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德國之聲:歐洲大學研究人員暗助中共軍方?

德國之聲與其他媒體夥伴機構共同展開的新聞調查顯示:數所歐洲大學的科研人員和與中國人民解放軍關係密切的學者展開合作。

圖為 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

這名年輕男子「非常友善客氣」,一位曾擔任教授和博士生導師的學者在電話中如此描述。友善而且極具天賦。他非常自豪能在自己所在的大學裏擁有這樣一位天才中國學者。這所大學位於德國人口最多的聯邦州——北威州。

目前這位中國信息技術學者效力於中國人民解放軍精英培訓機構——中國國防科技大學。這所大學直屬中央軍委。

這位博士生此前也在中國國防科大進行科研。而他在德國的研究項目是一種未來可以應用於自動駕駛汽車的技術。這項技術也許能在道路交通中起到拯救生命的作用。通過所謂「高精度地圖」,可以對周邊環境進行更為精細的三維構圖。這一技術同樣可以運用於戰爭之中。

德國之聲及其媒體夥伴將這位博士生所發表的關於這一主題的論文發給多名獨立專家審閱。專家們也確認,無法排除該項研究成果得到「雙重應用」的可能。所謂「雙重應用」指的是既可以民用,也可以軍用。事後談到這一具體技術時,這位德國教授坦承,他可以想像,「人們也可以將之用於軍事目的」。但當時他並沒有考慮過這一點。

這位博導迄今仍與這位中國同行保持聯絡。他也承認自己本希望對方能留在自己這裏更久一些。自從這位中國學者走後,兩人之間的溝通發生了一些變化。正在進行的研究項目成為了禁忌話題。「在中國國防科大,這些都不允許討論。」

中國科學調查

這位信息技術學者的事例可能在其他德國或歐洲高校同樣上演。

為了查明歐洲高校和中國軍事院校之間的聯繫究竟有多麼密切,在德國新聞調查中心CORRECTIV的幫助下,荷蘭新聞調查平台「Follow the Money」主導的一個歐洲新聞調查聯盟收集了大約35萬份學術論文的相關數據,並對此進行分析。

領頭羊:中國國防科大

這一共同調查顯示:從2000年年初到2022年2月,歐洲高校和與中共軍方關係密切的學者之間展開近3000個合作項目。其中恰恰包括人工智能、計算機視覺和量子研究等敏感技術領域。

其中大約2200份發表論文有中國國防科大的參與。與國防科大作者聯合發表論文的歐洲高校中,幾乎一半來自英國,接下來是荷蘭和德國,共有至少230篇與中國國防科大學者聯合發表的文章。

有鑑於此,調查行動的焦點集中在中國國防科大。

中國問題專家約什科(Alex Joske)表示,尤其是在自然科學技術領域「那裏培養大批軍方最優秀的人才」。約什科曾就職於智庫機構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ASPI/網址:https://unitracker.aspi.org.au/),觀察中國軍事學院的動向。中國國防科大「在所有潛在軍事研究項目中均扮演關鍵性角色,從超高音速技術、核武器到超級計算機。」

約什科表示,一半論文的背後「都可能有一位曾在歐洲大學學習工作並建立關係,從而讓這一合作能夠成型的中國軍官」。

接觸促轉變

並沒有官方規定禁止這樣的合作,德國《基本法》保障學術研究自由。事實上,德國政治層迄今為止明確鼓勵與中國展開幾乎毫無限制的科研合作,以圖在中國龐大的市場中佔有一席之地。希望密切的經濟、科學和文化關係能讓中國這個專制國家實現民主開放,這樣的想法也不僅是德國一家獨有。

但是,這樣的打算顯然未能如願,而最晚到2019年第一份關於中國西北省份新疆的維吾爾族民眾遭到系統性迫害的報道出現之後,這一點就非常明確了。現在德國將中國視為制度性競爭對手,即便該國依然是德國最為重要的貿易夥伴之一。

圖為中國科研調查的logo。在德國新聞調查中心CORRECTIV的幫助下,荷蘭新聞調查平台「Follow the Money」主導的一個歐洲新聞調查聯盟收集了大約35萬份學術論文的相關數據,並對此進行分析。

