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國3月外資流失額達175億美元 創歷史新高

因為政治和商業風險增加,以及其他地方的利率上升,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吸引力正在下降,外國資金亦以前所未見的急促步伐離開。

因為政治和商業風險增加,以及其他地方的利率上升,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吸引力正在下降,外國資金亦以前所未見的急促步伐離開。中國3月外資流失額達175億美元,創歷史新高;3月份海外投資者加快拋售中國政府債券,創下520億元人民幣(81億美元)的新高;今年首季中國基金吸金僅14億美元,較上季下降七成;本月早些時候,中國10年期國債的收益率12年來首次低於美國國債收益率,而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創下了六個月的新低。

CNN報道,根據國際金融協會(IIF)的最新數據,中國3月的外資流失額度高達175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這個總部設在美國的行業協會認為,海外投資者的這種資本外逃是「史無前例的」,尤其是在此期間其他新興市場沒有出現類似的資金外流。在流出中國的資金之中,包括112億美元的債券,其餘為股票。

中共政府的數據還顯示,最近幾個月,外國投資者在債券市場的撤退速度亦創下了紀錄。根據中國中央結算的數據,2月份海外投資者淨拋出350億元人民幣(55億美元)的中共政府債券,這是有史以來最大的月度減持量。3月份拋售速度加快,創下520億元人民幣(81億美元)的新高。

牛津大學中國中心副主任、瑞銀集團前首席經濟學家馬格努斯(George Magnus)對CNN指出:中國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支持顯然是資本離開中國的催化劑。

中俄關係「上不封頂」構地緣政治風險

中共和俄羅斯在2月份宣佈,它們的友誼「上不封頂」。那是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前。現在,隨著俄羅斯的經濟受到來自世界各地的制裁,北京沒有急於幫助俄羅斯,擔心它也可能陷入制裁。但它也拒絕譴責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攻擊,試圖將自己描繪成一個中立的行為者,並將局勢歸咎於美國。

報道亦引述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馬永哲(Martin Chorzempa)指出:人們對中共在烏克蘭衝突問題上模稜兩可但偏向俄羅斯的立場感到不安,這讓人擔心如果中國幫助俄羅斯,可能會成為制裁的目標。

烏克蘭的戰爭也加劇了外界對中國可能「武統台灣」的擔憂,引發了資本大規模外逃。

但地緣政治的緊張局勢並不是資金外流的唯一原因。美國的加息和中國嚴苛的抗疫封控措施也在令投資者對中國望而卻步。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自2018年以來首次加息,以抑制通貨膨脹,而中國人民銀行已進入寬鬆周期,以支持其搖搖欲墜的經濟。這意味着,與美國相比,中國看起來對投資者的吸引力較小。本月早些時候,中國10年期國債的收益率12年來首次低於美國國債收益率。而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創下了六個月的新低。

馬永哲向CNN表示:利率的上升,特別是在美國,使得與中國固定收益資產相關的名義回報在相對基礎上沒有吸引力。

此外,北京堅定不移地堅持「動態清零」已經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並增加了對未來增長的不確定性。

馬格努斯對CNN說:經濟被削弱了,而且被政府行為和清零政策搞得更糟。

中國經濟在3月份急劇放緩,消費一年多來首次下滑,而31個主要城市的失業率飆升至歷史新高。上海和其他主要城市不斷升級的封城,嚴重打擊了經濟增長和供應鏈。一些經濟學家甚至在談論本季度經濟衰退的可能性。

過去一周,一些投資銀行削減了他們對中國全年經濟增長的預測。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上周二(19日)將其對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測從4.8%下調至4.4%,理由是中國政府嚴格的清零政策帶來的風險。這遠遠低於中共官方預測的5.5%左右。

習總打壓民企惹擔憂

報道指出,隨著這些擔憂的增加,一些基金經理和分析師已經開始質疑他們是否應該在中國投資。

CNN引述總部位於上海的私人股本投資公司開元資本的董事總經理席佛斯(Brock Silvers)說:由於對中國的基本可投資性的懷疑增加,中國正看到外國資本深度外流。

新冠疫情並不是中國經濟放緩的唯一原因。中國目前的經濟危機可以追溯到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2020年發動的對民營企業的全面監管鎮壓。市場擔心,政府今年將繼續對從教育到科技術等行業進行打壓。

席佛斯向CNN說:全球投資者不想玩監管方面的猜測遊戲,也不想擔心明天的新聞可能會耗盡另一個原本有吸引力的公司或商業模式。

當局對私營企業採取行動的速度和力度,甚至讓最親密的中國觀察家都感到震驚。

中共當局於去年7月出台法規,基本上封殺價值1200億美元的私人補習行業,使數萬家公司停業。滴滴是中國最大的電召汽車軟件,在美國上市幾天後,監管機構又決定禁止滴滴,這讓國際投資者大跌眼鏡,損失慘重。打擊行動導致全球範圍內的中國股票被急劇拋售。

納斯達克金龍指數,一個追蹤90多家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的流行指數,在2021年第三季度下跌了31%,是有記錄以來最糟糕的季度。隨後,它在去年最後一個季度又下跌了14%。相比之下,標普500指數在去年第三和第四季度分別上漲了0.2%和11%。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在2021年的最後一個季度也飆升了8%。

香港基金管理公司世誠投資(香港)的行政總裁王琦向CNN表示,一些從中國流出的資金可能已經進入美元資產,同時資金「從中國流向印度趨勢明顯」。

數據:今年首季中國基金吸金較上季下降七成

中國政府對民營企業的打壓也影響了專注於中國的私募股權基金。

根據總部位於倫敦的投資數據公司先秦(Preqin)的數據,2022年第一季度,籌集美元投資中國的基金只吸引了14億美元,比上一季度下降了70%。

貝恩公司的另一項調查顯示,由於全球投資者對中國市場的政治和經濟不確定性日益擔憂,去年下半年以大中華區為重點的私募股權基金吸引了280億美元的新資金,比上半年下降了54%。

報道引述貝恩策略顧問(Bain& Company)中國私募股權團隊的經理Kai Zhong說:展望未來,大約55%的受訪者預計未來12個月的(集資)情況將更具挑戰性。

仍有外商持觀望態度

然而,雖然債券和股票基金可能會減少對中國的投資,但有證據表明,全球公司正在繼續投資中國企業。

根據中國商務部的數據,2021年流入中國的外國直接投資達到了1730億美元的歷史新高,比前一年增長了20%。

CNN引述馬永哲指出,雖然當局監管政策出現不確定,外國分析也不看好,但外國直接投資仍創紀錄,這代表過去兩個月的數據是否代表着範式的轉變,仍然有待觀察。據報道,馬永哲認為,外國投資者,特別是歐洲投資者,可能只是作出臨時的策略調整。

根據中國歐盟商會去年進行的一項年度調查,在中國經營的近600家歐洲公司中,只有9%計劃將任何當前或計劃中的投資轉移出中國,這是有記錄以來最低的份額。不過,有跡象表明,其中一些公司已經對中國的清零政策感到焦慮。

本周早些時候,中共商務部部長王文濤會見了一些外國商會,討論中國的清零政策的影響。

德國商會華北區執行董事晏思(Jens Hildebrandt)告訴CNN財經頻道,他們提出會員企業在疫情防控下的緊迫問題,包括生產停止,物流和供應鏈中斷等,並直指問題在上海尤其突出。

責任編輯: 時方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0425/1740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