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全國抗議 對防疫政策不滿達臨界點 中國人終於爆發

—封城積民怨 學者:防疫致心理創傷,不滿已臨界點

中國新疆烏魯木齊致命火災,掀起全國及海外多處反封控示威。上海的烏魯木齊中路出現花海,獻花的民眾Stephanie指,除了悼念火災死者外,亦為對過度防疫表不滿。亦有曾被圍封的北京居民指,封控期間無法外出工作,收入減少,認為當局為了防疫而付出過大的代價。內地學者指,全國抗議反映中國人民對於防疫政策不滿到了臨界點,而過去3年的疫情防控亦對人民心理造成創傷。

有內地學者指,全國抗議反映中國人民對於防疫政策不滿到了臨界點,而過去3年的疫情防控亦對人民心理造成創傷。

中國新疆烏魯木齊致命火災,掀起全國及海外多處反封控示威。上海的烏魯木齊中路出現花海,獻花的民眾Stephanie指,除了悼念火災死者外,亦為對過度防疫表不滿。亦有曾被圍封的北京居民指,封控期間無法外出工作,收入減少,認為當局為了防疫而付出過大的代價。內地學者指,全國抗議反映中國人民對於防疫政策不滿到了臨界點,而過去3年的疫情防控亦對人民心理造成創傷。

上海市民:為新疆火災難者獻花表達對過度防疫的不滿

在上海,人群上周起開始聚集在烏魯木齊中路,有人點燃燭光悼念死者。在上海長大的Stephanie亦有到附近一帶獻花,除了是要悼念火災死者外,亦是表達對過度防疫的不滿。

Stephanie說:想要表達一種憤怒,因為新疆那一篇關於火災的報導直接被404了。覺得這件事情的本質上就是試圖想抹殺過度防疫所犯下的錯,大家還是處在比較悲憤的狀態里,沒有辦法用言語來表達出來。我到底還能為同胞做一些甚麼?還能向過度防疫政策說一些甚麼來表達我的不滿?

對封城措施大跌眼鏡民眾亦累積怨氣

Stephanie指,上海市民一直十分配合政府的防疫工作,包括疫苗接種,不過今年3月的封城措施,令她大跌眼鏡,市民開始反抗。

Stephanie說:上海市民對這兩年以來都非常配合疫苗還有精準防控政策,對自己很引以為傲。但封城後就覺得這件事情很離譜,怎麼會發生在這時候的中國?人們開始有第一波反抗是因為生活物資供給不足。第二波是因為防控日期一拖再拖,直到五一假期仍沒有解封,看起來我們的反抗聲音特別大。

她認為,中央的防疫政策落到地方後,地方官怕轄區爆發疫情烏紗不保,於是層層加碼防疫,而添加了許多限制自由的措施,過度防疫為市民生活造成嚴重不便,不滿情緒終於爆發。

Stephanie說:見核酸崗亭的次數,比我見父母的次數還要多,生活很麻煩,每進一個商場都要掃碼。每一個城市都非常害怕自己的疫情爆發,地方政府在中央政策的指導之上擅自加加碼,例如三天三檢完才能入住,明里暗裏給你下絆子,不然你有人身自由,不讓你來。所以大家反抗的事情其實是這種過度防疫。

3年來積極配合疫情防控仍換來嚴謹封控

最令她感到無奈的,是即使3年來積極配合疫情防控,仍然換來的嚴謹封控,而非逐步開放。

Stephanie說:當時想法是首先給免疫力低的群體接種疫苗,然後就年青人,大家對病毒的免疫能力提升就可以逐步開放。我們很聽話,遵守了每一次上海提出的防疫政策,應檢盡檢、盡力接種疫苗,但仍然沒有達到當初防疫政策的願景。我們這一年說白了,好像經歷了很多事情,但其實好像甚麼都沒有經歷,只經歷了叫作「疫情」。

疫情期間,Stephanie駕車到不同省市時,需要在高速公路下車接受核酸檢測,現場亦有人員消毒。(受訪者提供)

北京市民:封控沒有官方文件質疑正當性

住在北京朝陽區的陳先生(化名)剛經歷完3天的小區圍封。他指,封控沒有官方文件,只有微信的物業群組事先通知。他質疑做法的合法性。

陳先生說:小區人員提前一天通知,當時沒有說要封多久,就要封,第二天就通知說封3天。我感覺很突然,通知的時候已經是晚上了。封控不是以政府的名義來封控,是以社區的名義。通知是口頭、打電話、發公佈,不是以文件來通知,感覺沒有甚麼法律效力。

防疫政策方針令人失望付出過大的代價

他說這段時間,因為未能外出,收入減少,工作亦受到影響。他批評防疫政策方針本末倒置、令人失望。

陳先生說:現在病毒沒有給人造成多大的失望,或者打擊人的信心。但是政策卻給人負面的預期。確實沒有人想要得病,但是如果確實為了防止得病而付出過於巨大的成本,恐怕不是合理的措施。

陳先生又批評中國的清零做法缺乏科學理據。

陳先生說:這個不是人類主動選擇的問題,是被動接受的客觀事實。病毒共存的問題,不是我們需要特別主動要考慮的問題,考慮的問題是怎麼能夠儘量保障自己的生活,同時還能維持自己的健康。

學者:民眾對防疫政策不滿已經處於臨界點

今年3月上海封城初期,平日車水馬龍的一條上海公路變得冷清。(受訪者提供)

學者:3年疫情管控造成巨大心理創傷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1202/1836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