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鈎沉 > 正文

消失了的中國哈佛:上海聖約翰大學

  一百多年前的上海灘,有一所學校被譽為「東方的哈佛」、「外交人才養成所」,著名外交家伍廷芳盛讚為「中國今日絕無僅有的大學」。它就是著名的聖約翰大學(St.John's University),簡稱聖約翰、約大。

  ▲20世紀初之聖約翰大學校門

  它是上海歷史最悠久的高等學府,也是中國最早期的教會大學之一。

  聖約翰大學

  ▼

  ✔上海第一所高等學府

  ✔孕育上海名校的搖籃

  ✔首個引入西方教學風格,全英文授課

  ✔讓民國頂級才女張愛玲被迫輟學

  ✔培養出周有光、顧維鈞、林語堂等等名家

  這個曾聲名赫赫於世界的高校如今有多少人還記得?消逝數十年,很多人都開始忘記這座佇立在蘇州河畔華東政法大學內的百年建築,正是聖約翰大學的筋骨。

  有傳聞,當時家道沒落的張愛玲,因支付不起聖約翰每學期200銀元的學費,只在這裏待了兩個月,便遺憾輟學,最終也沒能拿到文憑。

  ▲聖約翰大學英文證書

  也因此她在自己的小說中嘆惋寫道:「女兒的大學文憑原是狂妄的奢侈品」可見她對一紙大學文憑的重視!至今,這所名校早已如往事煙雲,但它傳承的教育精神,以及培養過的政界、商界、文化界名人,仍然在無聲代言着這所百年名校的傳奇!

  聖約翰大學的前世今生

  恰似一部中國教育成長歷史

  回望歷史,聖約翰大學原名上海聖約翰書院,由美國聖公會上海主教施約瑟(S. J. Sekoresehewsky)將聖公會原轄的培雅書院(1865年)和度恩書院(1866年)合併而成。

  聖約翰的校訓初為「Light and Truth」(光與真理),後加上「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前半句出自基督教信仰,後半句則為孔子名言。

  聖約翰校刊《約翰聲》如此詮釋校訓:我們要使聖約翰大學成為中國之光和真理的火炬,沒有再比此目標更崇高的了。」

  這一校訓言簡意賅,高屋建瓴,彰顯出大學精神,在人文義理上,與世界各大名校的校訓乃是同一個級別,令人仰視,肅然起敬。

  聖約翰大學校徽

  從晚清至民國,聖約翰大學不僅在上海,且在全國乃至歐美均頗負盛名。截止到1952年,在其73年的辦學歷程中,該校於1921年創辦了中國乃至亞洲的第一個新聞專業,這也是復旦大學新聞系的前身。它還開設了建築工程系, 也是近代中國最早全面引進現代建築藝術的教學機構。1906年,聖約翰醫科學制改為七年,畢業者授予博士學位,也是中國最早授予醫學博士學位的兩所學校之一。

  1932年上海聖約翰大學校景

  從默默無聞到名震海內外,聖約翰大學為中國教育注入了太多「新鮮血液」,才留下了「東方哈佛」、「外交人才養成所」等盛名。

課間休息的同學

  它是首個將西方教學風格引入中國的學校,極度重視英語,上課全英語授課。即使在入學考試中,也幾乎全用英文;

  (聖約翰大學的入學考試長達6天,每天上午9點到12點,下午1點到4點,6天之中只有一天使用中文,其餘都使用英文,每年錄取人數不定,超過及格線都錄取,不及格則都不錄取,沒有既定名額。)

  它重視宗教、體育、課外活動,在這裏誕生了中國第一支足球隊;

  它同國外名校交流很多,美國密歇根大學、哈佛大學、加利福尼亞大學等,均同意接收聖約翰的畢業生入學深造。

1935年聖約翰大學校園景色

  也因此,聖約翰大學從一開始的免收學雜費、住宿費、生活用品費到後來的每學期200多塊銀元,差一點讓已經考上的漢語拼音創始人周有光因高額學費而放棄。

  在那年,考聖約翰可不比今天的清華北大簡單,而如今每個上海高校的光輝背後幾乎都有聖約翰大學的威名,因為……

  ▼

  1949年~1952年,新聞系、外文系、中文系(部分)併入復旦大學。

  1951年,土木工程系、建築工程系併入同濟大學。

  1952年,機械工程系併入交通大學;經濟系併入上海財政經濟學院(今上海財經大學);政治系併入華東政法學院(今華東政法大學);理學院(數學系、物理系、化學系、生物系)、教育系、中文系(部分)併入華東師範大學;醫學院參與組建上海第二醫學院,後更名為上海第二醫科大學(今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取消神學院,學生轉入南京的金陵協和神學院;聖約翰大學附中與大同大學附中二院合併為上海市五四中學。

