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中國社媒相繼公開用戶IP屬地 「明目張胆」 嚇唬國內老百姓

社交媒體平台的爭議面(資料照片)

中國社交媒體平台微信、微博、抖音等,近期相繼強制顯示用戶IP(「互聯網協議」)屬地。雖然各平台表示這是為了淨化網路生態、打擊假訊息,但觀察人士分析,中國政府部署的網絡「清朗」行動迫使媒體平台自我審查,民間輿論場正進一步的削弱中,可以預見未來「新聞垃圾場」將霸佔整個網絡。這項舉措的真實目的,是為了「明着」嚇唬國內老百姓,使他們不敢批評政府,從而捍衛習近平政權,這跟疫情和二十大脫離不了干係。

中國最大通訊平台微信4月29日表示,用戶發佈內容時將會顯示IP屬地,這也是繼28日微博公告將展示發評IP屬地的功能後,又一個中國社交媒體加入強制顯示用戶IP屬地的行列。

此前,抖音、快手、小紅書、今日頭條、知乎等已相繼上線網路用戶IP位址顯示的功能。上月遭中國網管當局進駐整改的豆瓣,則在4月26日更新個人訊息保護政策,要求用戶必須完成實名制認證才能註冊。但是中國政府、官方媒體等機構的賬號則不必顯示IP屬地,據稱是因為已經「前台實名」,這比顯示屬地更為真實。

微信說,新規是為了「維護網絡傳播秩序,進一步打擊仿冒搬運、造謠傳謠等行為」。微博稱,「為減少冒充熱點事件當事人、蹭流量等不良行為,確保傳播內容真實透明」。小紅書亦表示,此舉是「為維護真實互動的社區氛圍」。

放在明處公開化

美國信息與戰略研究所經濟學者李恆青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社交媒體在中國是民眾對於政府做法有意見時,發發牢騷的地方,尤其疫情期間,很多市民對於強制封城累積了許多的不滿,都是透過社交媒體的分享與傳遞來紓壓,比如上海封城期間,就有一個音樂家在頂樓吹小號,曲名是香港反送中」期間高唱的《你可聽到人民的怒吼》,該視頻在社交媒體廣傳,讓人看到上海人真實的憤怒。

美國信息與戰略研究所經濟學者李恆青。(李恆青提供)

他表示,中國政府自然不希望看到政策被批評,所以用各種各樣的方法讓網民知道,在社交媒體上批評政府並非毫無代價,而是要承擔責任的,也嚇得這些社交平台自我審查,將不同於政府意見的人封號禁言,其實已經司空見慣。

李恆青說,即使沒有公開IP屬地,中國網信系統也早有定位能力,可以知道網友的發話地點,但現在將其公開化的目的,就是為了要更明白地告訴國人,不得妄議中央。尤其再過半年就是二十大,如果大家都在社媒上批評政府和政策,將不利於習近平核心的穩定。

他說:「它之所以這麼做去要求你,把這個事放在明處上,實際上就是要公開的嚇唬你、告訴你、警告你,說你現在都已經暴露在聚光燈底下,你還敢再批評我嗎,實際上是要達到讓你不敢說話的目的。」

管控輿情

中國新聞評論員曉山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中國國內的很多重磅新聞,例如河南某市委書記掌摑下屬,以及內蒙古伊利、鴻茅藥酒事件等,都不是通過官媒曝光出來的,大部分都是通過社交媒體,也就是自媒體所引爆的滔天輿情。

他表示,中國政府要想強制管控輿情,就必須出台類似這種顯示IP屬地的強硬政策,而這樣的管控也在很大程度上與疫情和二十大有關。他還認為,基層各地可能更害怕把「腐臭的傷口」揭開而非常樂意積極配合新規,這正是社會矛盾日益加深的病態表現,公佈IP屬地無異於飲鴆止渴。

這項新規可以溯及到去年10月中國國家網信辦發佈「互聯網用戶賬號名稱信息管理規定(徵求意見稿)」,當時即已明定平台應當以顯著方式展示賬號IP位址屬地信,「境內互聯網用戶賬號IP位址屬地信息需標註到省(區、市),境外賬號IP位址屬地信息需標註到國家(地區)。」

海外網紅「一夕歸國

自社交媒體強制公開IP屬地後,有網友笑指大批自稱人在海外的網紅「一夕歸國」,像是「來醬在東京」的IP屬地顯示為上海,「娜娜在英國」IP屬地為廣東,「王藥師在英國」IP屬地為天津。有網友詫異地問:「怎麼突然就回國了?」、「東北假裝東京,算你狠」、「你說你在福岡,結果是在福建?」

中國 大陸有些「跨地經營」的網紅也一一曝光,有些人專寫廣州、北京的吃喝玩樂生活,結果被發現他們的IP屬地其實在湖南等。

中國網友對於這項新規也有不同看法。支持的人認為,「及時公佈IP,可以有效減少造謠、傳謠的惡性內容出現」、「正經人誰怕公佈IP啊」、「不支持的都是心裏有鬼」。反對者則批評,此舉將暴露個人私隱,「脖子上的圈越來越緊」、「感覺我現在微博是裸奔狀態」。

