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言論 > 正文

陳奎德 張杰: 十面埋伏—擘畫亞洲北約

作者:

日本手相岸田文雄、外相林芳正、美國國務卿布林肯,13日出席在華盛頓舉行的美日太空領域合作協定簽署儀式。

主持人:陳奎德

座談人:張杰博士,周刊《九頭鳥:自由言說》創辦者,「張杰點評」(YouTube)主持人

一、日本首相合縱連橫構建印太軍事同盟

日本岸田首相成了印太戰略第一號鷹派,比美國還強悍。

當下的世界,雖然俄烏戰爭仍是各國關注的熱點,但在印太地區,一個巨型的戰略計劃和大包圍正在不事聲張地緊張進行。這次日本成了舞台中心的主角。眾所周知,美國主導的大部分西方國家加盟的對北京政權的圍堵,這一戰略轉向之初,本來就與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對川普前總統的建議相關,他的繼任者岸田文雄首相使日本的角色從過去的被動轉向了主動,並且在實際步驟方面做得比安倍晉三更實在具體,凸顯出明確的實戰化傾向,在印太地緣政治和軍事舞台上舉足輕重。今年日本是世界上最強大的七國集團輪值主席國,5月將在廣島開峰會。

最近,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正由於目前正值世界格局巨變和重構的歷史時刻,而日本位於全球秩序的新中心——印度-太平洋地區,岸田的訪問具有強烈的戰略色彩。

此訪將推動西方核心俱樂部在事關大國關係、關鍵地緣政治和世界秩序重塑的重大事務方面開展密切合作,加強日本與所訪國的雙邊關係,圍繞當前國際和地區局勢中所有關鍵議題展開磋商和協調。

如果說對中方疫情信息不透明方面的疑慮尚是個案和事務層面的話,那麼岸田文雄此行在涉華議題上將要開展的雙邊和多邊磋商並致力於推進的動作,則是具有長期、戰略性質的根本之策。事實上,以日本安保同盟、澳英美同盟(AUKUS)和四方安全對話(QUAD)以及五眼聯盟(FVEY)為核心架構,跨大西洋和跨印度-太平洋針對中國的新聯盟近些年來在四個重大方面走得越來越遠。美日聯軍,英日聯軍,澳日聯軍,已經成為此次訪問建構成型的三聯架構。實質上已是亞洲版北約的雛形了。

二、日美雙劍合璧

岸田首相這次戰略訪問的壓軸戲顯然是華盛頓。因為日美間的結盟是印太國際秩序的戰略核心。

這一戰略結盟—美日安保同盟正在發生巨大變化。岸田訪美是這種變化的一個表現。

過去一直是美國作為日本的保護國,以美國主導日本協助的方式進行。因此,過去日本「專守防衛」,軍事上依靠美國的「核保護傘」。即,美國作為「矛」主要負責進攻,而日本作為「盾」主要負責後勤。

現在日本開始向進攻轉變。這次日本是以夥伴的身份,主動出擊,從而使日美安保同盟隨着日本朝着結束戰後安排的方向發生質變——變成以俄朝特別是中國為假想敵的印度-太平洋地區的主要聯盟和機制之一。

美國贊成並推動了這一質變。美國要讓日本更加強大,要讓日本走出二戰的「陰影」,變成亞太戰略的先鋒。

所以日前的變化堪稱日美雙劍合璧。它賦有如下使命:

1)促日本走向修訂「和平憲法」

美日同盟成立之初,基於日本和平憲法。日本從未打算成為冷戰時美國的重要軍事夥伴。日本基本上是美國投射力量的一個平台,是美國在該地區行動的一個集結地。然而在當前,隨着中共侵略性野心和能力的咄咄逼人,日美合作日益強化深化,倘若該聯盟的指揮結構仍停留在過去的時代,則不足以支持日本政府現在所扮演的更為積極的角色。

因此,日本打算以美國作戰司令部為模板,建立一個永久性的聯合作戰總部,統一指揮自衛隊的行動,並形成一個與韓國聯合部隊司令部直接相連的單元。這將使日本能夠與美韓國軍隊進行協調,以確保日本的軍事行動與朝鮮半島同步。

