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知足,天地寬;知止,心自歡

叔本華說:「人生就是一團欲望,得不到滿足便痛苦,得到滿足便無聊。」

誠然,人生實苦,但依然有許多人把平凡的一生,過得有聲有色。

並不是因為這些人擁有的比旁人多,而是因為他們懂得《增廣賢文》中的一句傳世警句:

「知足常足,終身不辱;知止常止,終身不恥。」

知足,天地寬;知止,心自歡——這便是通向幸福人生之門的鑰匙。

01-

知足,天地寬

有人曾經提問:「都說知足者常樂,那麼「知足」有標準嗎?」

·要奮鬥到每個月收入達到多少時,方可知足?

·房子要買在多好的地段、有多大的面積,才夠知足?

·一日三餐吃到什麼水平、日子過成什麼樣才能知足?

每個人的學識、工作、家庭條件和所處的環境等不同,很難給「知足」定下統一標準。

或許林語堂說的「人生四大幸福」,就可以用來概括「知足」:

一是睡在自家床上;二是吃父母做的飯菜;三是聽愛人講情話;四是跟孩子做遊戲。

人活一世,生不帶來,死不帶走。

房子無需多大,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有閒暇在自己家中安心睡覺,便可知足;

飯菜無需山珍海味,能吃到父母做的飯菜,能有愛人孩子其樂融融,便是人間莫大的幸福。

人生本不苦,苦的是索求太多;

人心本不累,累的是永遠不夠。

古人有言:貪得者,分金恨不得玉,封侯怨不授公,權豪自甘乞丐;知足者,藜羹旨於膏梁,布袍暖於狐貂,編民不讓王公。

一個人若是不知足,有了金銀,還會怨恨沒有珠寶;有了侯爵,還會怨恨沒有公爵。這樣的人雖然富足,但是貪慾卻讓他們淪為乞丐。

而一個人懂得知足,雖然是平民,但也比那些王公貴族富有多了。

被稱為半個聖人的曾國藩,曾說:「知足天地寬,貪得宇宙隘。」

知足,意味着不艷羨不嫉妒不怨憎,意味着天地由心而寬,日月由心而明。

人生沒有圓滿的幸福,但有知足的快樂。

「知足,天地寬」的歲月里,才有真正的幸福可言。

-02-

知止,心自歡

道德經》裏講「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一個人想要的越多,招來的禍事也越多。

人生有限,欲望無窮。

欲望就像鹽水,越喝越渴,越渴越喝,最後只能把自己撐死。

春秋時期,諸侯混戰,秦國一直想要吞併蜀國。

但是蜀國山路崎嶇,大軍難以進入。

聽聞蜀王貪婪無度,在國內大肆搜刮財富,於是秦國派人打造了一個石牛。

讓工匠在石牛的屁股後面塞滿了金子。

然後放出消息說,這頭石牛會屙金子。

蜀王見狀,立馬派人去求取石牛。

秦王表示願意相送,但是需要蜀王自己派人來取。

為了運石牛進蜀,蜀王徵調大量民工,將蜀國的險徑修成了平坦大道。

而秦國軍隊也因此長驅直入,把蜀國滅亡。

正所謂:「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不懂知止的人,往往會把自己陷入危險的境遇。

人的貪慾是個無底洞,把握分寸,量力而行,適可而止,才是人生最好的修行。

歲月憑風轉,身安心亦安。

「知止心自歡」的時光,才是人生里最幸福的日子。

五代時後梁有一高僧,被稱為「布袋和尚」,曾留下真命格言:

「行也布袋,坐也布袋。放下布袋,何等自在。」

其實我們每個人的一生,都像在背着一個沉重的布袋在世間行走。

可是走的越久,肩上越沉重。

到最後我們恍然發現,其實在人生路上,我們早已舉步維艱。

此時,何不選擇「知足」,選擇「知止」?

人到中年,萬般皆悟。一念放下,萬般自在。

松花釀酒,春水煎茶。坐看雲捲雲舒,靜聽花開花落。

知足,天地寬;知止,心自歡。這便是人生過半,我們最好的活法。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佛塵禪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0102/1690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