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拜習會將登場 專家解析拜登對華三政策

美國總統拜登21日晚間出席在巴爾的摩舉行的CNN「市民大會」(CNN town hall)。

周四(21日),美國總統拜登再次承諾保衛台灣,引各方關注,美國對台政策從模糊走向清晰?中共隨即反彈。拜登已確定下周出席兩個世界峰會,隨後還有拜習會。專家認為,拜登極力推動對華政策三駕馬車(合作、競爭、對抗),拜習會或確認一些政策,美中格局會有變數。

拜登對台再承諾專家:拜習會將確定政策

周四(21日)拜登兩次對台「協防」表示承諾。一次在巴爾的摩市政廳會議上回答CNN主持人庫珀的提問「如果台灣受到中國的攻擊,美國是否會協防台灣」時,拜登表示,「美國有協防台灣的承諾。」

還一次在主持人提問前,拜登在現場觀眾提問「美國是否會承諾保衛台灣」時,回答:「yes and yes(是的是的)」。

台灣立委王定宇向媒體表示,這是美國對台政策從「戰略模糊」走向「戰略清晰」,即美國對這個區域的政治保持「戰略模糊」,但對台灣安全已走向「戰略清晰」——中共武力犯台,美國會協防台灣。

但是白宮隨後表示,美國對台灣的政策沒有改變,根據《台灣關係法》「我們將捍衛我們的承諾,我們將繼續支持台灣的自衛,我們將繼續反對單方面改變現狀。」對於拜登是否口誤?白宮拒絕進一步置評。

這已經是拜登第二次對台承諾。今年8月拜登就意指,如果台灣受到攻擊,美國將保衛這個島嶼。隨後拜登政府官員說,美國對台政策沒有改變。

中共也隨即反彈,中共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今天(22日)表示,希望美國「謹言慎行」。

對此,淡江大學整合戰略中心的執行長蘇紫雲對大紀元表示,拜登再次親口表示,而且比上次講的更清楚,也就是說美國有對台灣防衛的承諾,「所以我想現在趨勢很明顯,(年底的)拜習會只是最後確認的一步而已。」

對於這個最後路線的確定,蘇紫雲說,「有點像早前今年3月的阿拉斯加會談」。當時美中會談中,中方外交高官大罵美國。「之後,美國啟動一連串的外交攻勢,在各個峰會都把他的議題放進去。」

所以拜習會,蘇曉雲認為,「只是拜登政府在外交運作上通常會採取的最後一個手段,也就是最後一次跟中共最高領導人線上會面,確定北京的可能態度,那就會決定美國最後圍堵中共的力道。」

美國促拜習會?習近平不出席世界峰會

下周,拜登已經確定出席兩個國際峰會:意大利羅馬舉行的20國集團(G20)峰會,隨後英國格拉斯哥舉行的聯合國氣候大會。但是習近平不親自出席,自武漢疫情爆發後習就沒有離開過中國。

彭博社9月引述知情人士說,中共外交官已通知G20官員,習近平不打算親自赴意大利出席峰會;又據《泰晤士報》報導,英國首相約翰遜已被告知,習近平將不會出席COP26(全球氣候峰會)。

蘇紫雲對此表示,「很明顯,首先是國內政治」,11月中共十九大六中全會登場,而「在此之前,習可能就是要閉門護院,避免內部的派系或敵對的勢力趁他不在時,發動政治上的打擊。」

第二,蘇紫雲認為,如果出席氣候峰會或G20的話。習近平過去的那個外交籌碼在快速減少,特別北京也有用煤用電的問題,中國又是能源消耗大國,「所以在這種情況下,無法像以往那樣,在國際政治籌碼上可以取得優惠。」

蘇紫雲說,第三,習近平為了避免面對比較尷尬的情景,「北京目前死咬病毒溯源部分,已經跟世衛合作,世衛組織里也有部分中共代言人也隨之附和,說中國不是病毒主要來源。」

關於疫情溯源問題,國際上呼聲此起彼伏,近日世衛組織再次找科學家組成專家團,各個國家又在聚焦疫情的源頭。

蘇紫雲認為,聯合國現在成立新的調查組織,某個程度上是拜登外交上的勝利。早前川普對聯合國一些組織採取勢不兩立姿態,退出聯合國人權委員會及聯合國一些組織,認為聯合國已經被中共掌控,打算成立以民主國家為主的新組織。

而「拜登則開啟傳統的建制路線,也就是重新光復既有的國際組織。那現在世衛成立這個病毒溯源小組,可以說是拜登在外交上的勝利。習近平不出席就是這些綜合原因。」

拜習會以何方式進行?專家解析拜登對華三政策

日前,路透社引述消息人士指出,拜登團隊目前對拜習會可能會帶來的具體成果期望值不高,並認為會面本身即是一個重大成果。此前美中高官在瑞士會晤後透露,拜習年底前將舉行線上會議。

前美國國務院亞洲事務高級官員、現任職於布魯金斯學會的桑頓(Susan Thornton)說,這次會議可能可以為仍在「螺旋式下降」中的兩國關係設置底線,「(拜習會)沒有一個真正的成果,但它可以讓事情不要再變得更糟。」

美國官員認為,與習近平的直接接觸是防止中美關係走向衝突的最佳對策,蘇紫雲對此表示,「我觀察是這樣」,從習近平不出席G20與氣候峰會來看,「線上會議的可能性最高。」

不過他認為,「萬一他們真的實際上碰面,那習近平可能以閃電的方法出來。這是可能的變數。開完會立刻回去。」

此前,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曾說明拜登政府的對華政策,即「在涉及中國問題上有三種處理方式:對抗、競爭與合作」。拜登也曾表示,美國不需要與中國衝突,但要進行「極為激烈的競爭」。

責任編輯: 時方  來源:大紀元記者駱亞、程靜採訪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1023/1663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