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財經 > 正文

中國經濟趨緩 意大利製造期盼踢走中國製造

中國經濟成長率因缺電、房市動盪衰退,意大利經貿專家認為,對意大利來說可能是好消息,可給意大利中小型企業帶來契機,讓更多「意大利製造」在歐盟市場取代「中國製造」。

意大利頂尖商學院米蘭博科尼大學(Bocconi University)教授亞托蒙特(Carlo Altomonte)指出,在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席捲全球後,貨航運中斷造成許多損失,因此很多歐盟企業正思考重整生產線,盼將製造地點從中國等遠東地區搬到更近位置。意大利位處歐洲關鍵運輸紐,意大利製造商應抓住這波機會。

意大利最大報「晚郵報」(Corriere della Sera)在經濟版以專論分析指出,中國房地產巨頭恆大發生債務危機,中國又出現電力短缺,高盛預測中國今年經濟成長率從8.2%下修到7.8%,明年中國經濟成長率更可能只有5.5%。但對意大利來說,此影響或許「利大於弊」。

報導引述亞托蒙特分析指出,中義經貿往來有直接、間接兩種,意大利商品直接出口到中國的數量,跟出口到美國市場相比,算是微不足道;間接管道則是通過德國生產線銷售到中國,這部分反而佔有較大比例。

報導說,根據義德商會近期的研究,意大利在德國有1670家重要企業,營業額59億歐元(約68億美元);中國是德國最重要的出口市場,中國經濟衰退對德國市場造成的衝擊,將連帶衝擊這些在德國的意大利企業。

報導指出,德國在疫情後的經濟復甦計劃中,打算更關注歐洲,減少以中國為中心的依賴性。意大利位在德國南方的地緣戰略位置,正好可以抓住機會,重新把「意大利製造」帶回歐盟市場的中心。

亞托蒙特建議,意大利企業應做好準備,提升產品質量與處理大批訂單的能力,一些小型企業必須考慮合併,才能在國際供應鏈發揮決定性作用。他認為基本門檻是20名員工,少於20人以下的小型公司必須整並,因為歐盟企業生產線要搬離中國,代表生產成本一定會增加,所以勢必要更強化生產效率。

亞托蒙特認為,意大利經濟前景是相當正面的,如果意大利的經濟復甦計劃順利實施,未來幾年每年經濟成長率可達到2%。相對中國面臨房市和基礎設施的過度發展,經濟成長率放緩將成趨勢。

亞托蒙特表示,北京政權希望把資源財富從金字塔頂向中下層分配,未來中國經濟成長率還可能下修到4%至5%。中國市場的消費模式也會逐漸轉變,不再追求西方國家的精品、進口貨,會更多以中國自產的產品為主,因此不會對意大利經貿出口有太大影響。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中央社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1008/1656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