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民生 > 正文

網絡高手已被騙經歷詳揭「90‌‌」後高知最易被電信詐騙圖

—「雙一流」網絡原住民我還是被騙七萬

作者:

最近,中國信通院發佈了一份報告,結果顯示,在2020年,‌‌「90‌‌」後已經成了電信網絡詐騙主要受騙對象,佔比達63.7%,數量超過其他年齡段人數總和。

我們總說,這一代是互聯網的一代,然而最擅長在互聯網上搜集信息的一代,卻又是電信網絡詐騙的主要目標,這一點對於有親身經歷的人,其實並不稀奇。

我,一個出生於1997年,畢業於某‌‌「雙一流‌‌」專業的網絡原住民,連自己都不願意相信,曾因一通電話,用相當麻煩的方式給犯罪分子轉賬將近七萬元。

儘管聽起來有些愚蠢,我當時還是把自己的遭遇分享給了當時身邊的朋友,提醒他們提高警惕。即便如此,前不久依然有一位師姐發來微信,說自己差點因為一通電話背上了30萬的貸款。

她不是第一個遭遇詐騙之後來和我講述經歷的朋友。其實大多數人被騙後,都不願再提及這段經歷,只有經歷相似的人才知道並理解,電信詐騙距離每個自詡聰明的我們其實並不遙遠。

一通電話

2019年我本科畢業,九月即將去英國留學讀研,中間有一段時間留在北京實習。

八月,也就是是我本科畢業後的第二個月,一個工作日很普通的午休時間,我接到了一通電話,對方想和我核對淘寶上的某次購物訂單信息,包括店名、貨品、收貨人、手機號、地址。那之前,我確實買過一條褲子,因為不太合適又退掉了,對方跟我核對的信息跟那個訂單完全相符。

她聽起來很忙,正為手頭的事情焦頭爛額。她跟我解釋說,因為店家誤操作,我被拉入了天貓商城代理服務名單,這個服務可以讓我買東西的時候得到一定的優惠,但是會每月扣除我一定的費用,詢問我是否需要解綁。她反覆為自己造成的不便道歉,並且麻煩我自己操作解綁,並承諾給出一些優惠券作為補償,完全像一個真正的客服。

優惠券其實並不重要,我也的確曾深受會員自動扣費其害,但我還是選擇了體諒,因為我自己當時的工作也有類似客服的部分。取得我的諒解後,對方解釋道,這個扣費會在我名下的任意賬戶產生,因此解綁需要轉接電話到專門處理這次事故的某銀行的‌‌「vip客戶經理‌‌」。

也正是這位客戶經理,讓我度過了畢生難忘的六個小時。

六個小時

和同事知會了一聲之後,我開始在辦公室的茶水間插着耳機通話,用手機上操作各類我之前都沒怎麼用過的金融軟件。因為打了招呼,沒有任何同事來打擾我。

首先,他告訴我,平台會從我名下的任意賬戶扣款,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發生,我需要把自己名下所有賬戶的存款,都轉入到對方提供的核對賬戶中進行清算核對,轉入的錢款會自動返還。

‌‌「你先轉一塊錢到這個賬戶試驗一下,哎,你看返回來了吧。‌‌」

由於我的一些賬戶無法一次性將錢款全部轉出,他便操着一口濃重的南方口音,極有耐心地隔着電話指導我,開通了一系列自己從未想過的貸款,目的是補充那些無法轉出的錢款,讓轉入他賬戶的金額與我賬戶中的總金額相匹配。

後來我清點自己的轉賬界面,它們包括但不限於銀行卡、微信錢包、支付寶,以及因為網銀轉賬限制而進行的現金轉賬,在京東、美團等一系列平台上特意為此開通的貸款。

我還記得對方在電話中模仿正規流程的細節:強調通話錄音,和我報了工號,每一次轉賬都提供了一個所謂的服務碼用於返還手續費,甚至還表示如果覺得麻煩,可以去附近的銀行辦理。

六小時間,我一步一步把自己名下各個銀行賬戶的錢,一筆一筆地轉出,銀行卡里轉不出的錢就用貸款的形式墊付。因為操作繁瑣,我倆的對話一直持續到了下班時間,直到確認了剛畢業的我,實在沒辦法開通更多的賬戶進行貸款,他才最終主動提出‌‌「業務完成了‌‌」,掛斷了電話。

折騰了一下午錢之後,回家的公交車上我給媽媽打電話時吐槽自己的遭遇,我媽的情緒逐漸從遲疑變得激動,她斷定我被騙了。我一時之間接受不了這個結果,試圖爭辯,直到在對面的一陣沉默中爸爸接過了電話:‌‌「聽我的,去報個警吧。‌‌」

