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驚人之語 > 正文

蔡宏政、李淳:東南亞在全球供應鏈的角色將持續提升

作者: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本周訪問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這是他上任以來首次訪問東南亞。布林肯12月14日在印度尼西亞演講說:"從東北亞到東南亞,從湄公河到太平洋島嶼,人們非常關注北京的進攻挑釁行動"。他強調美國決心確保南海的航行自由,並說北京的挑釁行動每年威脅着超過3萬億美元的貿易。

對此 中共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批評美國以意識形態劃線,拼湊小圈子,挑動集團對抗,挑動分裂隔閡,煽動對立對抗。

從經濟上看,2020年,東南亞與中國的雙向貿易額達到了6850億美元,是東南亞與美國貿易額的兩倍多。不過,美國在東南亞的私人投資在2020年達到3285億美元,超過了中國。

雖然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都受邀參與了拜登舉行的民主峰會,但是美國長期忽略印度尼西亞這個世界第三大民主國家和東盟最大國家,美國副總統賀錦麗和國防部長奧斯汀之前訪問東南亞時,都沒有到訪印度尼西亞。而中國如今是印度尼西亞最大的投資國之一,斥資數十億美元新建高速公路、發電廠,以及一條高鐵線路。印度尼西亞約80%的新冠疫苗也來自於中國。

東南亞在特朗普任內受到冷落,如今被視為中美博弈的重要戰場,拜登重返亞太能有什麼優勢?還來得及做些什麼?

東南亞能成為世界供應鏈的替代選擇嗎?

 

 

布林肯訪問印度尼西亞,簽署多項協議,並強調美國決心確保南海的航行自由,並說北京的挑釁行動每年威脅着超過3萬億美元的貿易。

台灣中山大學社會系教授兼任東南亞中心主任蔡宏政說,中國深耕東南亞已久,但我們除了看貿易數字,也要了解它的結構。在2008年次貸風暴前,中國經濟依賴國外歐美市場,也就是"兩頭在外、大進大出",市場在外、技術也在外,經過中國勞動力密集加工,出口到國外市場。2008年之後,歐美市場大幅減縮,中國實施四萬億方案擴大內需,中國產能過剩,內需無法消化生產,之後借着一帶一路,把生產過剩的鋼鐵等原物料送到國外,比如去斯里蘭卡建港口,去東南亞建水霸,都是服務中國發展的建設,有些項目不一定是當地國的真正需要,反而在當地國形成債務陷阱。但是,美國的投資不同,它有很多嚴格考核,確認投資獲得效益,蔡宏政說,其實美國的投資是什麼狀況,回想台灣最清楚,1960年代美援進到台灣,後來對台灣的產業發展產生了什麼影響。

蔡宏政認為美國在東南亞要做的事,第一件是提升東南亞的勞力密集產業。東盟對美國有八百多億出超,賺美國八百多億的錢全部吐出去給中國,東南亞對中國的赤字是九百多億,如果東盟能提升勞力密集的製造業水平,就不必從中國進口那麼多工業製造品,東盟就能減低赤字,產業就能升級。勞力密集產業依賴高素質的勞動力,這包括受教育、女性的工作權、避免勞工受傷,以及勞工受傷之後的醫療,所以美國可以在公共衛生、健保、教育方面着手,印度尼西亞總統佐科維多多就向布林肯提到希望發展公共衛生產業。

蔡宏政指出,美國在六零年代對台援助時期,除了提供貸款,也協助台灣做家庭計劃,"所以美國對於如何讓一個具有生產力的經濟基礎建設能夠生根,這一點美國很熟悉,美國的國際開發總署都在做這件事,他們有很強的know how(實踐知識、技術秘訣),這是一帶一路做不到的,重點是美國做不做,而不是對東南亞三心二意、只當工具使用"。

如今很多原來在大陸的台商已經遷廠到東南亞,如果美國對東南亞有一致性的政策,把擁有六億人口的東南亞產業水平提升到跟中國一樣的水平,"東南亞就會變成投資中國的另類替代選擇,這個選擇一旦形成,這就是布林肯一直在談的韌性,所謂的韌性就是風險迴避,不要把所有生產都壓在中國,一旦中國出問題,就沒有風險迴避的空間,所以美國主要目的就是將東南亞升格到世界供應鏈的替代選擇。"

美國如能落實,也會贏得東南亞國家的歡迎。蔡宏政說,馬來西亞的技術非常高,緊跟台灣之後,比如在半導體的hard drive(硬盤驅動器)做得非常好,馬來西亞和泰國是日本的汽車區域重心,越南技術也很優良,至於人口兩億四千萬的印度尼西亞如能提升技術,絕對是再平衡中國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力量。這不僅涉及勞動力,更重要是勞動力的品質,這涉及社會重建,包括健保、性別平等、基礎建設、人員和商品流動等這些基礎建設。"經濟發展是成套的概念,從經濟到社會層面都要一起改,美國對這個很熟悉,他在幫助台灣的家庭計劃時,就說要促進人均固定資本的投資,要使台灣將來成為美國海外投資重要地方,可是這在一帶一路看不到這種現象。"

