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歸零(年度好文!)

古人云:良緣殆未謝,時逝不可俟。

生命本就是一次從無到有,再從有到無的過程。

走過來時,今日的此刻又是一個新的起點。

人生意義在于歸零,由零開始,從零結束。

01

過去,歸零

在這物慾橫流的人世間,我們這一世實在是夠苦。上天不會讓所有的幸福都集中到某個人身上,有所得到,就必然會有所失去。

少年貪玩,青年迷戀愛情,壯年汲汲於成名成家,暮年自安於自欺欺人。人壽幾何?又有多少頑石能琢玉?

萬事無常,兜兜轉轉,才發現,原來最瑰麗的風景一直都在身側。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所以,即便你的過去踏過泥沼,曾在黑夜裏輾轉難眠,那又怎樣?

如今的你,大大方方的站在陽光下,光明磊落的行走在人世間。

一朵躍然於清漣之上的花,又怎會介意過往的腌臢。

每個人的記憶都是會不斷翻新的,有人來到,必然是有人已經走遠。

過往,不值得被反覆比較,固執拿捏。

將往事清零,清理掉生命中的複雜,告別過去累積的負擔。重新收拾行囊,輕裝上陣,你的遠方就在當下。

02

欲望,歸零

有位畫家想畫佛與魔。他上山去尋訪寺廟,看見一位打坐的僧人神態清明,跟他腦海中的佛陀形象別無二致。

於是,畫家效仿他的形象畫出了一副佛像。佛像初成,畫家很滿意,於是給了僧人一大筆錢作為報酬。

後來畫家又想畫魔,於是他去監獄找到一個窮凶極惡的犯人。

在他畫完之後,那個犯人哭了起來。

畫家很詫異,問他原因。

犯人說:當初你畫佛時找的人,也是我。

原來當年僧人拿到錢財後,便放棄了修行,下山揮霍。錢財散盡後,僧人貪戀奢靡的生活,於是就去偷去搶,最後失手殺了人。

是佛是魔,都在一念之間。

這一念,名為欲望。

人生如斯,我們無法戒掉欲望,但是我們能在不斷的歷練中讓欲望歸零。

放下越來越沉重的欲望,也是放下人生無謂的羈絆。

此生迢迢,我們這一生,就是不斷地往自己的空簍子裏放東西。

如果有了,就想更多,貪得無厭,慾壑難填。

只做加法的人生是很悲哀的,遠離名利,看淡成敗,安於淡泊就是做減法。

減去多餘的物質,減去奢侈的欲望,減去心靈的負擔。加減法並用,人生之旅才會風光無限。

03

人生,歸零

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又說:「有無相生。」「無」中可以生「有」,「有」也免不了終結於「無」。

人生需要歸零,又不是將一切打亂,而是面對紛繁複雜的生命狀態,有一顆沉澱下來安靜的心。

人生應當及時「歸零」,在面對榮與辱時,化作過眼雲煙。

歸零,是一種積極樂觀的生活狀態,將每個新的一天當成新的一生來看。

我們的一生何其漫長,但又何其短暫。

將人生歸零,把複雜的心變得簡單,挑剔掉凌亂的軌跡,尋求清淨的心靈。

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

嘗過世間百味後,會發現清淡的生活更令人歡喜。

看過百態繁華,才驚覺還是平淡最真。

人生歸零,才能在人生路上,笑對人生。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詩詞天地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1226/1688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