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展覽上一幅 中共領導人習近平戴口罩的宣傳畫。(資料照片)
在堅持「動態清零」政策不動搖近三年後,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去年12月來了個180度政策急轉彎,在各地毫無準備的情況下突然放棄「清零」,隨之而來的新冠疫情「海嘯」席捲到中國各個角落。習近平標誌性的「清零」政策以這種混亂無序的方式收場無疑會使這位中共領導人的威望受到打擊,就像上世紀60年代毛澤東搞「大躍進」後的三年大饑荒對毛的權威帶來打擊一樣。習近平的遇挫對世界意味着什麼?
三年清零草草收場,令西方驚訝不解
就在兩三個月前,外界還在猜測中國的「全面主席」(Chairman of Everything)習近平會在何時、以何種方式結束他的「動態清零」防疫政策,當時習近平剛剛在中共二十大上打破慣例,獲得自己的第三個五年任期,並在中共的最高權力機構里幾乎全部安插了自己的親信和盟友。「動態清零」是習近平主抓的最重要政策之一,他一直執拗地相信「清零」展示了中國的制度優於西方,是中共治理能力的典範。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直到去年11月中,也就是中共二十大落幕,習近平如願拿到第三個任期後,他仍然沒有打算取消「清零」。但到11月底,包括北京、上海、廣州等中國幾個最大城市爆發了反對清零的「白紙運動」,再加上多個政府部門緊急請求,才促使習近平最終改變立場。12月7日,中國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公佈了被稱為「新十條」的優化防控措施,基本上放棄了動態清零。今年1月8日起,中國全面放開出入境管制措施,標誌清零政策正式結束。
但從超嚴格的封控到毫無預警地放開將中國推向一場公共衛生危機之中。中國各地新冠病例呈爆炸性激增,醫療系統不堪重負,殯儀館和火葬場「屍」滿為患。隨着農曆新年的臨近,公共衛生專家預計,疫情將會在醫療水平欠發達的廣大農村地區繼續大肆蔓延。
中國國家衛健委流出的一份12月21日的會議紀要顯示,從12月1日至20日,中國累計感染人數近2.5億,僅北京市2200萬常駐人口中就有約一半被感染(註:因中共一貫瞞疫,實際情況未知)。華爾街日報核實了這份紀要的真實性。專家預估,中國本輪疫情可能會造成100-150萬人死亡。
《危險地帶:與中國即將發生的衝突》(Danger Zone: the Coming Conflict with China)一書作者之一、塔夫茨大學政治學副教授米高·貝克利(Michael Beckley)對美國之音表示,北京在無準備情況下突然放棄清零令華盛頓困惑不解,但也進一步認識到在習近平個人專權下中共政權的任意性。
「我的感覺是,至少在華盛頓的領導層,無論是國會、白宮還是官僚機構的人,普遍的看法是對此感到有些困惑不解,」他說,「這加深了(美國)對這個政權的看法,它可以迅速反轉,並願意讓中國人民為此付出慘重代價。我認為這是有些可怕的,因為這是一個如此出人意外的決定。就在你認為你了解中國的決策方向時,這個政策突然出現了急轉彎。」
中共領導人習近平標誌性的動態清零政策草草收場,隨之而來的疫情海嘯席捲中國。美國塔夫茨大學教授貝克利認為,習近平突如其來地放棄清零,進一步加深華盛頓對習近平治下中共政權反覆無常的印象,也加大了與中國打交道的難度。詳細內容:https://t.co/7RNpb7EAec pic.twitter.com/WM9yeiwMWG
— 美國之音中文網 (@VOAChinese) January 19, 2023
喬治城大學(Georgetown University)法學院教授、世界衛生組織公共衛生法暨人權協調中心主任拉里·高斯廷(Larry Gostin)上月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曾指出,毫無章法的退出清零將是習近平所謂高效治國下的一個「重要污點」。「很驚訝地看到中國退出清零的策略如此混亂,沒有明確的計劃來防止衛生系統負擔過重。」他說。
余茂春:習近平集中力量辦蠢事
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中國中心主任兼高級研究員、美國前國務卿蓬佩奧的中國政策顧問余茂春對美國之音表示,習近平常常講,要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現在看來是集中力量辦了蠢事。
「清零也好,突然放開也好,這都是黨中央來計劃的,所謂集中力量辦大事,這是習近平最喜歡說的,」他說,「就是他們有制度優勢,就是共產黨把全中國的資源都壟斷起來,所以他們可以說集中力量辦大事,結果是太集中,集中在領導人的意志上面,結果都是以集中力量辦蠢事和傻事而告終的。」
