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言論 > 正文

均貧富的千古夢,最後都成了一起窮

那些主張均貧富的反抗者們,在得勢後,絲毫不會忘記撈取特權、不會忘記享受,也絲毫不會減少對百姓的剝奪。

「均貧富」歷來是很吸引人的口號。

反抗者會用這個口號。比如,唐末的農民起義軍領導人黃巢曾自封「天補均平大將軍」,宋朝初期的王小波、李順起義直接提出「均貧富」的主張,北宋末方臘起義時的口號是「是法平等,無有高下」,南宋的鐘相也以「等貴賤,均貧富」作為鬥爭綱領,後來的李自成太平天國也有類似的主張。東漢末年的張角(黃巾起義)、張魯(五斗米道)也曾痛斥貧富不均。

甚至統治階層也對這個主張抱有熱情。

具體到政策上,北魏、隋朝唐朝(前期)都實行過均田制。具體辦法是:百姓到了一定的年齡(北魏是十五歲。隋朝為十八歲),收到國家的一份土地,但是要負擔賦稅、勞役、兵役等。到了一定年齡(隋朝為六十歲),就把土地退回國家,也不再服勞役。

但可惜,均貧富從來沒有實現過。

且不說實行這種均田的背景是經歷了戰亂,人民大量死亡,導致人口大幅度減少,出現了大量空地。

另外,即使名為「均田」,田也並不均。從北魏到唐朝,都有所謂的「寬鄉」和「窄鄉」。「寬鄉」人少地多,「窄鄉」自然就是人多地少。

那些主張均貧富的反抗者們,在得勢後,絲毫不會忘記撈取特權、不會忘記享受,也絲毫不會減少對百姓的剝奪。

在物質財富很稀少、生產力水平低下、階層之間並不平等的古代社會,人們有這種「均貧富」的觀念,多半是出於求生的本能。

統治者當然是從統治的角度考慮問題的。孔子說,「不患寡而患不均」,大家一起窮沒關係,但是貧富不均,老百姓就有怨言。《管子》認為,百姓太富了,就不好指使了;太窮的人呢,就不會畏懼刑罰、鋌而走險;所以最好的辦法是:富的不要太富,窮的也不要太窮。商鞅的看法就更進一步,他說,「統治者治國,就是要能讓富有的人變窮,貧窮的人變富」,這樣前者才會知道畏懼,後者才知道感恩。

不說歷史上的事了,我們接下來探討一下:怎麼樣才能所有的人都變得更富有?

我們想像一下,如果有兩個地方:A地方,對人民可以從事什麼生產活動進行嚴格限制,而且每天都進行再分配,今天誰的財富多了,就分給財富少的人,而且對民間救助進行嚴格限制;B地方呢,不干涉人民從事的商業活動,也不進行再分配,民眾有富有貧,但是可以進行民間慈善和互助。

如果在這兩個地方之間進行選擇,你會選擇哪個?

我本人,至今仍是一個窮人,但是我不願意分別人的財產,也不願意被迫把自己的財產分給別人。如果讓我選擇,我會選擇在B地方生活。

在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上,中國已經有過一次成功的舉措了,那就是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今天,在市場經濟發展三十多年後,幾乎所有的人都比過去更加富有了。

但是,不可否認,在絕對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時,仍然有相對貧窮的人。而且,我認為,這種情況會一直存在下去。要完全解決這個問題,超出了人類的能力。再好的政府,也實現不了這個目標。

我們看看歷史就知道了,均貧富的做法,再怎麼宣稱平等,造成的結果也是不平等的,甚至是悲劇性的,無一例外。

我認為,只要繼續改革開放,深化市場經濟,人民有了更多創業、工作、遷徙、救助等領域的自由,自然就會有更多的人富起來。這就是很多人說的,做大蛋糕。做大蛋糕,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沒有蛋糕,哪怕派一個神仙來分配,也實現不了共同富裕。

但是,人性似乎有一種弱點:嫉妒。許多人見不得別人好。電影《非誠勿擾》裏葛優飾演的秦奮說過一句話:「這事對我有沒有好處我不管,只要對她有害就行了。」就很好地表達了許多人的這種傾向。

人們為什麼會產生嫉妒心理呢?我覺得,這是因為,人們怕自己在人群中的相對地位下降。中國有句古語「寧為雞口,不為牛後」,說的就是這種情況。因此,為了讓別人過不好,他們極盡落井下石之能事,使出各種卑鄙手段。

互相拆台、互相舉報的事情越來越多,我十分擔心。我並不認可做壞事、做違法的事情,但是人和人之間基本的信任是維繫一個社會運行下去的基礎。我覺得人們的觀念在變壞、我們的環境在變壞。

我們才富了幾天呀?我希望我們的未來能夠繼續富裕,而不是轉向貧窮。

責任編輯: 葉淨寒  來源:亮哥在讀書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0820/1635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