浙江學生維權獲立案

中國互聯網協會法工委副秘書長胡鋼在接受中國媒體採訪時表示,如果平台顯示的是用戶完整的IP位址,通過技術手段便能查到用戶具體的所在地,將有侵犯私隱的疑慮,但若僅顯示IP屬地則不構成侵犯私隱。

香港明報5月1日報道,一名浙江理工大學的學生發現自己的地理位置出現在微博評論下方,但當時他的手機微博定位權限是關閉的,他因此認為,微博未經同意就處理其個人信息,向法院提交起訴,該案已正式立案,成為新規公開用戶IP屬地後,違反個人信息處理原則的第一案。

恐因言獲罪

今年45歲的陳飛,在中國從事文化工作,因為安全因素不願透露真實姓名。他告訴美國之音,幾年前內蒙古發生了公安廳女警察因為有買菜民眾的車子擋在她前面,女警就下車與之吵架並給民眾飛踢一腳,該視頻在社群媒體傳開,全呼和浩特的人都知道,經過人肉搜索,該女警察的身份也曝光。他對此事件寫了相關評論,但他的微博立即被封號。

陳飛說,雖然他寫的東西都有憑有據,但還是會被封號,所以到底是真實的言論會被打擊,還是假新聞會被打擊,他也不知道標準在哪裏。未來如果公開IP屬地,他會擔心若發表不利政府的言論,可能會有人找上門來,惹禍上身。

具有法律背景的曉山表示,如果某位作者發表了針對某地敏感問題的言論,就會被輿情監測系統在第一時間捕捉到作者的身份信息和IP屬地,將更容易追查到個人。如果影響過大、涉及敏感政治問題,不管真實與否,都有可能被扣上「尋釁滋事」、「煽動顛覆國家政權」和「誣告陷害」等口袋罪名。這樣一來,就不是「侵犯個人私隱權」那麼簡單了,作者很有可能會因言獲罪,身陷囹圄,失去人身自由。

曉山表示:「公開IP屬地的措施將進一步削弱民間輿論場,正能量的官媒,像新華社人民日報、央視這樣的『新聞垃圾場』將霸佔整個網絡,讓廣大老百姓生活在美好和諧家園的假象里。」

網絡清朗行動

中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的數據顯示,去年網絡清朗行動針對網絡「飯圈」亂象、互聯網賬號運營亂象,以及未成年人網絡環境等15項專項,一共累計清理違法和不良信息2200多萬條,處置賬號13.4億個,封禁主播7200餘名,下架了應用程式、小程序2160餘款,還關閉網站3200餘家。

中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副主任盛榮華在國務院新聞發佈會上表示,今年的「清朗」專項行動將包括打擊網絡謠言等十個方面重點任務。

4月24日,網信辦又部署開展「清朗·網絡暴力專項治理行動」,將通過建立完善監測識別、實時保護、干預處置、溯源追責、宣傳曝光等措施,對網絡暴力進行全鏈條治理。網信辦說,為嚴防網絡暴力信息傳播擴散,將及時清理處置涉及網絡暴力的評論、彈幕等內容;針對首發、多發、煽動和跟風發佈等不同情形,分類處置網路暴力的相關賬號,連帶處置違規賬號背後MCN機構,嚴肅問責處罰失職失責網站平台。

網絡正義終結霸凌

美國信息與戰略研究所經濟學者李恆青表示,雖然中國政府拿打擊網絡暴力當成要強制公開IP屬地的一個理由,但那只是一個藉口,因為唯有網絡上有真正的正義,網絡霸凌與暴力才能被消滅掉。但在中國大陸根本沒有網絡正義,因為只有政府宣傳的聲音可以大行其道,網友若有異見就被封鎖,這種由上而下的政策無法真正消除網絡暴力。

他舉例,2001年的911事件,美國紐約世貿中心雙塔被炸,死亡與失蹤人數達三千人,這件事在中國的社交媒體上竟然被拍手叫好,說「終於有人出來教訓美國了」,這種言行令人髮指。他說,這個民族有這麼多人會有這種違反道德的想法,正是中國共產黨教育出來的。

他說,相反地,美國曾發生過一起男女朋友分手後,男方在網絡上散佈前女友的裸照,導致該名女孩不堪屈辱與壓力而自殺的事件,在美國引起軒然大波,最後的結果是很多美國人都自發性地站出來遊行抗議,批評網絡暴力,該名男子最後被起訴判刑。

建立善良的公民社會

李恆青說:「在一個自由民主的社會裏也會有網絡暴力的現象,但是用不着政府通過這種方式(公開IP)來解決問題,而是建立了一個善良的公民社會,自然就能夠解決,因為它網絡上有正義。」

他說,中國政府在網絡上宣傳的都是邪惡的、反正義、反人類的東西。比如俄羅斯侵略烏克蘭,中國政府一直站在侵略者的一方幫俄羅斯講話。生活在這樣的國度里,有良知的人就要學會如何繼續發出正義之言,如果社交媒體被封號也不要緊,再重建一個就好,如果又被封就再重建。中共的禁言永遠打擊不了所有人心中的怒吼,正是所謂的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VO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0509/1746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