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言論 > 正文

吳芳銘:ChatGPT的已知與未知

作者:
ChatGPT也為通用型AI演化開創可能性,降低技術進入門檻,讓未來更多的開發者以低成本的方式,在其基礎平台上發展多元應用。如同25年前甫萌芽的網絡創造的數位革命一樣,它將深度學習轉變為協作者,以創造性的表達內容,改變互聯網的拓撲結構;未來與更多的AI、雲端計算和創作軟件等資訊技術結合,創新生產力曲線,成為經濟發展新動力。

AI並非萬能。無論AI如何強大,其能解決的問題,只是人類面臨所有問題里很小一部分。(美聯社

OpenAI發表ChatGPT,以史上最快的二個月速度達陣用戶破億,並且在AI(人工智能)應用的內核上表現出一副「非常類人類」的模樣,席捲全球的關注。究竟,ChatGPT的本質是什麼以及改變了什麼?為何具有變革性?有哪些局限性?

首先,究其底,ChatGPT主攻「文本生成場景」,在文本生成的對話過程中,以流暢與連貫的邏輯,扮演一個百科全書式「人物」。它利用AI技術深度學習與產生文本、音樂、圖像、影片、遊戲等多個應用場景,作為個人助手跨領域提供內容生成,降低創作面臨的各種壁壘,掀起數位內容生產的新革命,如為逐漸固化的線上商業模式進行變革式重塑,從跳過傳統搜尋引擎還要內容篩選與排序再檢視的舊模式,演化為更直接的即問即答。

此外,社交媒體將從用戶生產內容躍升至「人—機」交互創作模式,改變現有搜尋引擎、APP及軟件的互動模式,以更為自然的對話方式,協助人們利用軟件結合個人創作技能,為人機交互體系的變革與重構開闢新路徑。

其次,ChatGPT也為通用型AI演化開創可能性,降低技術進入門檻,讓未來更多的開發者以低成本的方式,在其基礎平台上發展多元應用。如同25年前甫萌芽的網絡創造的數位革命一樣,它將深度學習轉變為協作者,以創造性的表達內容,改變互聯網的拓撲結構;未來與更多的AI、雲端計算和創作軟件等資訊技術結合,創新生產力曲線,成為經濟發展新動力。

社交媒體將從用戶生產內容躍升至「人—機」交互創作模式,改變現有搜尋引擎、APP及軟件的互動模式。(美聯社)

縱使ChatGPT很魔幻,但不需要神化它。尚且,它也有不足之處。畢竟,支撐它的是「已知」大型語言模型,這只是對人類社會的「淺層理解」,人類多元的交流模式存在一套「非語言」的運作機制,可透過符號、表情、肢體及其他環境性因素來傳遞真實的訊息,ChatGPT的回應缺乏此等復噪聲息的應援,內容仍有模糊與混亂之處,與複雜且真正人類的心智知能仍有段距離,也無法改變人類的內在需求。雖然它能生成合乎語言邏輯的內容,但常出現「一本正經胡說八道」沒有意義的內容,讓可信度打折,衍生出錯誤訊息和假新聞的可能性。

值得關注的是,面對AI的勃興發展,人類的未來呢?未來是人類實現「躺平」由機械人發揮生產力的桃花源進行式?還是《駭客任務》的描述,人類最終的價值是為AI提供生物能?

AI並非萬能。無論AI如何強大,其能解決的問題,只是人類面臨所有問題里很小一部分。現實世界中有海量的問題並不是數學問題,不可能完全透過計算求解方。目前人工智能已找到解決方案的問題,也只是諸多可計算問題里的一小部分。

許多人正煩惱自己會不會因此失去工作?事實上,這個問題ChatGPT在 LinkedIn上的一篇貼文已經回答:「AI不會取代你。但一個會使用 AI的人將會取代你」。壞消息是你要同AI進化,才能在未來新世界生存;好消息是現在不需要過度焦慮,尚未到AI全面統治的時代。正如七年前當AlphaGo擊敗棋王李世乭成為「棋靈王」時,不少人為AI感到驚訝,同時認為AI統治時代已來臨,並恐慌AI將把人類的工作一一取代,但到現在為止,AlphaGo並未顛覆這個世界。

科技創新的定律是,傳統的工作界限將重定義與再創新,新模式因此展開。與其震懾於ChatGPT的好威,還是感知它「一本正經的胡說」,ChatGPT的未來演化路徑正起步,未來會如何?除了與AI學習並進之外,且讓我們繼續看「人—機」結合怎樣開創「未知」的世界。

責任編輯: 江一  來源:上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0224/1870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