無限學術自由的風險

北京領導層對其雄心勃勃的目標從不掩飾。中國要在2050年成為世界領先強國。科學和技術在其中扮演關鍵角色。

中國強力推動軍民融合戰略,模糊民用、商用和軍用科研的界限。每個公民都有義務為國效力,包括在軍事層面,提供科技知識也是途徑之一。

中國的戰略中至少同樣重要的一點是:來自國外的技術轉讓。中國問題專家、出版人狄雨霏(Didi Kirsten Tatlow)表示,尤其是在德國這樣的開放社會中,中國感覺可以為所欲為。中國「有點像一個在糖果店的小孩,走進去,動手拿,想要什麼就拿什麼。」

可能軍民兩用的研究項目

德國之聲和媒體夥伴機構在相關數據庫中抽選出一些德國研究項目。多名獨立專家一致認為,這些研究成果無法排除軍民兩用的可能。

來自波恩大學、斯圖加特大學和弗勞恩霍夫研究所的德國學者與中國國防科大的學者共同發表了這些研究成果。所有研究報告都是在近五年內發表的,其中一份就在去年。很有可能的情況是,數據庫中還有大量存在類似問題、但尚未被確認的研究項目。因為相關調查只是抽樣進行,德國之聲不提及具體的名稱或標題。

問題尤其明顯的一個例子是一項關於追蹤大規模人群的研究。一位參與評估的專家表示,「要很努力才能做到無視其中的雙重用途特性。」理論上說,這裏所涉及的技術可以在中國被用來追蹤維吾爾人。

這項研究的共同發表人是中國國防科技大學一位曾多次獲得軍方表彰的學者,其中包括「中國人民解放軍優秀博士論文獎」。

另一篇論文的主題是加密量子通訊。雖然此類研究仍處於初級階段,但該技術在軍事方面可以讓中國雙倍受益:根據專家說法,它可以「讓本方的量子通訊避免遭到竊聽,同時干擾對方的通訊」。

這些研究並非總是可以明確加以歸類。潛在的雙重用途可能隱藏在細節中,即便是主要是民用的技術也是如此。澳洲分析員約什科表示,今天還在研究各物體之間如何協調算法的人,明天就可以將同一技術「應用到比如軍用無人機群等領域」。

甚少控制大片灰區

同樣複雜的還有以下問題:什麼是被允許的,那些研究需要許可?德國聯邦經濟和出口管制局會對個案做出決定。各高校需要對可能用於軍事用途的項目申請出口許可。與非歐盟科學家共同發表論文也歸於此類。

原則上說,基礎研究領域自由,應用研究未必。兩者的區別是,應用研究具體針對實現某一特定目標。

不過清楚指出一項研究的雙重用途特性,並提出相應申請的責任完全在大學這邊。各高校必須向聯邦經濟和出口管制局遞交一份證明純民用目的聲明。一位出口管制官員對德國之聲表示,這份聲明究竟有多少意義,「則是另一回事」。

從德國大學的角度來看,因為不願意失去國際競爭力,因此需要來自國外的投入,這也是可以想像的,但其中卻蘊含風險,違背自己意願讓中國這樣的國家獲得通向敏感科技知識的途徑。

聯合調查團所檢視這些已發表論文是否獲得出口許可?聯邦經濟和出口管制局以數據保護為由拒絕提供相關信息。

在面對相關問詢時,兩所德國大學書面回復稱,遭到質疑的相關論文屬於基礎研究領域,因此無需申請許可。兩所大學都表示,沒有與中國國防科技大學進行學校層面的官方合作。

但是,這並不排除在個人層面上存在合作關係。

比如其中一所大學表示,知道論文的中國共同作者與中國國防科大有關係。尤其是與外國夥伴簽署的協議都經過審慎核查。大學方面還表示遵守德國相關法規,並且強調為教職員工和學生提供「書面信息和諮詢機會」,以提高相關問題上的敏感度。

中國國防科技大學沒有對記者的問詢做出回應。

情報機關發出警告

德國之聲和媒體夥伴從德國安全事務圈內得到消息稱,德國政界近兩年來對此問題的意識有所提高。德國大學對於中國的態度則依然「有點溫順」、「有點天真」。

另一方面,同樣需要強調指出的是,涉及雙重用途問題的科研合作項目只是全部項目中的一小部分。對所有中國學者採取普遍懷疑的態度是錯誤的。

2020年以來,中國客座學者在德國外交部申請簽證時都要經過背景調查。

一位內部人士對德國之聲表示,德國大學進行的審查基本都流於形式。他在一所科研機構負責出口管制事務。他會把申請者的姓名和美國和歐盟制裁名單加以比對。但是「只要這些學者不把中共軍方放在個人簡歷里」,就不會有進一步的檢查。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德國之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0520/1750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