日本結束戰後安排的終極方向是修訂和平憲法、實現國家正常化和自衛隊軍隊化,前首相安倍晉三在其超長任期內做了大量奠基工作,而岸田文雄則在實際步驟方面做得比安倍晉三更實,突出表現在日本內閣時隔近10年對《國家安全保障戰略》進行實質性的修訂,首度將中方定義為日本「前所未有的最大戰略性挑戰」,並接連出台了《國家防衛戰略》、《防衛力整備計劃》和2023財政年度預算草案,針對其新戰略定位,採取具體政策措施,特別是繼續大幅推高防衛預算,使日本今後五年的防衛預算比上個五年增長近60%。12月,東京批准了一項新的"國家安全戰略",到2027年,日本年度國防預算將增加一倍,從占GDP的1%左右增加到2%。從而變成世界第四、印太第三軍事大國。

2)日本漸入「五眼聯盟」

美國正在制定路線圖,將日本提升到「五眼」夥伴的地位。該路線圖應在物理、人員、通信和網絡安全領域制定明確和可衡量的標準。如果日本能夠達到這些標準,美國應該承諾分享有關印太地區「威脅」的信息。

3)把日本打造成兵工廠

美國應該承諾放鬆與日本分享技術的限制,積極鼓勵國防工業合作。

其中重要一步,是將日本拉入美日印澳四國同盟。

美國為了推行其印太戰略而遏制中國,必須加強在該地區的盟友關係,與中國近在咫尺的日本,無論就價值觀,還是就地緣政治言,作為「急先鋒」,自然當仁不讓。

日本在安全戰略上的重大轉變,由此應運而生。

日本新版國安報告中稱尋求擁有對敵國導彈基地和指揮中樞的打擊能力,說白了就是當敵國要打擊日本,或日本認為有被打的跡象,通過各種偵查手段發現要打到日本或者說從日本上空略過的話,日方就可以發射遠程的巡航導彈,打擊敵國的首都和指揮中心。

通常情況下,在國際上構成威脅的一個是「能力」,一個是「意圖」,日本現在想要的就是擁有「能力」,而「意圖」,則是由中共在台海的胡作非為,在南海的窮兵黷武,在釣魚島的小打小鬧所逼出來的。

三、日英相互駐軍到日澳英美軍事同盟

英國政府稱,這是「一個多世紀以來,英日兩國間最重要的防務協定」。日本媒體稱該協議「具有里程碑意義」。

這一《日英相互准入協定》,加上上述《美日安保同盟》和《澳英美同盟(AUCUS)》擴展了日本與關鍵夥伴——比如澳大利亞、英國——的關係,從准盟友走向了戰時盟友。因為日本去年也與澳洲簽署了相互准入協定。於是美國、日本、英國與澳大利亞就成了可以相互駐軍的軍事同盟國家,這一大包圍圈是北京政權的致命噩夢。

英日若建立同盟關係,英在日駐軍開始,下一步就是北約其他國家的行動,幾乎是不可抗拒的。

德國聲稱,若中共攻台,德國立即與中國斷交,並制裁它,如同目前對俄國所做的一樣。

日本目前是七國集團輪值主席國。日本的戰略性外交,使得世界最強大最富有的國家集團 G7在抗衡中國,捍衛台灣,保障台海和平安全上聯手了,並且進入了實質性的軍事部署階段。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的這次穿梭外交旅行訪問英國時,與英國簽署了一項重要的防務協定《互惠准入協定》,允許兩國在對方境內部署軍隊。

四、新三國—日韓印—聯手

眾所周知,韓國與日本是宿敵,二戰後留下的歷史創傷幾十年無法化解,雖然美國一直在中間調解,可惜收效不大。

但是,最近卻發展迅速。韓國尹錫悅總統再部署薩德防禦系統,推翻了之前文在寅總統屈就北京的不再部署的默契;最近還聲稱要核彈入韓。

韓國不受經濟、外交、系統性限制和其他限制,包括《核不擴散條約》的限制,韓國在技術上有能力在6個月內部署配備核彈頭的中程彈道導彈,並能在一年內製造出射程達1500公里的彈道導彈和具有不同戰術用途的輕型導彈。於是有可能在6個月內完成所有的發射試驗和檢查,並將核彈放入武庫。

