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言論 > 正文

顏純鈎:鄧小平是中共中興之主,不是中國人的救星

作者:
鄧小平本來就沒打算要放棄中共的獨裁統治,也沒打算要帶領中國走上憲政之路,更沒打算要把政治權利還給十億中國人,但至少,他的「韜光養晦」大戰略,還是有利於中共的生存和發展。如今看來,老鄧只是中共的中興之主,卻不是中國人的救星,鄧小平的歷史地位僅此而已,沒有更多。

如非網民提醒,我都忘記2月19日是鄧小平逝世的日子,全世界幾乎沒有人記得這個日子了,連中共自己都毫無動靜。

實際上,在今時今日的時勢之下,這個日子倒是值得中共大書特書,奇怪的是,官媒一片死寂。習近平面對當前困局,已經束手無策,這種時候最適合到「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那裏,再找一些政治資源來,統一黨內混亂的思想,匡扶民間灰暗的前景預期,幫助中共渡過這個史上最大的難關,習近平連這一點也沒想到。

今日鄧小平還有什麼價值?

鄧小平是改革開放的發動者,當年順應民心,挽救瀕臨崩潰的經濟,使中國人免除又一次饑寒交迫的苦日子,自此締造四十年經濟順風順水之局面。

摸着石頭過河,親美求救,放開束縛人民思想的枷鎖,釋放民間創造力,引進外資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在思想文化上作有限度的開放,如此等等,都是在鄧小平手上實現的。

與此同時,鄧小平又把改革開放歸結為一種大戰略,就是改革不是目的,只是過程,目的是避免中共覆滅,鞏固中共統治,他用韜光養晦四個字,鮮明又簡潔地概括了這個總體思想。四十多年過去,全世界才開始明白「韜光養晦」四個字的玄機,鄧小平的老謀深算,不但騙了中國人,還騙了全世界。

與韜光養晦相似的成語還有以退為進﹑休養生息﹑臥薪嘗膽等,意思就是暫時蟄伏以待時機。為了生存,為了反攻,為了未來的長遠發展,要忍辱負重,養精蓄銳,等到實力足夠了,再圖宏偉目標。

初時鄧小平是承諾經濟改革之後,要導引出政治改革的,但這只是葉公好龍。上世紀八十年代中,社會上開始有自由化的傾向,鄧小平即祭出四項基本原則,強調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無產階級專政﹑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為改革開放劃下一條底線,底線之上什麼都可以,底線之下什麼都不准。

事情發展到八九六四,黨內呈現分裂,還是鄧小平一錘定音,出動軍隊鎮壓,他一人背下歷史血債,保住中共江山。六四過後,江澤民思想保守,鄧小平又南巡,放言「誰不改革誰下台」,為改革大業推了一把,使他的大戰略不至於中途崩殂。

此後中共三代領導人,都忠實執行鄧的路線,就是以改革換取時間,恢復元氣,但最終不是改變中共體制,而是讓這個獨裁統治的政權更穩固,更有力量去征服世界。

鄧小平這個初衷,當然會在中共統治集團最高層一代代往下傳,對外冒充走政治改革之路,迷惑西方政治領袖;對內製造逐步開放的假象,以矇騙十億中國人,而最終目的,就是讓中共的天下「行穩致遠」。

四十年韜光養晦終取得顯著成果,中共以令人難以置信的速度復元,而且藉助全球化,變身為全球供應鏈的基地,國力提升,人民生活也得到改善。

本來形勢大好,但是否好到已經足夠征服世界,好到足夠與美國拗手瓜,這是一個基本判斷的問題,而習近平恰恰在這個基本判斷上犯了原則錯誤。鄧小平曾說,改革開放要講一百年,在他的判斷里,中共還需要一百年的時間去埋頭發展,才足以與美國論高下。這是鄧小平的過人之處,他是徹底的機會主義者,立足於現實,立足於得失,永遠不立足於空話。

習近平把中共的偉業搞砸了,他用了十年時間,把江朱朝和胡溫朝積累下來的家底都揮霍盡淨,把西方先進國家都得罪光了,還正在破壞四十年建立起來的良好的國內環境。中共歷史上,從來沒有一個人,如此徹底摧毀了中共自己的統治基礎,從這一點看來,習近平是中共歷史的千古罪人。

本來,借鄧小平逝世紀念之機,重溫老鄧的改革初衷,重溫「韜光養晦」的真義,重新評估國內外局勢,及時糾正多年來的錯誤路線,挽狂瀾於既倒,或有機會讓中共統治再延續更長時間,但中共走到今日,已經被自己生成的劣根性綁架,被中國千年破敗的民族性裹脅,中共已經失去自我更生的能力。

鄧小平本來就沒打算要放棄中共的獨裁統治,也沒打算要帶領中國走上憲政之路,更沒打算要把政治權利還給十億中國人,但至少,他的「韜光養晦」大戰略,還是有利於中共的生存和發展。如今看來,老鄧只是中共的中興之主,卻不是中國人的救星,鄧小平的歷史地位僅此而已,沒有更多。

相比於蔣經國的憲政和平轉型之路,為中國人開萬世太平,誰更偉大,已勿庸贅言了。

習近平費事再重提老鄧的改革,因為肯定老鄧,即是否定自己,現在韜光養晦走不下去了,對抗西方民主國家只是幻覺,中國人的政治要求隨着社會生活惡質化正在磅礡生長,習近平不但廢了老鄧的中興大業,更廢了中共最後的希望。

用老毛的話說,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這是歷史潮流和人民意志決定的,由不得習近平一人說了算。

責任編輯: 江一  來源:臉書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0222/1711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