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鈎沉 > 正文

被黃沙掩埋的西域英雄

作者:

常惠走過最長的路,是從漢都長安到今天哈薩克斯坦巴爾喀什湖以南的烏孫國。《漢書》說,這裏去長安8900里。

在兩千多年前的漢代,烏孫國位於巴爾喀什湖以南的伊犁河流域。從人口上看,烏孫是《漢書·西域傳》中有人口記錄的西域國家中人口最多的一個,63萬人讓它成為西域第一大國;從地緣上看,烏孫是離漢王朝和匈奴最近的西域大國。所以,當漢王朝的勢力深入西域地區,和匈奴爭奪西域的控制權時,烏孫就顯得格外重要。它倒向哪邊,哪邊取勝的可能性就更大。

漢王朝經營烏孫,繞不開兩個女人——和親公主劉細君和劉解憂,也繞不開一個男人——長羅侯常惠。

常惠年輕時家境貧寒。不過,他遇到了一個不必依靠家世背景,只要自己有能力才華就能出人頭地的時代。漢武帝天漢元年(前100年),中郎將蘇武奉武帝之命出使匈奴,其時應該是20歲左右的常惠應募進入了使團。然而,使團在匈奴捲入了匈奴內亂,導致使團成員全部被匈奴單于扣押,漢使蘇武更是被流放至西伯利亞貝加爾湖牧羊。

在漠北的19年,耗盡了常惠最好的年華,卻沒能磨滅他的雄心壯志。

漢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常惠歸漢,被昭帝拜為光祿大夫。此後,常惠的命運便和8900里外中亞大草原上的烏孫國聯繫了起來。通過《漢書·常惠傳》的寥寥數百字和《漢書·西域傳》中零星的記錄,我們可以看到那個監護烏孫軍隊出擊匈奴,大破匈奴右谷蠡王部,得封長羅侯的常惠;看到他調動西域諸國兵馬數萬,討伐殺害了漢屯田輪台校尉賴丹的龜茲國;看到烏孫王和解憂公主為他們的兒子向漢王朝求婚,常惠護送和親公主至敦煌;看到他領三校尉屯烏孫國都赤谷城,平息烏孫內亂……

毫無疑問,常惠是漢宣帝時期經營西域的國家戰略最重要的執行者。他對烏孫的鎮撫,讓這個西域第一大國成為了漢王朝堅定的盟友,從而使得漢王朝將整個西域地區納入勢力範圍能夠順利實現。

然而,常惠的事跡不如張騫那樣波瀾壯闊,引導整個國家開天闢地走向一個新世界;他甚至不比傅介子刺殺樓蘭王那般驚心動魄,讓人血脈賁張。所以,在這個群星閃耀的時代,我們記住了張騫,記住了傅介子,甚至記住了同常惠一樣北海牧羊的蘇武,卻很容易將這個幫助漢王朝實現「斷匈右臂」國家戰略的外交家遺忘於大漠黃沙之中。

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考古工作者對敦煌懸泉置遺址進行了考古發掘,在這個初建於西漢時期的驛置機構中,考古工作者一共發現了23000多枚漢簡。其中,有18枚簡牘被考古工作者命名為《長羅侯費用簿》。這是一份賬單,記錄了漢宣帝神爵元年(前61年),長羅侯常惠及其隨員途經此地,懸泉置為招待這些吏卒置辦的各種食物。

漢簡的出土彌補了史料的粗略和不足。根據史料,我們只知道常惠一直都輾轉奔波於漢都長安和烏孫國之間,但漢簡的記錄卻讓我們能結合已有的史料大致推算出,在漢宣帝本始年間到甘露年間的20年中,常惠六出烏孫。

公元前71年,他監護烏孫軍隊出擊匈奴,得封長羅侯;次年,他帶着朝廷的金錢財帛賞賜烏孫有功貴人,並調遣西域兵馬共擊龜茲;烏孫王欲將王位傳給自己與和親公主劉解憂的兒子元貴靡,向漢王朝求親,常惠於公元前61年出使烏孫,迎取烏孫聘禮;第二年,常惠護送相夫公主至敦煌,烏孫王去世,但元貴靡未能登上王位,漢廷征還公主;接下來,在五鳳、甘露年間,常惠再使烏孫,立大小昆彌(烏孫王號),將烏孫國一分為二;但烏孫國內仍紛爭不斷,常惠奉宣帝之命,將三校尉屯烏孫國都赤谷城,平息烏孫內亂。

《長羅侯費用簿》所錄,正是公元前61年,常惠前往烏孫迎取聘禮,途經敦煌懸泉置,使團成員在此停留食宿所耗。對於常惠這一次出使烏孫,舊有的史籍中沒有相關記錄。

出使絕域,路途遙遠,往往經年累月。常惠在20年中六出烏孫,其中的艱辛可以想見。

儘管2000年過去了,但常惠們不應該被大漠黃沙所掩埋。也許,他們的目的不過是「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但他們的付出和努力,真實地改變了國家的命運和歷史的走向。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遊歷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1028/1822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