清零政策下的頻繁封控重創了中國經濟。根據中共官方公佈的數據,2022年中國經濟增長率僅為3%,不及2021年8.1%增長率的一半,遠低於政府設定的5.5%的增長目標,而實際情況可能更糟。中國曾是世界最具活力的經濟體之一,新冠疫情大流行之前的十年,中國經濟的年平均增長率為7.7%。有分析認為,經濟超預期的大幅度放緩才是促使習近平放棄清零的更深層次的關鍵因素。
但放鬆疫情管控措施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刺激經濟反彈目前還難以判斷。經歷了三年的「清零」後,中國的消費者信心指數已跌入30多年來的最低水平。2023年元旦長周末假期,中國國內旅遊出行人次與上年相比增長了0.4%,旅遊支出增加4%。疫情封控導致的大批企業倒閉和工作崗位流失可能仍需數月甚至更長時間才能恢復。
貝克利:習近平形象受損,與其打交道或更難
這個星期,中國政府派出即將退休的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前往瑞士滑雪度假地達沃斯出席年度世界經濟論壇。劉鶴在他的演講中把中國描述成一個依然值得做生意的好地方。他說:「如果我們作出足夠的努力,我們有信心中國經濟成長2023年很可能恢復到正常的勢頭,中國經濟將會有重大的改善。」他也表示,中國將繼續對外開放,並堅持市場經濟。他說:「有的人說中國要搞計劃經濟,這是絕對不可能的。」
中國副總理劉鶴在瑞士達沃斯舉辦的世界經濟論壇上發表講話。(2023年1月17日)
西方商界對劉鶴的講話反響較為積極。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本周發佈的一份報告認為,劉鶴的講話是對市場友好的,有助於恢復投資者對中國的信心。這家總部位於美國紐約的跨國投資機構將今年中國的經濟增長率提升到5.5%。
但政界和長期關注中國的觀察家則對中國表示警惕。《危險地帶:與中國即將發生的衝突》一書的作者之一貝克利說,至少政策制定者們更加現實和清醒,這倒讓習近平看起來顯得非常無能,他的一連串失誤,從偏執地堅持清零毀掉中國經濟,搞得民怨四起,到毫無準備的放開,這讓外界對他的印象大打折扣。
「很多美國的政策制定者曾把他看成是一個地緣戰略大師,我認為這個想法已經被拋到窗外了,就像他們曾經認為普京是個輝煌戰略家的神話一樣,通過他在入侵烏克蘭這件事的糟糕表現來看,那種看法也已被拋到了窗外。」他說。
哈德遜研究所中國中心主任余茂春則表示,中共雖會迫於形勢而做出一些政策上的調整,但並不會真正從自己的錯誤中汲取教訓。
「劉鶴說中國要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這是充滿了滑稽和諷刺意味的,」他說,「這次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是第一次沒有中國的民營資本家像馬雲這樣的人物參加,因為他們都被打跑了。」在經歷了「清零」的瞎折騰和毫無準備的突然放開後,余茂春說,習近平治下的中共正丟掉它的國際信用。
但在另一方面,塔夫茨大學的貝克利說,習近平的獨斷專權加大了與他共處的難度,從清零到一夜之間的混亂放開令人感到你正在與一個可能反覆無常的國家打交道。
他說:「這強化了那種印象,即在獨裁政權里,一個人的突發奇想可以支配整個國家的政策。這正是我們要處理的情況,而這讓人不放心。它使我們很難建立任何形式的戰略信任,因為如果你把這種決策模式帶到美中關係領域,你怎麼知道你與這個政權達成的任何形式的協議會持久下去,即使那些看起來符合中華民族(the Chinese nation)利益的事情也可能被拋出窗外,如果這個政權在任何時間決定這不是它想做的事情。」
裴敏欣:受挫的習近平更危險
美國知名中國問題學者、加州克萊蒙特·麥肯納學院(Claremont McKenna College)教授裴敏欣也認為,習近平作為一個政治強人在新冠清零政策上遭遇的挫敗可能會讓他更加危險,世界應為此做好準備。
他最近在彭博社(Bloomberg)發表的評論文章將習近平與1960年代初毛澤東時代的三年大饑荒相比較。當毛澤東意識到「大躍進」導致的饑荒破壞了他在中共黨內的地位時,他並沒有認輸或放棄,而是開始策劃一場大規模的清洗,後來成為文化大革命,使國家陷入了十年的混亂。
「習近平可能不會成為另一個毛澤東,」裴敏欣寫道,「然而,與他的前任一樣,如果他感到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脅,他幾乎肯定會變得更加不可預測,更加難以對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