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言論 > 正文

廣宇:中國高校招生制度的弊端

作者:
相信大家都能夠理解中國的高校招生制度是充滿弊病的。那麼這套制度的設計者到底是基於怎樣的原則設計出這樣的制度的呢?其實他們的想法很簡單,就是用最快的速度把高校的招生名額填滿,僅此而已。這套制度大概能夠保證較好大學能夠招到較好學生,這就夠了。至於說對於每個學生,並不能保證他們都能夠被錄取到其資質應當對應的大學,這就管不了那麼多了。本質上還是計劃經濟那一套:學校就像工廠,學生就像原料,只要保證工廠有原料有產出就好。

大學對於中國人來說有特殊的意義。在計劃經濟時代,上高度學校(包括大專和中專)是包分配工作的,農村出生的孩子憑此可以獲得珍貴的城市戶口和當時看來穩定的工作。雖然分配工作已經成為歷史,現在大家還是把考入大學,特別是名牌大學當作普通家庭的孩子改變未來命運的途徑。很多情況下也確實如此,大學畢業生有更多的機會找到好工作,進大城市,乃至出國。

大學如此重要,它們是按照什麼標準和流程來錄取新生的呢?中國高校的招生制度是不是完善的呢?有人會說,大學招生嘛,就是比較高考成績選擇高分的考生,是公平的。乍一看確實如此。中國的高校招生除了區域性歧視問題(即每個省分數不同),至少在一個省內是大體做到了公平原則的。問題在於,光公平就足夠了嗎?招生是學校和學生的雙向匹配,理想的狀態是學校招收到儘可能優秀的學生,同時學生選擇到儘可能心儀的學校和專業。中國的高校招生制度在實現這種匹配的效率方面表現如何呢?

我們不妨和國外的大學招生制度做一個比較。在大多數國家,大學招生就像公司招工:(1)學校獨立招生,自主決定招生標準,通常不同的學院或專業都是獨立的。(2)學生自主申請大學,通常會同時申請多所大學,也可以分別申請同一所大學的不同專業。中國就完全不同。中國的高校招生制度是統一考試,統一招生:(1)學校通常不能自主招生,招生標準只有高考成績。不同的專業只能劃分為文科和理工科兩類(某些特殊專業如藝術類不在此討論),不能有更細緻的錄取標準。(2)學生參加統一招生,只能申請一所或有限的幾所大學(即所謂第一志願第二志願等,志願名額有限),一個或有限的幾個專業(可以選擇接受調劑到其它專業)。中外製度相比,各有其優缺點。

1.大學招生自主權

舉幾個具體例子。(1)在日本並沒有統一的高考,每個大學是獨立命題招生的,每個專業考察的具體科目和成績要求也不一樣。錄取考生的標準基本上就是考試成績,公正公開。(2)在英國(包括大多數英聯邦和前英國殖民地國家),大學招生一般參考A-level考試成績。A-level考試有眾多的科目,每個科目還有不同的級別(如數學1,數學2之類)。考試並不用一次性完成,考生可以在其整個高中學習階段分步驟的選擇自己所需的科目學習並參加考試。考試成績採用等級評定型(ABC分等,而不是採用卷面分數),等級代表了考生能力在全體考生中的分佈。考試成績長期有效,即考生可以用幾年前的成績參加今年的大學申請。大學的不同專業按需求要求申請者提供指定科目的成績,並擇優錄取。通常學校會給出具體標準(比如要求五門功課全體在B以上並至少兩個A)供申請人參考。錄取標準也是相對公正公開的(3)在美國大學通常要求申請人提供SAT考試成績,詳細的個人簡歷(包括中學成績,課外活動和社團活動成就,個人陳述等等)和推薦信。SAT是標準化的考試,每個大學也有相應的分數線,但這個成績只是一個最低的准入標準而已。過了這條線,你才有被評審的資格,至於是否錄取你完全取決於大學的評審委員會。只能說成績好的學生有較高的錄取概率,其它方面包括你的中學排名,推薦人的影響力,父母是否是該大學校友,甚至族裔和捐款都能產生極大的影響。美國大學招生很像公司招工,標準並不公開,公平性相對來說也弱很多。

中國的大學除了極個別大學擁有極少數的特招名額,基本上是沒有自主選擇權的。招生的唯一標準只能是當年的高考成績。不同的專業也只能粗略的劃分為文科和理工科兩類。這種劃分方式形式簡單,但是對很多專業來說並不合理。比如數學專業要求學生有較強的邏輯思維和分析歸納能力,可是並不必需要求學好化學和生物(理工科)這類經驗科學。又比如說考古專業,它顯然需要歷史和地理(文科)知識,又需要用到物理和化學(理工科)等科學工具,那麼考古到底應該安排為文科還是理工科招生呢?當然從招生標準只依靠高考成績來說,還是相對公開和公平的。