  華東政法大學尤其幸運,將整個聖約翰大學的原址完整繼承,近百年的建築將薈萃大師的年代定格,漫步這裏,歷史文化感洶湧而來,莘莘學子在這所擁有百年底蘊的校園內學習,淬鍊出不一樣的人文氣質。

  約翰式中國高等學校建築群

  前所未有的中西合璧

  華東政法大學長寧校區的校門,簡樸得讓人不敢相信,只有右側白底的黑字「華東政法大學」的門牌讓人確信這就是傳說中「法學教育界的東方明珠」。

  再將目光轉到左邊,能看到兩塊牌子,一塊寫着【聖約翰大學歷史建築群】,一塊寫着【優秀歷史建築】,不難想像,這扇門內,滌盪着多少歷史韻味......

  眼神順着現在略顯頹唐風的梧桐樹延伸,一座風雨牌坊格外吸引目光,這是曹家渡紳士為紀念當年聖約翰大學建校50周年而集資興建的,前後均有對聯,還刻着學校校訓。

  古樸的牌坊雖在1992年重新建立,但四根佇立的石柱仍是當年舊物,我們今日的瀏覽也將從這裏開始。據說,這裏的校園建築可前後約60年才建成~

  樓頂是飛檐翹角、古韻悠悠,外部是西式券廊、歐風滿滿,既有中式玻璃門窗,又有西式雕花欄杆,妥妥「混搭風」中西合璧,典雅而溫柔,學術氛圍滿分!

  現教學樓

  韜奮樓

  《情深深雨濛濛》大學校園內悠揚響起的鐘聲你還記得嗎?它正是從韜奮樓門口整點響起的。Dang~Dang~鐘聲一出,整個校園都仿佛穿越到民國!

  西式風的外輪廓十足優美,搭配中式紅色護欄卻不違和,歇山屋頂覆蓋蝴蝶瓦,青色石磚鋪砌整個牆面,雖一襲淡妝卻着實秀雅大方~

  走入傳說中的韜奮樓,竟然有一種「四合院」的感覺,正中的雕塑正是文化戰士、傑出出版家鄒韜奮先生。四周各個房間內則是華政研究生學子的課堂哦~

  略顯斑駁脫皮的磚頭,正紅色的木製樓梯,輕易就可以將一個人對時間的想像,拉回到幾十年前。

  現活動中心

  交誼樓

  華政「小故宮」是交誼樓沒錯了,這座大樓二、三層都是中國傳統宮殿的紅柱、祥雲、彩繪,非常漂亮。

  內部更是現代版的華麗麗,余秋雨、黃豆豆等名家均在這裏開過講座。現在學校的大小會議、重大盛會,還有華政學子舉辦文娛活動時都會來這裏,人氣極高。

  現辦公樓

  校政廳

  華政少有的黃牆建築,一眼望過去就如此與眾不同。這裏是原聖約翰大學校長的辦公室,正面是精緻的朱紅窗格,側面又似廊橋直入樓內,設計很是巧妙奇特,即便以枯枝為背景也不失精氣神。

  東風樓

  東風樓原名西門堂,現已成為學校各個學院的辦公大樓,各科系的教研室和辦公室都能在這裏找到,整個建築是兩層馬蹄形磚木結構。

  六三樓

  為紀念約大學子在1925年6月3日的反帝愛國壯舉,原名斐蔚堂的它改名「六三樓」。

  現圖書館

  紅樓

  因為外牆幾乎用紅磚砌築,這裏被約大學子親切地稱為「紅樓」。自旁邊新圖書館建成後,便被俗稱為「老館」了。

  館內下層為閱覽室和教室,上層是書庫和閱覽室,配上墨綠色的老式燈座,回憶感滿滿。

  現宿舍樓

  思顏堂

  1904年10月1日,還沒有國慶節的年代,思顏堂落成典禮開始了。為了紀念聖約翰大學創辦時出力最多的顏永京牧師,這裏被命名思顏堂,也是約大少有的以中國人命名的大樓。