蔡宏政指出,中國總是強調中國對當地國不設條件,不會評估人權條件、性別平等、或環保等條件,中國總是說這些都是西方國家對開發中國家的刁難。可是中國這個做法的另外一面是,中國對這些國家的投資都沒有做好社會基礎建設,所以它的勞動力品質不高,但是中國不在乎,因為它都是從中國帶自己的勞工,也因此跟當地人出現很多衝突,中國勞工經常帶來色情、賭博、治安等問題,引起很大衝突,這在緬甸密松水霸的案例中表現得最清楚,密松水霸喊停的其中一個問題是環保,因為中國勞工不在乎當地人的生活環境和文化。中國去投資的國家大多是開發中國家,這些國家對投資的要求比較低,很容易變成當地官員跟中國合作而形成貪污的無效投資,這不是優良的投資。

中國壞帳飆高一帶一路可能縮水

 

 

東南亞在全球供應鏈的角色持續提升,成為中美角力的重要戰場。

近期中國經濟增長放緩也可能影響中國對外投資。蔡宏政認為,現在的問題是中國對內和對外投資都無法有效產生利潤,很多是無效投資,無效投資累積下來形成壞帳,如今中國壞帳飆高,他說:"我不知道中國會不會產生金融危機,但是它的金融緊崩程度是很明顯的,簡單講就是沒有頭寸了,現在中國已經沒有子彈了,過去依靠大量的借款所抑注的一帶一路建設,如果沒有辦法換成現金回流中國,那這一帶一路的建設一定會縮水。"

美國拉攏東南亞牛肉在哪裏?

中華經濟研究院WTO及RTA中心副執行長、台灣行政院國際經貿策略小組產學諮詢會委員李淳表示,從各種指標來說,東南亞都是美國印太戰略中最重要的合作區域,拜登政府高層的頻繁出訪不會使東南亞國家選邊,但能增進了解,建立更好的合作互動關係,有利於未來美國推動印太戰略。美國明年將宣佈印太經濟架構,布林肯借着出訪,先溝通美國的想法以及推動重點,尋求東南亞支持。布林肯這次出訪印度尼西亞,它在東南亞人口最多、經濟規模名列前矛,東盟秘書處就在雅加達,東南亞以東盟為核心的政治上,印度尼西亞具有指標性。布林肯對東南亞的首次訪問以印度尼西亞作為第一站,顯示重視。

李淳說,拜登的印太戰略一直被批評過於重視外交軍事,對於經濟着墨太少。美國已經表明不會重返CPTPP,那麼東南亞國家會問:牛肉在哪裏?美國如何協助東南亞復甦疫後經濟?李淳指出美國將推出的印太經濟架構可能涉及促進貿易便捷化,和物流斷鏈的問題,美國如果能協助解決物流混亂,恢復暢通,解決成本飆升,這將是互惠互利,這和中國灑幣投入東南亞基礎建設的方式有很大不同。不過,美國不能只拿出一個方案,必須多種方案多管齊下,用多元的方式來證明美國有誠意和具體行動作為亞太地區的領導者。美國必須拿出更多牛肉,只標榜民主價值不夠。

東南亞在全球供應鏈的角色將持續提升

 

 

布林肯訪問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這是他上任以來首次訪問東南亞。(法新社)

李淳說,從地緣政治、供應鏈移轉、人口紅利等因素,印太地區都成為全球最受重視的區域。不只美中,歐盟也看到包括東南亞在內的印太成為世界熱點而給予重視。未來東南亞在全球供應鏈的角色將持續提升,速度的快慢取決於各國內部政治的穩定。

歐盟提出的印太合作戰略也聚焦供應鏈,歐美將以不同於中國的方式,以其自身優勢與東南亞進行合作,例如美國之前推動了一個基礎建設管理方案,協助東南亞國家管理資金、進行財務規劃,這就是美國的軟實力。既然中國灑幣,美國就教東南亞國家如何管理資本,各自以自身優勢爭取東南亞認同。面對美中的拉攏,東南亞國家可以說是"左右逢源、多多益善,一個幫我文的,一個幫我武的"。所以東南亞在政治上會試圖與中美保持等距關係,不會選邊。

不過李淳認為,還沒有一個國家是中國完美的替代品,中國仍具優勢,產業聚落仍在中國,還沒有出現雪崩式的外移。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1218/1684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