2.學生擇校自主權

我們還是先看看國外的情況。(1)在日本,學生需要參加心儀的大學組織的入學考試。原則上可以報考任意的學校,但實際上如果幾所大學的考試時間衝突,考生就只能選擇其中一所。如果這一次沒有考上該大學,考生只能復讀來年再戰了。在高中,學生需要很早就確定好自己的目標大學和專業,並在相應的科目上針對性的學習(2)在英系國家,高中生需要在整個高中學習中選擇科目和參加相應的A-level考試。沒有人能夠學習所有的科目,所以學生也必須儘早的決定好自己未來的專業方向來專攻相應的科目。能力較強的學生可以選修更多的科目來增加自己未來選擇的範圍。考生可以用自己的A-level成績同時申請多所大學。一般沒有復讀的概念,當然可能延長在高中的學習年限來提高某些科目的成績。(3)在美國,除了必須通過SAT考試,平時成績和各類課外活動也非常重要。因為大學招生沒有明確的標準,每個學生必須申請多所大學來確保自己最終拿到至少一個offer(錄取通知)。平時成績非常重要,漂亮的GPA(績點)可以增加申請成功的概率。沒有復讀的概念,但可以先工作或參加一些志願活動來增加自己簡歷的含金量,以便申請更加優秀的大學。

在中國,考生一般要等到高考結束後才填報志願,少數省份是在高考之前。在高中學習階段,考生只需要提前確定報考文科還是理工科即可。在高考之前完全不需要對具體大學和專業做任何了解。優點是考生在高考前可以專心學習,而不用為大學和專業的選擇分心。缺點是對於偏科的學生十分的不利。比如英文不好的學生,本來完全可以去中文,古漢語,乃至師範類專業深造,可是高考文科必考英文,這就影響了總成績。某些省份在某些年份甚至搞大綜合考試,連文理分科都取消了,這就對考生更不利了,必須學習的科目過多也分散了考生的精力,增加了壓力。另外,簡單的文理分科也導致高中不能設置過多的課程。在國外,高中生可以選修大量課程,甚至包括一些大學開設的課程。有能力的學生選修這些課程更容易進入更優秀的大學,同時一些大學也認可這些高中的成績而讓學生免修這些課程。比如經濟學,邏輯學,電腦程式設計,高等數學等等。而中國的高中生是不學這些的,一定程度上浪費了高資質學生的高中學習時間,降低了教育質量和效率。

3.招生程序的效率

這裏指的是時間上的效率。在國外,從參加考試到擇校申請直至最後完成錄取,通常耗時至少好幾個月的時間。(1)在日本,原則上大學組織招生考試到放榜用不了幾天。可是從考生的角度看,他們常常需要參加多所學校的考試,總的時間並不短。(2)在英系國家,A-level考試貫穿學生整個高中學習。(3)在美國,由於大學招生標準不明確,每個學生必須申請多所大學,也一般會拿到多所學校的offer。結果大學發出的offer很多會被學生拒絕,然後必須從遞補名單中繼續發offer。很多學生拿到了多個offer也不會立刻確認,還要等等看更加心儀的大學會不會最終給offer。這一連串雙向選擇使得美國大學的整個招生過程十分冗長,動輒大半年時間。

相比之下,中國的高校招生顯得出奇的高效。從高考開始到所有學校完成招生,基本上一兩個月足夠。如此高的效率是如何實現的,它又是否會伴隨其它的缺點呢?

4.中國特色的高校招生程序

中國的高校招生採用統招模式,這從本質上是計劃經濟的產物。它採用的一些方法在中國人看來可能覺得十分普通,可是在國外只會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中國特色之一:分批次錄取

以本科為例,普通本科大學(普通是相對於師範和軍校等特院校而言)的招生被分為三個批次,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一本二本和三本。一本院校首先第一批次錄取。一本錄取結束後二本才開始錄取。由於總體招生時間很短,具體分到每個批次(除了本科還有專科多個批次,特殊院校還有提前批次)的招生時間就只剩幾天而已。如此短的時間,根本不容許考生填報多所大學再慢慢雙向選擇(類似美國的招生方式)。實際上,考生每個批次填報的志願通常只有兩三所學校而已。而且第一志願最重要,因為如果第一志願落榜而第二三志願的學校已經招滿了學生,那麼這個考生就徹底從這一批次的學校中落榜了。(雖然有服從院校調劑的選項,但一般人不會選擇接受這樣的調劑去隨便一所不了解的學校。)

為什麼要分批次招生呢?制度設計者的本意是對高等院校分級,讓較高級別的大學有優先錄取的資格。這就帶來一個問題,誰來決定大學的級別?

