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人物 > 正文

一位狠人!把腸子塞回肚子仍打仗 機槍掃射心腹

阿卜杜勒-阿齊茲·本·阿卜杜拉赫曼·本·費薩爾·阿勒沙特

自從以色列誕生後,一眾阿拉伯國家就變得光彩全無。尤其經歷了橫跨數十年的中東戰爭後,世人只識以色列的短小精悍,而賬面實力不俗的阿拉伯世界幾乎淪為笑柄。不過,阿拉伯世界中堅力量之一的沙特阿拉伯王國,其創立者伊本·沙特(本名)卻是位膽識與手段都堪稱一流的狠角色。

沙特阿拉伯王國最早建立於1750年,不過它與我們現在所認知的沙特阿拉伯還並不算一碼事。當時,一位名叫穆罕默德·本·沙特的當地領導者依託阿拉伯半島中心的綠洲建國,不久又接納了伊斯蘭宗教改革家穆罕默德·阿卜杜·瓦哈卜。歷史上沙特阿拉伯王國的這段時期稱為第一沙特王國。在隨後的一個多世紀裏,沙特幾起幾落,直到「第二王國」於1891年被另一夥強悍勢力拉希德酋長國所頂替。故事的主人公伊本·沙特也正是在那會兒跟隨父親一塊流亡國外,暫時在科威特避難。

畢竟是根紅苗正的王室成員,伊本的心氣很高,國家的破亡非但沒令他心灰意冷,反而激起了他強烈的鬥志。他在隱忍中積蓄着力量,同時也在等待機會。1902年,伊本寫下了歷史上驚世駭俗的一筆:某個月黑風高的夜晚,他只帶着40人就偷偷摸摸跑回了自己家族的老根據地利雅得,幹掉了由死敵拉希德家族指派的行政長官,宣佈利雅得光復。他迅速在利雅得建立起沙特家族的權威,很快就開始着手四處擴張。

真正強大精明的領袖從來都清楚自己想要什麼,為了達到目的,任何所謂崇高偉大的東西都可能被他充當工具,伊本就是這樣一個人。眾所周知,在阿拉伯世界,宗教的光環幾乎是任何存在都無法或者說不敢去挑釁的,伊本卻沒有被宗教約束,反而借它來幫助自己打江山,發生於1910年的「伊赫萬運動」就是很好的體現。

為了破除封建的中央集權制對百姓的束縛,最大程度上減少落後的部族觀念和遊牧習性的消極影響,同時也為了以最快速度壯大自身實力,伊本下令建立農業墾殖區。這種運作方式非常類似於中國西漢時期創立的軍屯制,簡而言之便是軍隊在某地區駐紮的同時還要負責耕種國家配給的一塊土地,有戰事就上馬打仗,平時便安心耕種。通常來講,軍屯制的主要意義在於它極大程度上減弱了軍隊對糧餉的依賴,大大減輕了後勤壓力,但伊本卻依靠農業墾殖區,順利地讓遊牧民「穩」了下來。

然而問題來了:老老實實耕田,這樣的生活方式很不清真,這難免不會遭到民眾質疑。在阻力來臨之前,伊本就做出了對策:他找了一幫有影響力的宗教領袖發佈教令:教義中並沒有規定穆斯林一定要做遊牧民,所以從事農業、手工業甚至經商都是很清真的。與此同時,他還發動宗教學者造勢,以「聖戰」為誘餌吸引民眾接受這樣的轉變,結果,人們紛紛自發加入組織,後來,伊赫萬組織成員成了伊本開疆拓土的主力軍。

為成功藉助一切可以利用的東西,宗教如此,伊本也沒少利用英國。1913年,在聽聞奧斯曼帝國兵敗巴爾幹的消息後,伊本迅速做出了反應。他在獲得了英國人的支持後公然向奧斯曼帝國宣戰,一舉拿下了阿拉伯半島東北部的哈薩地區,如願獲得了出海口。值得一提的是,這個過程很不順利,差點要了伊本的命:在戰鬥中,一顆子彈打中了伊本腰間的彈夾並引發爆炸,在他的腹部炸開一道傷口,腸子都流了出來。令人感到膽寒的是,他居然忍着疼親手把腸子塞了回去,然後跟沒事兒人一樣繼續指揮戰鬥。

其實,當時伊本的軍隊正處於下風,為防敵人乘勝追擊,他故意放消息說自己要在當夜結婚,甚至還真的帶着重傷舉辦了一場婚禮。實際上,這一切都是障眼法:這場婚禮讓敵人認為他的傷並無大礙,因此不敢貿然出動;正是藉助這難得的喘息,伊本按計劃完成了撤離。

