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動態 > 正文

王赫:美中科技戰已開闢六大戰場

作者:

2020年1月,在拉斯維加斯消費電子展上IBM展示的量子電腦。(ShutterStock)正體簡體

7月27日,IBM公司表示已推出日本第一台用於商業應用的量子計算機。這彰顯了雙重意義:第一,美國在量子計算應用領域的領先地位;第二,美國正在有效推進科技聯盟。4月美日峰會,量子計算就是拜登和菅義偉討論的合作領域之一。上個月,IBM已在德國推出第一個在美國以外建造的量子計算機,在日本推出的是第二個此類系統。不難想像,拜登政府會鼓勵IBM等等公司開展更廣泛的國際合作,全面贏得與中共的量子科技戰。

業界認為,量子科技是真正的未來科技,在複雜的國際競爭中,將擁有不可替代的戰略地位;而當前迅猛發展的第二次量子科技浪潮,將在10年內甚至5年內開花結果,因此成為美中科技競爭的焦點之一。

近10年來,美國已通過「量子信息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等項目,以每年約2億美元的投入力度,持續支持量子信息各領域研究。2018年12月,川普總統簽署《國家量子計劃法案》,將量子信息科學(QIS)上升至國家戰略層面。2020年8月,美國政府宣佈為多學科人工智能和量子計算提供約10億美元的新資金以建設研究中心,其中QIS為9.25億美元,人工智能為1.4億美元。為什麼這兩個領域的投資金額如此懸殊?美國科學部副部長Paul Dabbar稱,對於美國國家利益而言,量子科學可能比人工智能更具影響力。

而美國政府之所以加碼投資QIS,與中共的科技爭霸密切相關。2016年,中共將量子計算在「十三五」計劃中規劃為具有戰略重要性的領域。2018年,習近平強調「以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移動通信、物聯網、區塊鏈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加速突破應用」,進一步肯定了量子信息的戰略地位。2020年10月16日,19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四次集體學習的主題,就是量子科技研究和應用前景。中共當局強調,要充分認識推動量子科技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加強量子科技發展戰略謀劃和系統佈局,把握大趨勢,下好先手棋;同時,還從政策、資金、人才、科研、技術等方面,對大力推動量子科技發展做出了更進一步的要求。這意味着,繼區塊鏈之後,量子科技這一前沿科技也成為中共的國家戰略。

事實上,中共在量子科技上花的錢是外界難以想像的。例如,2016年8月,中共發射了自主研製的世界上首顆空間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此後,中國科研人員利用量子衛星在國際上率先實現了千公里級的星地雙向量子糾纏分發等成果。2017年,全球首條量子保密通信骨幹網「京滬幹線」項目通過總技術驗收。

雖然,上述項目的技術含量在科技界頗有爭議,中共也可能並非如其所聲稱的「在量子通信領域已佔據領先地位」,但中共投入的真金白銀卻是實實在在的。

在量子計算領域,2019年穀歌使用53量子比特的量子處理器,首次展示了量子優越性。中共拼命追趕。在西方同行難以想像的「燒錢」中,2020年12月4日,《科學》雜誌報導了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陸朝陽等學者研製的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命名為「九章」),稱在一個特定賽道上,200秒的「量子算力」相當於目前「最強超算」6億年的計算能力。2021年6月底,對標谷歌,潘建偉團隊又推出「祖沖之號」量子計算原型機,使用56比特展示量子計算優越性,比當年穀歌53個比特強2-3個數量級。「祖沖之號」宣佈將現存功能最強大的超級計算機需8年完成的任務樣本壓縮至最短1.2小時完成。

