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培養自律獨立的孩子,主要靠這一句話

毀掉一個溫柔的媽媽,只需要一個拖拉摩擦的孩子。

近期越來越多家長,向一座森林家庭教育諮詢孩子「拖拉磨蹭」的問題。

上班要催工作進度,下班還要催孩子:

早上催他起床,一遍叫不起來,兩三遍才不情願地探出頭,眯着眼慢慢吞吞穿衣服;

放學催學習,讓他寫作業學習,一會兒說上廁所、一會兒說喝水、一會兒又要吃東西,半小時可以完成的作業,硬是寫了2個多小時;

晚上催睡覺,約定好了10點半睡覺,每次都捧着手機不放,凶一點多催幾聲,他倒開始鬧情緒。

本來,搬出「你再不趕快去,老師就批評你」,還能有點作用,可是次數多了,孩子左耳進右耳出,完全免疫。

家長們也很困惑:自己已經把大部分時間和精力都投入到孩子教育上,可是孩子仍然有各種各樣的問題,到底該怎麼辦?

解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給大家分享一則案例:

一座森林是一家以青少年心理諮詢為特色的家庭教育機構,有位諮詢過一座森林的家長,他也遇到了孩子拖拉的問題。

孩子上初中的時候,6:30叫孩子起床,他每次都理睬,催了無數次,才磨磨蹭蹭起來。

直到家長情緒上來,直接把孩子拽下床,給他安排洗漱,收拾好東西送去學校。

這樣的情景,每天都在重複上演,可想而知這位家長有多頭疼。

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在一座森林教育獨家研發的1×10森林工作法中,學到一個育兒妙招,覺得很新穎:

讓孩子自己選擇,並承擔選擇帶來的後果。

一開始他也是不太相信:對孩子不再約束,放任他自己選擇,能行嗎?

孩子會不會變本加厲?

不過這位家長還是覺得應該試試,當天晚上就告訴孩子:

兒子,明天我不再催促你起床去上學了;

你可以多休息一會兒,然後自己起來收拾好,去學校學習;

也可以早點起來,我幫你收拾好東西,上班的時候也能順便送你到學校。

剛開始的幾天裏,孩子挺開心,覺得可以賴床不起了。

可當他好幾次因為遲到被老師點名的時候,他真的相信爸爸不會幫他規劃時間了,便開始主動早睡早起,配合爸爸一起去上學。

看似很簡單的行為,其實是孩子對自己負責的體現。

以前起床收拾東西,都是爸爸制定規則,孩子起床是為了完成爸爸的意志。

而現在,孩子自己選擇權衡對比,做出了對自己有利的決定,這是孩子自己的選擇。

當孩子從某件事中,看到對自己的「好處」,他的自主動機就產生了。

哪怕沒有父母催促,孩子一樣會主動完成好這件事。

聽起來是不是很神奇,又有效果?

其實,教育路上可以幫助家長們變得更輕鬆的有效方法並不少。

比如五學一體有機教育理論、1×10森林工作法等等,這些教育方式都可以讓父母和孩子相處得更加輕鬆簡單,拉進我們和孩子之間的關係。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 一座森林家庭教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1209/1839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