特阿拉伯之間的距離,實際上是相等的。而在歐洲,中國過於站在俄羅斯一邊了。」

在這種情況下,歐洲現在是不是需要對北京措辭強硬了呢?對美國立場更為敏感的東歐國家對中國也越來越懷疑。但是,從整體上看,歐洲國家還是更喜歡在山脊線上行走,馬克龍將於4月6日至7日展開的北京之行應該就可以證明這一點。

歐洲國際關係理事會的研究員杜穆林(Marie Dumoulin)說,「歐洲人關心的是,不要加劇在美國和中國之間的世界兩極化,與北京保持對話以避免陷入集團的邏輯。」塞巴斯蒂安·梅拉德(Sébastien Maillard)則表示,「與美國不同,歐洲人不希望在與俄羅斯能源脫鈎之際,再與中國經濟脫鈎。」中國也不希望出現這種脫鈎,中國需要歐洲在中國與美國較量時保持一定的中立。但是,中國不再介意對世人顯示它和莫斯科是串通一氣的了。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法廣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0324/1881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