以上這些實例,都顯示了中美的量子科技戰之激烈。而量子科技戰只是中美科技戰的關鍵領域之一。事實上,中美都在對科技戰進行全面佈局。

美中科技戰五大戰場

今年3月3日,白宮公佈了拜登政府的《國家安全戰略中期指導方針》(Interim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ic Guidance)。這份報告強調「威權國家」中共是唯一有潛在綜合實力挑戰國際體制的「主要競爭者」。美國「為了維持科學和技術方面的優勢,必須進行再投資,再一次領先」,並指出量子計算機和人工智能(AI)將對經濟、軍事、就業和貧富差距問題廣泛產生影響,美國必須掌握主導權。而美國國會正在推進的《美國創新與競爭法》(United States Innovation and Competition Act,USICA),更是美國與中共打科技戰的綱領。(可參見筆者「《無盡邊疆法案》反制中共的兩重意義」一文)該項法案批准在未來五年內,將投入2500億美元發展科技產業。6月8日,參議院已高票通過該法案。拜登表示,在眾議院通過這項法案後,他會儘快將其簽署成法。

中共針鋒相對。3月5日,中共在「十四五」規劃和2035遠景目標中,提出科技自立和自強戰略,要將政府和社會的研發費用年平均增加7%以上,AI、半導體與量子技術被列為重點對象之一。

普遍認為,新一輪的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浪潮正在席捲全球。未來20年的科技競爭結果,將決定着世界格局。因此,美中科技戰的戰略意義不言而喻。目前而言,美中科技戰已開闢六大戰場,在量子科技之外,其餘五大戰場分別如下。

(一)疫苗研發(以及可用於生物戰的生物科技,還有腦科學)中共的疫苗研發雖比國際水準差一大截,但是,藉助這次大瘟疫卻登上了世界舞台,大搞「疫苗外交」。同時,中共在疫苗方面的野心,加大網絡攻擊,竊取美國和西方國家的疫苗數據。2020年7月21日,美國司法部起訴兩名中共國安(廣東)部門人員,指控他們近來瞄準位於馬利蘭、馬薩諸塞州及加州,正研製新冠病毒疫苗、藥品與檢測技術的多家企業,盜取疫苗機密。目前仍在持續的這場大瘟疫,讓全世界深刻認識到了生物科技的重要和中共生物戰野心的可怕。

(二)區塊鏈(Block chain)。這被認為是足以顛覆時代、引領人類社會過渡到下一代互聯網的新興信息技術。2016年,中共將區塊鏈列入「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2019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體學習區塊鏈技術發展現狀和趨勢,提出把「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口」。今年3月,將區塊鏈列為「十四五」規劃七大數字經濟重點產業之一;6月,工信部和網信辦聯合發文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發展,多個領域大力推廣區塊鏈,意圖搶佔下一代互聯網制高點。與國際社會區塊鏈「去中心化」的核心理念相反,中共版區塊鏈的核心要求是「中心化」,將區塊鏈變成強化黨全面控制的利器。

一方面,中共推出幾乎與其它所有加密貨幣都不同的數字人民幣(Digital Currency Electronic Payment,DCEP),力圖將貨幣流通的全過程和所有用戶完全納入中共監管中,並藉此加速人民幣國際化,與美元爭霸;另一方面,低價傾銷,在全球部署「區塊鏈服務網絡(BSN)」。2020年4月25日,國家信息中心主導打造的「區塊鏈服務網絡(BSN)」正式啟動全球商用。該中心直屬中共國家發改委。BSN成為全球唯一的由中共掌握入網權的區塊鏈基礎設施網絡。

中共野心勃勃,但是,根據美國之音2021年6月18日的報導,「西方國家政府對區塊鏈重視不足,在強硬回應中國(中共)在5G等新興信息產業挑戰的同時,對中國(中共)在區塊鏈領域的擴張鮮有任何作為。」例如,雖然美國各政府部門對區塊鏈的研發支持已經延伸到多個領域,但美國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尚未將區塊鏈列為優先發展事項。2020年11月,美國國務院負責經濟增長、能源和環境事務的代理副部長曼尼莎·辛格表示,川普政府希望「支持和參與區塊鏈產業」,並希望「保持競爭力,加強美國在區塊鏈發展方面的領導地位」。這是美國政府中資歷相對較高的人士首次就區塊鏈發表政策支持言論。目前,美國的區塊鏈監管政策並沒有系統全面的頂層設計,而主要是技術官僚們在既有法律法規框架內各負其責進行細緻的事務性監管,重點工作在於杜絕非法發行證券、保護投資者權益、反洗錢和防止偷漏稅。

