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人生有三大沉淪:好奇,閒聊,躊躇

只有自己願意改變,才有機會、才能改變人生,不再沉淪。

海德格爾曾說:「人生有三大沉淪:好奇、閒聊、躊躇。」

深感贊同。

如今,有太多欲望和誘惑充斥着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多的人沉浸於短暫快感中無法自拔。

然後,內心總有做大事的雄心大志,卻永遠為做小事躊躇不前,當懊惱湧上心頭,卻不願意改變。

久而久之,即消磨了意志力,又失去了深度思考的能力,而我們卻渾然不覺。

等真正清醒,才意識到生活已經被你所好奇的東西,所閒聊的快樂,所躊躇的時光弄得一團糟。

它正一步步將生活陷入沉淪境地,最終讓我們的人生走下坡路,毀掉自己。

好奇

在這物慾縱橫的時代,很多人因好奇心旺盛,禁不住誘惑,把自己的人生一步步陷入沉淪中。

比如:好奇視頻博主帶貨,進入直播間,覺得薅到羊毛得到快感,此後便一發不可收拾,每次蹲守直播,控制不住花很多的錢,甚至借貸消費;

好奇身邊的人都在玩某爆款遊戲,抱着看看的心態,結果迷上沒日沒夜的玩,沉迷遊戲帶來的短期快感難以戒掉,荒廢了時間和生活;

好奇「奢侈」生活,於是加入某「名媛」培訓班,為了所謂的面子,毫無節制的消費包裝自己,結果賠了夫人又折兵。

我們村裏有位大哥,他是當時為數不多考上重點大學的人,是父母的驕傲,大家口中別人家的孩子。

可再次見到他,發現早已沒有當年「意氣風發」的樣子,才知道他大學才讀了兩年就被退學,消沉一段時間後只能在工業區打工。

原來那時某知名遊戲剛出來,他好奇什麼遊戲讓舍友們都沉迷,結果他一入遊戲深似海,從此學業成路人。

剛開始他只是下課玩,慢慢變成廢寢忘食的玩,白天上課打瞌睡,再後來乾脆翹課,學習沒跟上,考試連續掛科。

而且為了玩遊戲充幣,到處借錢,最後小額貸還不上要挾同學,被老師談話叫家長,但警告數次仍未改,最後被學校開除。

從拿着國家獎學金人人艷羨的大學生到如今被退學頹廢的打工人,人生天壤之別。

心理學上有這樣說法:反饋越短的時間越容易體會到快感,同時也更容易淪陷。

因為它消耗了精力,拖垮了身體,拉低了我們的認知,變得迷茫和空虛,形成惡性循環,最終一無所獲。

小說《第一爐香》葛薇龍從好奇滿衣櫃風格獨特的華服,到上癮於紙醉迷金的生活,她明知是姑媽的圈套,但卻在物質中沉淪難以自控。

然後抱着僥倖心理,最終將她從天真女學生墮落成姑媽的「搖錢樹」。

其實,說到底好奇心,往往是欲望在作祟,也是打開沉淪的鑰匙。

而好奇心是人的本能,但它有好有壞,正確的把控好奇心可以讓人成為更好,反之將人拖進深淵使之沉淪。

所以,我們要做它的主人,而不是成為它的奴隸。

閒聊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時刻:

加入各種微信群,信息泛濫,無效社交越來越多,爬樓看信息,加上互動交流,來來回回,時間轉瞬過去;