在國外,一般來說大學之間是公平競爭的關係,他們通過師資,專業設計和為學生提供的服務來競爭生源。大學排名都是各種私立機構通過各自的標準來確定,而每個學校也可以不斷的改善自身條件來提高競爭力和排名。至於招生的時間都是學校自己安排的,不可能官方規定必須誰先誰後。

在中國學校的分級是政府官方主導的。雖然存在競爭機制,但也只是遵循官方制定的遊戲規則。常常看到某高校通過合併擴大規模來提升級別,但對學生的重視卻非常不夠。即便在中國的重點大學,課堂教學,教材,圖書館以及學生日常生活(如宿舍等)的質量都遠遠比不上海外同等級的院校。

當然分批制度也可能帶來一些好處。比如高考一向有區分度差的問題,因為一份試卷要面對所有的考生,沒有辦法考察出小的差別。既然大學分批招生,那麼為什麼不同時採取分批考試呢?這樣每個批次考試針對的考生能力範圍較為集中,可以更加合理的安排考題難度增加區分度。可惜中國高考每年改來改去,卻從來注意不到這一點。

中國特色之二:投檔制度

從高中開始,中國政府就開始為每一個學生建立檔案,並由政府機構(學校,用人單位或人才市場)管理。檔案的作用就是個人履歷的記錄。中國的大學招生時,一定要將考生的檔案投遞到該學校的招生辦,才有可能獲得該校錄取。可問題在於,中國人的檔案只保有一份,任何時候只能放在一個單位手中。那麼對於同一批次招生的眾多院校,如何決定每個學校會收到哪些考生的檔案呢?

決定因素是考生第一志願的學校選擇。當所有考生的高考成績公佈後,每所大學就會根據其招生名額和所有第一志願報考該校的考生成績劃定一個投檔分數線。達到此線的第一志願考生的檔案會被投遞到該校招生辦。投遞的檔案數量通常多於招生名額10%到20%以保證錄取滿額,因為一些考生不接受專業調劑。

落選考生的檔案是否還有機會被投遞到第二志願院校呢?只有這個學校還沒有招滿額的情況下才有可能。也就是這個學校的第一志願考生不足,通常都是一些排名較低的大學。這樣就使得第一志願的選擇變的異常關鍵與艱難。

舉個例子,假設一位考生的成績可以試着報考清華,但不保險。他也可以選擇武漢大學,十拿九穩。那麼他可不可以第一志願報考清華,第二志願報考武大呢?不行!武大雖然不如清華,但獲得足夠數量的投檔還是毫無問題。若此考生落選清華(無論是未達投檔線還是被退檔),也沒有機會被投檔到武大。所以此考生只有兩種選擇:(1)第一志願報考清華,但要接受落選的風險。(2)第一志願報考武大,但要接受可能錯失清華的遺憾。中國每年都會有大量的高分考生選擇復讀,就是因為他們第一志願落榜後也錯過了略微次一等的大學。無法接受排名差距過大的學校,只能選擇在復讀班多耗費一年青春。有些人為了考上理想的大學甚至不惜復讀多年,令人嘆息。

除了第一志願學校,考生還需要糾結專業的選擇,特別是要不要服從專業調劑。由於學校投檔線的劃分是按整個學校而不是具體專業的招生名額,必然會有很多考生達到了投檔線但是填報的專業過於熱門而無法被該專業招收。如果該考生不服從專業調劑就將面臨退檔和落榜。他們通常沒有機會再去競爭第二志願大學的同類專業。為了避免復讀,大量的考生選擇了服從專業調劑最後去了一個不了解也不喜歡的專業。

在國外,每個學生都可以同時申請多所大學,也就完全不存在上述問題了。

中國特色之三:志願填報的博弈

中國的高考是非標準化的考試。每年考題的難度不同,總分的分佈也就不同。很多省份要求考生在成績公佈之前就要填報志願。考生只能估計自己的分數然後參考各個大學在過去幾年的分數線來選擇合適的大學。

可問題在於每年的成績分佈不同,相同分數對應的考生排名可以有巨大差別。考生填志願時只能估計分數,卻無法估計自己的排名。在實際上只有第一志願有效的前提下,填志願必然壓力山大。歷史上某個省份出現過某年由於考題簡單而分數線過高,到了第二年考題卻很難,結果考生們紛紛不敢填報名牌大學,最後北京大學居然差點招不滿名額,分數線將將超過一本線而落後於許多普通的一本大學的荒唐情景。

類似的悲劇在中國不斷發生。填個高考志願搞得像在賭博一般,給多少學子留下了終身的遺憾。

綜合以上的分析,相信大家都能夠理解中國的高校招生制度是充滿弊病的。那麼這套制度的設計者到底是基於怎樣的原則設計出這樣的制度的呢?其實他們的想法很簡單,就是用最快的速度把高校的招生名額填滿,僅此而已。這套制度大概能夠保證較好大學能夠招到較好學生,這就夠了。至於說對於每個學生,並不能保證他們都能夠被錄取到其資質應當對應的大學,這就管不了那麼多了。本質上還是計劃經濟那一套:學校就像工廠,學生就像原料,只要保證工廠有原料有產出就好。至於某些原料被浪費了或沒得到最合適的應用?反正原料多的是,浪費一點也沒人關心吧。

責任編輯: 江一  來源: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0726/1780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