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成語「五子登科」都聽過,背後故事卻鮮有人知,為人父母不妨一看

有人說生命最大的意義就是無時無刻的探索尚未知道的東西。或許這就是西方人對於人生的定義,只不過在我看來,這段定義太過於狹隘。

生命的全部應該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對於未知世界的探索,而另一方面則是對過去文明的傳承。

人們常說,浩浩中華,上下五千年,太多值得我們挖掘的過去。

我們常用"博大精深"這四個字來概括這一段源遠流長,不曾失去過的中華文明,而每一段對於過往的傳承,背後都有一個漸已褪去顏色的故事。

還記得學生時代,我的語文老師在講解成語的時候,用過這樣的一句話教過我們。每一個常見或者張口而來的成語,背後都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只有了解背後的故事,才能真正體會這個成語的真實含義。

比如"出人頭地"這個詞,出自北宋文豪歐陽修和文壇巨匠蘇軾的一段典故,而"紅杏出牆"出自有"紅杏尚書"之稱宋祁的那一句"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常見於桌頭文案,人們熟知,信手拈來的"五子登科",細細說來,也有着一段傳奇故事,值得當下的父母琢磨一下。

浪子回頭

熟知古典開蒙讀物的朋友,對《三字經》這本書再也熟悉不過了,而且很多人至今能夠做到倒背如流。其中有這樣的一句話:

"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

那對於背後的故事,可曾去探究過?

如果說,誰能一夜之間幡然悔悟,痛改前非浪子回頭,那竇燕山是這些人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

相傳竇燕山出生於富貴之家,從小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從小嬌生慣養,性格暴戾,雖然說不上是個無惡不作的霸道,但絕對是以勢壓人的富家公子。

年輕的竇燕山雖然說不上壞事做盡,但絕對不做過什麼好事。身在富貴之家的他,借着祖上留下來的基業,欺壓鄉里。

碰到有災有難的年份,如果鄉里的貧苦人來借糧,他總是用動過手腳的小鬥給人出,等到別人來還糧,卻用大斗去稱量別人的分量。

享樂的日子總是短暫的,年歲越來越大的竇燕山,終於迎來了他人生第一個磨難。

"不孝有三,無後乃大",三十歲的竇燕山還沒有子嗣,在那個時代,是任何一個男人都無法承受的痛苦,這終於讓竇燕山陷入輾轉反側,孤枕難眠的境遇。

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沒有子嗣的痛苦縈繞在竇燕山的每一個深夜,直到有一天,過世的父親出現在夢中。

父親告訴他,只有從今改惡從善,或許還有反轉的餘地,只有浪子回頭才會重新來過。若不然往後的痛苦更讓他無法承受。

也許早已去世的父親,在竇燕山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記憶,對父親的思念和對往事的不堪,讓他些許明白了些人生真諦。

竇燕山決定和原來的自己做一個了斷,當初晨的陽光照耀在竇燕山的臉上,竇燕山獲得了重生。

善有善報

當一個人下定決心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成功和幸運就會漸漸的降臨到他的頭上,改過自新,善莫大焉。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呢?只有敢於面對曾經的自己,還能正視未知的未來。

大夢初醒的竇燕山就像變了一個人一樣,從原來的鄉紳惡霸漸漸的成為了但行善事,不問福報的竇大善人。行善成為了竇燕山的日常習慣,開始造福鄉里。

往事不堪回首,歲月不曾倒流。俗話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一天有個人想從大善人這裏騙一筆錢財,為了讓竇燕山放心,這個人竟然把自己的女兒抵押給了竇燕山。竇燕山對於這個人的所作所為是心知肚明,但並沒有表現出來。

漸漸的這個姑娘長大成人,竇燕山非但沒有任何的非分之想,還為這位姑娘張羅親事,親自給這個姑娘選擇了一個夫婿,促成二人成婚,給了這個姑娘一個安穩的家。

為了讓這個姑娘能夠幸福的生活,竇燕山還陪送了一大筆嫁妝,希望這個姑娘往後的歲月,能過的更好。

就這樣福氣漸漸降臨到竇燕山的頭上,他不僅有了子嗣,而且上蒼相續賜給他五個聲名顯赫,光耀門楣的兒子,讓竇燕山也能夠流芳百世,把他自己的故事傳承到今日。

靈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

故事來源於生活,也高於生活。每一個美好寓意的故事,總會用一些相對衝突的轉折來點綴。就像竇燕山的故事一樣,在一代又一代的口口相傳中,變得越來越圓滿,越來越充盈。

竇燕山並不是古人杜撰的,翻開歷史的古墨,到處都有他的故事。竇燕山本名竇禹鈞,是當今天津薊縣人,後周時期著名的大臣和藏書愛好者。

天津古屬河北,河北又稱燕,所以留下了竇燕山這樣的一個名字。

史書中記載,竇禹鈞向來心地善良,在當地有着很好的名聲,不僅為人和善,而且教子有方。

竇禹鈞有五個兒子,這五個兒子先後在五代和北宋初年考進進士,而後入仕為官,長子竇儀在宋太祖朝,曾官至工部尚書,二子竇儼文采斐然,多次升任史官。

三子竇侃,官至起居郎。四子竇偁在北宋時曾任參知政事,堪稱北宋朝的副宰相。小兒子竇僖,也在北宋為官,而且為官清廉,被時人稱頌。

竇禹鈞的五個兒子先後在後周、北宋考中進士,兄弟五人同朝做官,成為當時的一段佳話,人們稱之為"五子登科",也叫"五子成龍"。

竇禹鈞的朋友馮道在給他寫的一首詩中,用"靈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在稱讚他。

結語

教育永遠是說不完的一個話題,教育改革也是一個永遠在爭論的話題。竇禹鈞成功的教育出了五個兒子,也堪稱是教育界的楷模。

"子不學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父母是孩子的一任老師,如何給孩子一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是分為父母的每個人都該注重的事。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韓愈在《師說》中給老師做了這樣的一個總結。

老師是學生在知識海洋中的導航燈,讓學生在未來的學習之路上有一顆啟明燈,幫着他們這艘學習的帆船能夠走的更遠。

父母則是孩子人生旅途中最為重要的老師,除了樹立正確的三觀價值以外,也要有一個正確的學習觀念,學海無涯,人生就是一段不斷學習的過程。

以身作則,用自己的言行去感化每一個初入紅塵的生命。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 民間議熱點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0710/1773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