工作中,同事在吐槽閒聊,控制不住八卦心加入隊伍中,結果該做的事情沒做完,還被老闆抓了現成,真的是聊時很爽,聊後很悔。

我曾經也是一個有八卦必聊,有消息必回的人,覺得聊個幾分鐘不耽誤事情,然而根本停不下來。

時間久了,發現自己做什麼事情都拖延、提不起勁,自我管理能力越來越差勁,最後工作生活一團糟,整個人都要廢掉了。

後來我退出了無效的微信群,工作時提高專注力,空閒時間多看書,運動,陪陪家人,慢慢生活變得有計劃,內心變得清淨了,狀態也越來越好。

網上曾經有這樣問答:「廢掉一個人最快的方式是什麼?」

有個回答一針見血:「讓他一直閒着。」

深感贊同。

閒聊過程看似影響很小,能獲取很多信息很開心,但其實,它提供的大多是瑣碎毫無意義的信息。

它的作用就是讓你得到暫時的快感,然後不知不覺浪費你的時間,將你的狀態變得頹廢。

心理學上有個詞叫「花盆效應:指的是人如果在舒適的「花盆」中待久了,就會不思進取、安於現狀。

適度的休閒娛樂可以怡情,過了卻誤人生。

正如台灣作家吳淡如說的:「你選擇的娛樂方式,不知不覺間決定了你的未來。」

身邊有兩個朋友同時參加在職自學考試,因為要上班,只能利用休息時間學習。

每次考試前兩個月,A朋友都會利用好空閒時間學習,而B朋友要麼找人聊天,要麼學習時,手機一震動立馬拿起回復,朋友一約就動搖,最後只能臨時抱佛腳。

結果A朋友兩年考完所有科目準備論文答辯,而B朋友還有六門因掛科沒考完。

當B朋友和我抱怨自考太難時,我說:

「你的現在的狀態,就像故事裏說的:你是砍柴的,你朋友是放羊的,你陪她聊一天,她的羊吃飽了,你的柴呢?

你把閒聊時荒廢的時間用來學習,結果會不一樣的。」

她默不作聲。

巴菲特和比爾·蓋茨曾被同時問一個問題:「你的一生中最寶貴的是什麼能力?」

他們給出了相同的答案:「Focus」(專注)。

都說以小見大,看一個人如何對待時間,就能判斷其是否有能力,成長空間有多大。

而那些在閒聊中拉開的距離,日後花百倍努力還不一定能追上去。

所以要學會放棄沒有營養的閒聊,少做一些短暫快感的事情,多做一些讓自己變好的事情上,提高專注力,通過努力慢慢讓自己變得更好。

你要明白,真正的快樂,不是放縱之後的快感,而是努力之後的收穫,只有持續不斷地努力,才有機會從平凡人變成「天才」。

躊躇

看過這樣一則故事:

法國哲學家布里丹,養了一頭小毛驢,他每天都會向附近牧場的農民訂購一堆草料餵驢。

一天,農民為了感謝老顧客,多送了一堆草料,於是倉庫里有了兩堆草料,布里丹很高興。

可毛驢卻陷入煩惱中,因為面對兩堆同樣新鮮的草料,它不知該先吃哪一堆才好,不斷徘徊着,結果被活活餓死了。

後來,人們稱之為「布里丹毛驢效應」:形容遇事猶豫不定、遲疑不決的現象。

其實,故事中的毛驢和現實中的我們很像:

明明有機會升職,但糾結自己有沒有能力勝任;有機會展現自己,卻擔心會不會出錯沒有勇氣去做,等真正下定決心時,機會已溜走,根本不等你了,事後懊悔。

哈佛大學喬伊斯·馬特勒教授曾做過這樣的研究:「9個令人變窮的原因」中排在第一位的是「猶豫不決」。

可見躊躇比行動後的失敗更可怕。

刷豆瓣時,看到一個感觸頗深的事例。

有個人想申請晉升更高職位,於是請教前輩如何做比較好?

一個月後,前輩問他晉升是否成功?

他說:「還沒準備好寫申請表,擔心沒成功,領導會覺得我急功近利,同事們會笑話,而且名額有限,自己會不會根本沒有機會競爭……」

聽完這些,前輩說:「你這樣永遠無法升職。」

因為一直想太多自我內耗,所以還沒開始行動,他就已經心力交瘁了。

很多時候,真正打敗你,阻礙你停滯不前的,往往不是對手和未知的困難,而是你內心的躊躇讓你與成功錯失交臂,陷自己於沉淪的境地,最終一事無成。

因此,比起做好某件事,我們更應該有做事情的決心和行動力,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就像法國文學家羅曼·羅蘭說的:

「前途並不屬於那些猶豫不決的人,而是屬於那些一旦決定之後,就不屈不撓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人。」

所以,別總立志三千里,卻躊躇百步無寸功,蹉跎半生,然後庸庸碌碌了此一生。

古龍曾說:「你自己若是願意沉淪下去,不能自拔,那麼世上也沒有任何人能救你。」

可見,只有自己願意改變,才有機會、才能改變人生,不再沉淪。

餘生,願你我都能停止內耗,不負時光不負自己,把握當下敢於追求,通過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好,當問起初衷時,都已經幻夢成真。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 富書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0416/1735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