  這座U型磚木式中西結合建築,東側南頂以陽台護欄式裝飾,左側雖只有三層,竟已然擔當「華政高層」,如今這裏被改造為學生宿舍樓。

  最讓思顏堂名聲大振的還是1913年2月1日,孫中山先生在聖約翰大學學期結束儀式上的演講。演講在右側二樓大會堂進行,慷慨激昂的言論透過建築,似乎一直保留到今天。

  格致樓

  曾經耗資3萬美元興建的格致樓內,有物理化學試驗室、醫學系課室等專門教授自然科學類課程。你可不要小瞧它,現在我們在校園常見的實驗室,在那個年代可是大開先河的操作。

  這裏一層是超大落地窗,二層則連綿着弧形拱窗,轉角還有一座圓柱形塔樓。

  思孟樓

  1907年7月,美國牧師、聖約翰哲學教員孟嘉德,因為在廬山營救中國落水朋友溺亡。聖約翰師友們為紀念它,便將這座新建大樓命為思孟樓,這座大樓的門口還頗有舊上海石庫門的韻味。

  同仁樓

  作為華政女生的宿舍,同仁樓就像一個個小洋房,在如此優雅的空間裏住久了內心都會變得詩意吧~

  樹人堂

  紅磚鋪築的牆面,讓「樹人堂」多了粉紅味道。入口處不看門牌還以為來到某個江南園林景點呢!對了,這裏取「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之意,確認過和魯迅周樹人先生毫無關係哦~

  華誼樓

  白色歐式宮殿由內而外,不自覺流淌出時尚現代氣息,透過玻璃窗可以看到內部裝飾一新,這裏是華政安排留學生住的地方。

  現體育文化博物館

  體育室

  全中國第一個室內游泳池就在華政的體育室內。如今這裏成了體育文化博物館,樓道里還展示着聖約翰大學學子與體育盛事相關的舊憶。

  健身器材、羽毛球館,乒乓球枱、練舞廳都還在,不知道平常有沒有學子來放鬆一下~

  一座座百年有餘的校舍,孕育了數不清的莘莘學子,英姿勃發的同學們,轉瞬成白髮蒼蒼的政界要人、商界巨子、學界名流,為世人所銘記!

  在那個大師層出不窮的年代,聖約翰的功勞不可磨滅。

  知名校友一覽

  顧維鈞(中國近現代史上最卓越的外交家之一)

  施肇基(政治家,外交家)

  宋子文(政治家,金融家,外交家)

  榮毅仁(紅色資本家,原國家副主席,中信集團創始人)

  鄒韜奮(傑出的出版家和新聞記者)

  鄒文懷(香港電影教父,締造出李小龍成龍兩位國際巨星及許多演藝明星,香港嘉禾集團創始人)

  林語堂(文學家,原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文學主任,新加坡南洋大學創始人)

  張愛玲(中國近現代最富盛名的女作家之一)

  潘序倫(中國現代會計之父,上海立信會計學院創始人)

  貝聿銘(世界著名建築大師)

  經叔平(老上海商業巨子,民生銀行創始人,原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工商聯主席)

  史久鏞(原聯合國國際法院院長、大法官)

  黃嘉華(外交家,原聯合國國際法委員會委員)

  容永道(會計師事務所普華永道創始人,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

  吳宓(文學家,國學大師,詩人)

  吳宗錫(評彈界裏程碑式的人物,原上海市曲藝家協會主席)

  吳肇光(中國外科醫學奠基人)

  郁知非(中國血液病學奠基人)

  郭迪(中國兒童保健學科奠基人)

  顏福慶(上海醫科大學和中華醫學會創始人)

  張乃崢(中國風濕病學奠基人)

  孫學悟(中國基礎化學工業奠基人)

  顧震隆(中國複合材料研究奠基人)

  羅榮安(中國航空教育開拓者)

  劉鴻生(老上海實業大王)

  劉以鬯(經典電影《花樣年華》的原著作者,原香港作家聯會會長)

  連橫(台灣著名愛國詩人和史學家)

  俞大維(兵工學家,政治家,哲學家)

  李慎之(哲學家,社會學家)

  張仲禮(經濟學家,原上海社會科學院院長)

  蔣一成(石油勘探專家,美國亞洲協會主席)

  嚴家淦(政治家,原「中華民國」總統)

  陳成達(中國足球界元老)

  丁光訓(愛國宗教領袖,原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基督教協會會長)

  馬約翰(體育教育家,原中國田徑協會主席、中華全國體育總會主席)

  孟憲承(教育家,華東師範大學首任校長)

  蔡至勇(華爾街第一個華人大亨)

  周詒春(清華大學奠基人)

  周有光(漢語拼音創始人)

  魯平(原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

  ......

  走過華政橋,這座百年建築的輪廓開始慢慢模糊,就像聖約翰大學已經離開我們很久,甚至很多上海人都不知道它了……

  一代名校消弭於歷史長河後,它的精神應該更為人所珍視。

責任編輯: 葉淨寒  來源:發現上海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0927/1652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