韓國安裝薩德防禦系統,當時拉扯了很久,但如今日韓的協同,在幾個月內就敲定,並且實質有兵源軍備調動。

日本與印度,歷來少有交集,令人嘖嘖稱奇的是,如今,日本和印度居然於1月16日在日本東京附近舉行首次聯合空中演習11天,並稱要加強安全和防務關係,聯合面對中國的挑釁。

這一切似乎不可能的事,拜習近平愚蠢兇狠的戰狼外交之賜,拜北韓近期不甘寂寞不停玩火之賜,竟然都迅速發生了!習近平成為日韓印三國合作的第一推手。

一個同盟接一個同盟,一個軍演接一個軍演,日本加速了其軍事化的步伐,劍指中共,劍指台海,劍指南海,實質上進入戰時體制。

現在,台海地區,南海海域,成了印太戰略的核心焦點。自從去年8月佩羅西訪台,進而中共飛彈軍演封鎖台灣,軍機連綿不斷,繞台騷擾以來,日本、美國、韓國、印度、英國、澳大利亞……主要強國簽好盟約,強化對台灣的高精武器援助和軍售,越來越凸顯出明確的實戰化傾向。

此外,美國的晶片等高科技對北京制裁,還有西方聯盟與中方的人權對抗不再停留於意識形態競爭而是將其滲透到國際貿易和供應鏈建設中,更具影響力,並且涵蓋的範圍極為寬泛,成西方的集體意志;各個國家,有力出力,有錢出錢,各就各位,厲兵秣馬,嚴陣以待,北京在此具有壓倒優勢的軍事前置部署下,面對十面埋伏,四面楚歌,加以內部經濟凋敝壓力,疫情海嘯壓力,已經放軟了過去張狂的戰狼口氣,悄不作聲了。

何以至此?

五、結盟關係是現代國際競爭成敗的關鍵

1缺乏盟友是中共的最大軟肋

二戰結束以來,還沒有任何時期像當代一樣,如此眾多的西方主流國家加上日本德國意大利等二戰時的對手甚至後來的不結盟國家印度等一起聯合起來如此一致地與中國政權為敵。

中國已經成了二戰前夕的日本和德國,孤立但瘋狂。

北京僅有的夥伴國家俄國、伊朗和北韓,目前也出現離心離德的傾向。北京對俄國,現在迫於利害,首鼠兩端,秦剛最近對莫斯科所宣佈的以不結盟為核心的三原則就顯示了這一點。普京雖然暫時有求於習近平,但骨子裏是瞧不起的,也是道不同不相為謀的。而且後普京時代的俄國一定與習分道揚鑣。習這次訪問沙特簽署的聲明又開罪了伊朗,引發其抗議。北韓一直是在大國間玩平衡和挑釁遊戲,極不靠譜。

所以,中共政權實際上沒有一個盟友。這正是它成為全球公敵的致命因素。

2)從近代世界戰爭史觀察,結盟的決定性作用

拿破崙戰爭:儘管拿破崙有卓越的軍事天才,儘管七次反法聯盟大多遭到敗績,但拿破崙法國最終仍然被結盟的英國、俄國、普魯士和奧地利的聯軍所擊敗。

一戰:協約國(由英國、法國與俄國三國協約,美國於1917年加入)vs同盟國(由德國、奧匈帝國與意大利組成)

二戰:同盟國(美英法蘇中)vs軸心國(德意日)

冷戰:美英法德意加日韓澳新西蘭新加坡……(西方民主陣營) vs蘇中朝越蒙及東歐各國……(東方社會主義陣營)

3)比較並衡量,上述這些結盟關係,勝敗雙方的基本差異?

何者致勝?何以致勝?

勝方基本要素:

1、比較而言,價值理念傾向個體自由

2、傾向結盟於相同或相似價值觀國家,因而總體(政治、經濟、軍事)實力較強;但戰前較為渙散,基本上是後發制人

3、英美式的普通法系國家(VS歐陸法系國家)

4、海權國家(VS陸權國家)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RFA(中國透視)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0122/1857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