結束了對哈薩地區的作戰後,伊本的沙特王國重新成為阿拉伯半島上最強大的勢力之一,與漢志王國、拉希德酋長國形成鼎立之勢。1915年,他與英國人簽下《烏凱爾條約》,將其王國置於了大英帝國的庇護之下。這樣一來,由奧斯曼帝國庇護的拉希德勢力便成了英國真正意義上的「敵人」,伊本便可毫無顧忌地報當年的滅國之仇了。1921年,在經過長達半年的圍城後,哈伊勒淪陷,拉希德家族投降,伊本宣佈成為「內志及其歸屬地區的蘇丹」。走到這一步,他已經拿回了沙特家族當年失去的所有東西,但他並沒有因此滿足。

此時,沙特王國的風頭正盛,手下精銳身經百戰,正值能打之年。在對局勢作出新的判斷後,伊本認為自己的行動尚未碰觸到英國的底線,便在1924年又開始了對漢志王國的作戰。在這個過程中,沙特軍隊攻城拔寨如入無人之境,先後拿下麥加、麥地那和吉達,2年後便將整個漢志王國納入了自己的版圖中。可貴的是,巨大的勝利並沒有令伊本忘乎所以,他一直都在小心翼翼地觀察着英國人的臉色。果然,此時英國非常擔心伊本接下來會覬覦英國勢力範圍內的伊拉克和約旦。

伊本將英國人的擔心當成籌碼,坦誠表示自己樂意見好就收。1927年5月20日,雙方簽署《吉達條約》,伊本以一紙承諾換來了沙特王國的獨立,英國人也很高興地主動放棄了相應的特權。此後,伊本重點着手於穩定國內局勢,整頓政治秩序,恢復發展國家經濟。他並不熱衷於秉持對西方國家的仇視,不搞「閉關鎖國」。在發現了巨大的油田後,1933年,他將面積多達92.3萬的油田經營權租給了美國美孚石油公司,換來了大把鈔票來進行國家基礎建設。1932年9月22日,王國正式宣佈統一,我們如今熟悉的沙特阿拉伯由此形成了。

雖然是位虔誠的瓦哈比教派信徒,伊本卻展現出了難能可貴的開明。他表示,只要《古蘭經》不禁止,一切事物都是可以接受的。很快,諸如汽車、電話這類「洋玩意兒」便在沙特普及,民眾的生活水平也迅速得到提升。這一階段,伊本東不招西不惹,一心關心國家發展,眼看着成了一位面慈心善的領袖。然而,他又適時地告訴我們,但凡成大事者哪有心不狠的。

原來,眼看伊本主動放棄了對外擴張,他手下的伊赫萬們可就不幹了。要知道,當初王國可是以偉大的「聖戰」忽悠他們加入組織的,如今王國咋反而樂呵呵地做起老好人來了?伊赫萬們屢次向伊本表達繼續戰爭的意願,後者卻對此置之不理。眼見國王是指望不上了,他們便決心自己干。

在《吉達條約》簽訂不久,英國便收到了來自伊拉克和約旦的求助。當得知入侵者是伊赫萬後,英國人震怒,立馬向伊本討說法。後者直接選擇用行動證明自己的「無辜」:1929年,他跟自己曾經的功臣們約了場架,當伊赫萬的士兵們騎着馬揮着砍刀高喊着口號向王國軍隊衝鋒時,後者卻拿出了坦克、機槍等現代化重武器,空中還有4架英國飛機助戰。結果,這場決戰變成了一邊倒的屠殺,伊赫萬組織從此退出了歷史舞台。

1953年,伊本·沙特逝世,回看他硬核的一生,簡直像是網絡爽文的藍本。當然了,他的傳奇還不止這些。據統計,伊本一輩子娶了超過300個老婆,光兒子就有43個,幾乎是到處開花結果。在巨大的家族脈絡的衍生下,如今,沙特王室成員男性多達5000餘人,他們充滿了國家的各個要害部門。當然了,伊本娶這麼多媳婦兒當然也不是為了好色,這同樣是其鞏固統治的工具——在開國前後的動盪時期,為了儘量消滅變數,他採取了「聯姻」這種原始的結盟辦法。

說句玩笑話:伊本用自己的「精力」奠定了這個國家的版圖,要知道,從沙特王國誕生開始,它還從未以一個獨立國家的形式完整存在過呢。至於這些媳婦兒,那可就是真的「不知妻美」了——其中一部分他可能都沒見過幾面,甚至連名字都記不得。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深灰的時雨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0717/1776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