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中美步入脫鈎之年 華府釋出信號:已回不到過去

周四是美國總統拜登就任一周年,中美衝突仍有增無減,金融與經貿戰從無間斷。若果說拜登即位首年是「衝突之年」,今年恐是「脫鈎之年」。

疫情肆虐兩年,扭轉了供應鏈格局,中美在經貿上愈行愈遠。美國貿易代表戴琪最新警告,全球貿易政策制訂者不應試圖重建疫前體系,而是建立更具彈性、永續性和支持更高生活水平的新體系白宮中國事務資深主任羅森柏格已預告,將在幾個月內與區域夥伴共同宣佈「印太經濟架構」。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也配合,稱眾議院即將完成加強美國對華競爭的立法。然而,世界明顯仍需要中國,德國企業施壓立陶宛,呼籲要緩和緊張局面;各地也加強戰略投資,令這場世紀經貿戰走向脫鈎。

戴琪警告,鑑於疫情已長達兩年,各地不應回頭試圖「恢復正常」,反而要承認大勢已變,須加強供應鏈多樣化。所謂多樣化,被解讀為不再依賴中國,此前羅森柏格已表明,數月內會宣佈「印太經濟架構」的目標和細節,包括貿易便利性、數碼經濟標準、供應鏈彈性和基礎建設等領域。這被美國官員視為今年度重點計劃,要在制訂印太經貿往來和商業活動上發揮作用。佩洛西也和應,指眾議院即將完成加強美國對中國競爭,並幫助美國半導體業的立法。

與此同時,美國對華絕不手軟,最新制裁中國3個實體,指它們參與導彈技術擴散,分別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第四研究院,以及保利科技有限公司。其中,中國航天科技又名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是中國歷史最久、規模最大的導彈武器和運載火箭研製、試驗和生產基地。中共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批評,美方出於政治目的,以各種藉口制裁打壓中國企業,這是典型的霸凌行徑。

然而,中國供應鏈完整可靠,實非一朝一夕能取代。外媒報道,一個由140多名美國兩黨國會議員組成的團體,呼籲戴琪立即恢復並擴大中國商品的關稅豁免,以助各產業生存和緩解通脹,因關稅措施已對勞資雙方帶來傷害,成本不但更高,且涉獵甚廣,包括製造業、漁農業、零售業、能源產業、科技及服務業。

立陶宛促恢復對華關係

歐洲方面,外媒引述消息透露,立陶宛目前面臨德國大企業的壓力,要求對中國讓步,以解除抵制,因汽車業已受巨大衝擊,整體損失恐達數億歐元。由於中國抵制進口立陶宛機械和零組件產品,有些企業只剩下離開立陶宛的路,故敦促官員尋求恢復對華關係。

面對中美矛盾日增,據外媒引述渣打集團主席韋浩思表示,中美僵侷促進了這兩個超級大國與其他國家的經濟關係,在全球貿易問題上的雙邊緊張局勢,導致美國與其他新興市場之間、中國與其他新興市場之間的貿易都有增加。渣打對這場貿易戰有切身感受,因在所有非中資銀行之中,該行是大中華區業務最廣的銀行之一。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最新的報告正好引證韋浩思之說,去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FDI)按年激增77%,達1.65萬億美元,遠高於2020年的9,290億美元,並超越疫前水平。其中,美國的FDI規模按年勁增114%至3,230億美元;歐洲也激增逾80%;流入中國的FDI總額亦按年增長20%,達破紀錄的1,790億美元。另邊廂,去年流入發展中國家的FDI亦按年升30%,逼近8,700億美元,包括東亞和東南亞地區加速增長,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則恢復至接近疫前,西亞也在增加;非洲獲得的FDI規模亦比2020年多。

更實在受惠的是台灣,在科技業大舉投資下,2021年購入房地產的金額衝上683億元新台幣,創史上新高,比2019年舊紀錄400億元新台幣大幅增長70%,中美貿易戰正是主因之一,台商積極把高端製造技術遷回台灣。

責任編輯: 李韻  來源:東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0122/1699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