中共的政策支持力度是美國不可比擬的。不過,外界普遍認為,從中長期來看,「中共是否會領先」這個問題還取決於中共的技術是否會被其它國家接受。而中共的倒行逆施、末路狂奔,只能使它日益成為孤家寡人。

(三)5G。中共將5G作為彎道超車的主要賽道之一,出台多種政策推動5G科技開發和產業應用。今年1月26日,工信部稱中國已建成全球最大5G網絡,截至2020年底,開通5G基站超過71.8萬個,實現所有地級以上城市5G網絡全覆蓋,5G終端連接數超過2億。相較而言,美國5G基站數僅為7.5萬個,5G連接數只有1000萬,5G手機出貨量也只有3500萬部。7月5日,中共工信部等10個部、委、局聯合發佈《5G應用「揚帆」行動計劃(2021-2023年)》,要深入推進5G賦能千行百業,促進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高水平發展模式,通過5G融合應用促進經濟社會數碼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

應對中共的5G挑戰,美國最主要的措施是2020年8月5日,時任國務卿蓬佩奧在記者會上宣佈美國建立「乾淨網絡」(Clean Network)五大措施,即乾淨的運營商(Clean carrier)、乾淨的商店(Clean store)、乾淨的應用程式(Clean Apps)、乾淨的雲端(Clean cloud)和乾淨的電纜(Clean cable)。這些計劃將以國際公認的數字信任標準為基礎,並以2020年4月29日宣佈的5G清潔路徑倡議為基礎,以確保通過5G網絡傳輸的數據進入海外和美國境內的美國外交機構。同時,美國對華為、中國移動、百度等中國公司採取限制措施,禁止更多來自中國的應用程式,進一步限制中國公司進入美國的雲端系統。當年11月10日,蓬佩奧表示目前有近50個國家以及170家電訊公司加入了美國領導的「乾淨網絡」。

中美5G之戰,拜登政府會如何打下去,尚待觀察。不過,5G之戰並非只局限在中美之間,這對世界各國都是一個嚴峻挑戰,即如何「選邊站」。

(四)人工智能(AI)。AI被視為顛覆性技術,是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戰略制高點。2017年7月中共推出《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提出到2030年成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創新中心。今年6月,中共教育部公佈全國新增37個大學科系,其中約有1/3和人工智能(AI)和電子訊息領域相關。7月,中共主辦第四屆年度「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工信部部長肖亞慶稱,部分領域技術創新應用能力進入國際先進行列,中國人工智能發明專利授權總量全球排名第一,核心產業規模持續增長,已經形成覆蓋基礎層、技術層和應用層的完整產業鏈和應用生態。

由於AI是科技發展的「倍增器」,美國同樣將AI作為重點,強力反制中共。7月13日,美國舉辦AI峰會,十多個民主國家和國際組織領導人與會。會上,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Jake Sullivan)表示,民主國家必須作出抉擇,「集中意志、精力和資源來改變數字革命的進程」;國務卿布林肯則說,美國要確保美國企業的技術不意外助長中國的專制行為;美國人工智能國家安全委員會(NSCAI)主席、谷歌公司前CEO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呼籲美國及其盟友需要正視中共在AI領域的進步,並加強合作保持對華領先地位,他說「美國需要AI硬件方面領先中國至少兩代。」(參見筆者「中美AI戰的三大問題」一文)。

