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奇妙世界 > 正文

亞馬遜河有多可怕?為什麼沒有一座橋能跨過它,甚至無人敢下水?

亞馬遜河位於南美洲,西起安第斯山脈,向東匯入大西洋。它號稱是世界第二長河,但流量卻是世界第一,流速高達21.9萬立方米/秒,是我國長江的7倍,佔世界河流總量的1/5;

據不完全統計,亞馬遜河覆蓋面積約有615萬平方公里,抵得上一整個澳大利亞的大小,支流多達1.5萬條,平均流量約為7萬億立米,遠超非洲的尼羅河及美國的密西西比河。

這裏生長着世界上最豐富的動植物物種,是地球天然的「基因庫」;其植物種類約有4萬動物種類多達250多萬種,佔了全球物種數量的10%。

廣袤無垠、神秘莫測、人跡罕至是亞馬遜河的代名詞,當地人幾乎不敢下水,整個流域至今沒有一座橋樑能夠跨過去,連號稱是「基建狂魔」的我們都束手無策,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亞馬遜河究竟多可怕?裏面到底有什麼?

獨特的雨林氣候,輔以亞馬遜河的滋養,造就了亞馬遜雨林的生物多樣性,被稱為「地球之肺」,是全球最大的「氧氣生產基地」,產氧量佔了全世界產氧量的1/10

這裏生長着許多奇珍異獸和珍草奇木,是野生動植物最理想的棲息地。然而,除了有豐富探險經驗的當地人以及部分需要做科研的科學家,大多數人都不會輕易踏足這塊領域。

它對動植物來說是天堂,對人類來說,是「人類禁區」,充滿了未知和危險,一旦進入,便有可能成為砧板上的魚肉——任人宰割。

食人魚:

亞馬遜河的魚類總數多達3000多種,每種魚類都是絕佳的利器,最常見、最為人熟知的是食人魚,主要分佈在安第斯山脈以東、南美洲的中南部河流。

這裏的食人魚一般僅有20公分左右,腹部呈紅色,極具觀賞價值。不過,當它張開嘴,一口尖利的獠牙會令人退卻三步,這也是它出名的原因。

亞馬遜河的食人魚對血腥氣味特別敏感,一旦聞到空氣中有血液的味道,便會傾巢出動。

它們的捕獵方式也很精明,從來都是成群結隊地攻擊目標對象,首先會攻擊獵物的眼睛、腿部、尾巴等能夠輔助逃生的器官,使其喪失逃生能力;

當獵物失去反抗能力,位於「前線」的食人魚便會衝上去用鋒利的牙齒撕咬,飽嘗一番後退居二線,後面的食人魚再接上繼續啃咬獵物,直至只剩下殘渣。

一般來說,被食人魚盯上,是逃不掉的,非常可怕。

黑凱門鱷:

黑凱門鱷被譽為亞馬遜河的「頂級掠食者」,它外形長得像蜥蜴,能夠長到6米長,體重能夠達到650公斤左右。

它一般生活在水邊,能爬能游,還能在水中像人一樣直立行走,善突擊,很少主動攻擊人類。

黑凱門鱷以食人魚、巨蟒和猴子等生物為主要食物來源,只要在它所棲息的範圍地之內,沒有一個活物能夠逃脫,兇殘至極,堪稱是亞馬遜河最兇殘的生物。

森蚺:

亞馬遜森蚺是全世界最大的蚺,它本身無毒,但在體型佔據絕對優勢的情況下,獵物絕無生還的可能性。

森蚺最長能夠長到10米,體重為250公斤——300公斤,巨大的體型決定了它的攻擊性強度。

它擅長絞殺,先用自己將獵物一圈圈纏住,密不透風,當獵物奄奄一息時,轉頭將其吃掉,畫面極其殘忍。

森蚺喜歡生活在沼澤地里,茂密的植被能夠起到天然的偽裝作用,有助於迷惑獵物;

當它在水裏時,便是霸者的存在,極快的速度和龐大的體型能夠迅速追擊獵物,令人聞風喪膽的黑凱門鱷遇見它也只能被活活絞死。

除了這些,亞馬遜河裏還有巨骨舌魚、鯊魚、寄生鯰、電鰻等危險的生物,每一種都恐怖至極,獵物下場極其悽慘,以至於從來沒有人敢單槍匹馬闖入這片「禁區」。

當然,亞馬遜河流域有着世界上最多的生物資源,很多人都想一探究竟,甚至還有人天真地認為,在亞馬遜河流域之上建一座橋樑,這種想法真的可行嗎?為什麼至今沒有實現呢?

為什麼至今沒有一座橋能夠跨過亞馬遜河?

亞馬遜河流域至今沒有一座橋樑能夠跨過,原因比較複雜,其中包含了自然和社會兩大因素。

地形和地質條件不允許:

從地形來說,亞馬遜河流域面積廣大,支流呈網狀分佈,宛如星羅棋佈,寬度非常廣,所流經的地區大部分地勢平坦,在周圍都是鬆軟的「沙土」的情況下,河流能夠不斷地向兩岸拓寬延伸,也因此被人稱為「河海」

一般來說,上中游的寬度大約有10公里,距離入海口1500公里的河道範圍,其寬度仍有12公里!下游的寬度能夠達到80公里,入海口更是達到了240公里,與我國的渤海寬度幾乎相當。

而且,其河道寬度還會隨着降水量發生變化,豐水期河道會比平時更寬。每當降水泛濫時,上遊河道會拓寬到40公里,深度約為50米。

支流多、河道寬度及深度的影響,再加上鬆軟的土質,會加劇建橋的難度,普通的鋼筋橋樑根本沒有辦法立足在這樣的環境之上,這需要非常龐大的資金投入及技術支持。

生物多樣性帶來的危險因素:

前面說過,亞馬遜河流域生長着幾百萬種生物,建橋也會破壞雨林里的生物多樣性;

與此同時,也暗藏着許多兇險,假如碰上了前面所說的這些兇猛物種,人沒有任何生還的機會。

建橋帶來的價值不高:

亞馬遜流域是一個接近原始生態系統的環境,這裏的主人是動植物,人跡罕至,連像樣的路都沒有,更別說大城市或者發達地區了,在這裏見一座橋,無法產生相應的經濟價值。

其所經過的巴西、秘魯等8個國家,經濟發展都很一般,缺乏資金和技術的支持,不具備建橋的條件,也會對其通航價值產生影響。

不論是出於生態保護、生物威脅,還是出於人口和其所帶來的經濟價值,在亞馬遜河建橋都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不過,在其部分支流上建橋還是可行的,2010年巴西耗資6.2億美元在內格羅河上建了「黑河大橋」,它是整個亞馬遜河的第一個橋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或許在未來,技術和資金允許的情況下,建一座能夠橫跨亞馬遜河的大橋或許會成為一件能夠實現的事情。

責任編輯: 趙麗  來源:整點科普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0312/1719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