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國晶片進口量為何大跌? 專家:封控導致經濟停滯

計算機電路板上的半導體晶片

中國海關總署本周一公佈最新進出口數據,有統計顯示,中國在今年一月至十月的晶片進口量明顯下降。有專家認為,中國晶片進口量銳減與美國相關限制措施,以及疫情封控導致中國經濟下滑有關。

香港南華早報》11月7日報道,晶片一直以來是中國進口最多的商品之一,直至2021年,中國的晶片進口量以每年20%的速度增加,然而今年一月到十月,晶片進口量相比去年同期卻減少了30%。這其中的原因何在?

美國民間機構信息與戰略研究所經濟學者李恆青在接受本台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晶片進口大幅下跌,與美國近期頒佈晶片出口限制禁令,以及中國經濟放緩有關:「中國的經濟現在放緩了,很多的晶片用量在下降,這點是很大的一個因素。另外一個就是美國祭出晶片法,凡是要輸入到中國的,比如說跟超算或者是跟AI(人工智能)技術相關的,這些領域的晶片都要經過嚴格的限制,尤其是不能給跟軍方有關的晶片。」

李恆青表示,美國對高級晶片的出口限制,尤其使得中國在先進半導體技術方面的進口量驟減:「很多是要通過商業部發許可證,而且現在據說是一單一檢,每一批訂貨都是要申請許可證。這樣使得中國取得相關的晶片本身,相關的生產設備和一些輔助的原材料都會受到限制。」

北京舉辦的國際高科技博覽會上,北京清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開發的各種晶片的展位。(美聯社

不過,美國聖湯瑪斯國際研究與當代語言學系系主任葉耀元則有不同的看法。葉耀元表示,美國的晶片法案在最近才出台,因此無法充分解釋中國過去十個月為何晶片進口量銳減。

葉耀元認為,晶片進口量減少主要和中國防疫政策導致經濟成長停滯有關:「基本上,中國的工業產能可能跟過去幾年比較起來的話,現在的狀況是滿糟糕的,也就是不大需要進口這麼多晶片來做產品。」

10月7日,美國商業部針對中國高科技產業發佈一系列晶片出口禁令,同時要求美國個人及企業若是幫助中國進行半導體研發及生產,需要申報並通過商業部許可。外界關注,美國在十月頒佈晶片出口限制是否代表美、中兩國競爭已經白熱化?對此,李恆青持肯定看法:「10月份出台的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已經明確表明,中美之間的關係已經重新界定,從原來的夥伴關係,現在已經變成了一個競爭關係。所以,美國現在不會再像過去一樣,在很多具有競爭力的高科技領域對中國開放。」李恆青認為,中美關係已經進入全面競爭的時代。

葉耀元也認為,美國對中國頒佈晶片禁令是有意對中國進行技術封鎖,「當這些比較先進的晶片沒有辦法出口到中國的時候,中國的工業規格就沒辦法升級,也就是只能製造一些比較初級的產品。另一環,主要還是在打擊中國的國防工業。因為大部分國防工業其實都是需要更精密的晶片,中國本來就沒辦法製造這些晶片,它如果也沒辦法進口的話,事實上對於軍工產業下一步的發展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中國科技企業降低產品規格規避美方禁令

另據英國《金融時報》披露,為了應對美國的晶片出口限制,阿里巴巴等中國半導體龍頭企業也開始對自身的超級電腦、人工智能產品設計等進行調整,希望透過降低數據處理速度等低規格方式,規避美國的晶片禁令。

李恆青指出,中國科技企業降低設計規格的類似例子,此前也有發生:「華為的5G手機,在兩年前,晶片對華為進行了封鎖以後,最後就沒有晶片了。沒有晶片它也沒辦法生產,那最後怎麼辦?它就只能跟所有的經銷商談合同,讓他們退回去賣4G的手機。」

葉耀元則表示,中國要追趕西方半導體技術並做到自給自足,恐怕還需10至20年的時間。他認為,如果中國科技產業將設計降級,在國際市場就會失去競爭力;而在國內市場,消費者因買不到高規格產品,很可能也會引起民怨:「理論上,你手機是越買越新、越買越快。你覺得消費者會想要越買越慢嗎?」

葉耀元還指出,美國對中國實施晶片出口禁令,也顯示美國有意迫使科技產業鏈移出中國:「對於外資企業,尤其是對於組裝業,如果今天要在中國進行組裝的話,因為沒有辦法進口先進的晶片,是不是生產線也要被迫外移?」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1108/1826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