(五)晶片。晶片是現代工業的「糧食」,也是中國最大的進口產品,去年超過3000億美元。2018年美國制裁中興,晶片的威力大顯。2019年以來制裁華為,晶片更是「卡脖子」的技術和產品。晶片成為中共的軟肋。為解除這個心腹大患,據彭博社報導,中共擬在「十四五」(2021—2025年)燒錢近9.5萬億人民幣。今年3月12日,中共公佈的「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集成電路被中共列為「加強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的核心領域之一,要「集中優勢資源攻關」,「實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戰略性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

拜登政府上台後,繼續跟中共打晶片戰。其思路,一是加速晶片製造業回歸,捍衛晶片技術領頭羊地位,擬定的半導體投資規模超過千億美元;一是聯合盟國,與台、韓、日、歐聯手重組全球晶片供應鏈,與中共脫鈎。(可參見筆者「西方聯手晶片業加速『去中共化』」一文)。

拜登政府「選擇性脫鈎」

美中科技戰已經是中美戰略對抗的一個主戰場,也將是拜登政府的重心。在國家安全委員會,拜登政府還專門設立了一個負責網絡和新科技的副國家安全顧問(而在川普時期,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主任一職長時間空虛,兩年後才確定人選)。同時,國防部宣佈建立涉華戰略評估專門工作組,加強了五角大樓在經濟和科技領域遏制中共的分量。

據報道,拜登政府內部交流着這樣一份報告,即1月26日由谷歌前任CEO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領導的智庫「中國戰略組」(CSG)出台的《非對稱競爭:應對中國科技競爭的戰略》(Asymmetric Competition: A Strategy for China& Technology)。該報告提出了一個分析框架,從四個角度分析兩國競爭的關鍵技術。第一,卡脖子(choke point)技術:這一單項技術的失敗,是否會導致更大經濟領域的失敗?第二,重要競爭護城河(competitive moats):在這個領域的領先地位能否為競爭提供強大的防禦優勢?第三,戰爭安全風險,特殊情況下,這項技術是否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直接威脅?第四,增速技術:這項技術能否提升整體創新速度?例如,高通能卡中興和華為的脖子;中國的稀土供應能卡全世界科技行業的脖子;半導體技術直接影響5G、量子計算、人工智能技術的創新速度;基因編輯技術既是加速器又是護城河。報告特別指出:下一代晶片(包括半導體晶片和生物晶片)技術既是卡脖子技術,又是增速技術,而且與國家安全緊密相關,因此是非常重要的關鍵技術。

報告建議政府在科技領域針對中共開展「非對稱競爭」,在科技領域實施「分岔」(bifurcation)戰略——即選擇性脫鈎。而這,幾乎是美國科技界和政策界的共識。2018年,美國智庫「新美國」(New America)的高級研究員薩姆·薩克斯(Samm Sacks)就率先提出了「小院高牆」的對華科技防禦策略。根據這個策略,政府需要確定與美國國家安全直接相關的特定技術和研究領域(即「小院」),並劃定適當的戰略邊界(即「高牆」)。對「小院」內的核心技術,政府應更嚴密更大力度進行封鎖,「小院」之外的其它高科技領域,則可以重新對華開放。

事實表明,拜登政府上台半年多來,已在對中共實施「選擇性脫鈎」或「小院高牆」策略;同時,也在與盟友組建科技戰略聯盟,由美國、日本、德國、法國、英國、加拿大、荷蘭、韓國、芬蘭瑞典、印度、以色列、澳大利亞等國組成「科技12國(T-12)」論壇,「共同應對來自中共的科技競爭」,或許不久就會成為現實。

從美中科技戰的態勢來看,拜登政府的「選擇性脫鈎」或「小院高牆」策略,應會長期持續下去,並日益細化。但也不排除另一種可能:如果中美戰略對抗加劇(目前看來可能性非常大),「選擇性脫鈎」將轉向「全面脫鈎」,「小院高牆」變成「大院高牆」。如果真如此的話,中共的日子將更難過了。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中文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0731/1626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