我用所剩無幾的理智思考了一下,晚上打車去了派出所。

‌‌「你咋就能相信呢?‌」

第二天凌晨當我坐在派出所時,腦子還是懵的,甚至都說不清自己到底轉了多少錢出去。警察看了看我身份證登記的大學地址,安慰我說,‌‌「不丟人,還有北大教授被騙幾百萬的,你這算小數目。‌‌」

其實那時候我還抱有一點希望,萬一不是騙子呢,萬一對方能像描述的那樣在24小時之內把錢自動返還賬戶呢?但就在我描述完整個過程後,警察的第一句話就把我徹底澆滅,‌‌「肯定是騙子了,去做筆錄吧。‌‌」末了還是忍不住看了我一眼,‌‌「你咋就能相信呢?‌‌」

我在派出所花了兩個小時來復盤自己做出的蠢事。

仔細回想,可疑的海外電話號碼、典型的南方口音、解綁一個會員要求的清查賬戶……每一個都是非常明顯的漏洞。我也曾在打電話時提出疑問,你們怎麼能直接從我的銀行賬戶里扣錢?這和我名下的其他賬戶有什麼關係?

但對方準確地抓住了我的幾個弱點:

第一,我沒有刨根問底的習慣。每次對方用似是而非的話術周旋時,我都好像沒懂,但又好像懂了,卻沒有在這些似是而非的地方深究下去。

第二,潛意識裏對權威的盲目服從。稀里糊塗中,我其實很多事情都沒搞明白,但對方能準確說出我的訂單信息,知道我有簽證經歷,這讓我覺得,掌握我信息的,可能是更大的權威機構,因此清查賬戶的需求,似乎也變得合理了起來。

第三,我怕麻煩,也害怕給別人添麻煩。從‌‌「客服‌‌」給出期限,要在下一次扣款前解綁服務開始,我已經不自覺產生了一個想法,‌‌「既然如此那就現在順手辦了吧‌‌」。後面的‌‌「vip客戶經理‌‌」,則話里話外透露出一種情緒,‌‌「這件事也給我們造成了麻煩,讓我不得不處理這種工作‌‌」,‌‌「哎,我為了處理這個事情也在加班‌‌」,仿佛他也是被牽連的。正因為如此,中途好幾次掉線掉得讓我崩潰,我仍然再次接通了來電,並在他的‌‌「鼓勵‌‌」中,不斷地下載、註冊新的軟件。

這種一同被牽連的感覺甚至產生了奇妙的‌‌「共情‌‌」,導致在結束漫長的通話之後我還禮貌地掛斷了電話,並友好地和對方說了一句‌‌「你也辛苦了‌‌」。因此在媽媽提出我是被騙了的時候我還不死心地反駁,‌‌「如果這麼耐心還是騙子的話我也認了。‌‌」直到我媽發出疑問,‌‌「他圖的就是你的錢啊,他不虧啊傻孩子!‌‌」

‌‌「受苦受難兄弟們‌」

報案的時候,警察坦白地說,由於用的是境外虛擬的號碼,錢款又轉移極快,這種案件破獲概率很小。

‌‌「就當交學費了‌‌」,這是許多人跟我說過的話,也是後來我反過來安慰別人的話。那一次後,我見過太多跟我一樣受害的年輕人了。

報案的當天晚上,我開始在微博搜索電信詐騙。

輸入關鍵字‌‌「天貓代理服務‌‌」之後,我毫不費力地在電信詐騙超話找到了大部隊,發現這並不是個新套路的時候內心竟然沒有覺得非常意外。

我曾在各種場合看到防範電信詐騙的宣傳,這個詞能張口即來,但真的切身經歷後,才會恍然大悟,原來這就是電信詐騙。忍着內心後悔、憤怒又委屈的情緒,我儘量完整地在超話里複述了自己被騙的經過作為警示,於是我這個只有不到20個粉絲的小透明頭一次自己的微博下面見到了一百多條評論。

順着一條評論,我加入了一個微信群,名為‌‌「受苦受難兄弟們‌‌」,裏面的成員都是中了同樣套路的騙術。

進群的時候,一個溫州姑娘剛在群里宣佈,自己要穿着‌‌「62萬的裙子‌‌」去警察局報案,七嘴八舌里發現‌‌「難兄難弟們‌‌」不乏名校畢業生,遍佈各大專業及行業,但面對這一段遭遇表現出的卻是相同的無能為力。

群人數在一周之內從三十人漲到了一百多人,每一個新加入群的人發言經歷了義憤填膺、懷疑人生,到每日一問何時破案,再到歸於沉寂。受騙金額從幾千到六十多萬,一群散落在全國各地互不相識卻遭遇相同傷害的年輕人試圖抱團取暖,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得到安慰,或不懷期望地等待着這一團伙某一日的告破。

數字原住民?

我很感謝我的父母在最初釐清情況後,顧及我的心理壓力就再未對我提及此事,儘管我知道這段經歷我們都不會忘記。我自以為學習了那麼多知識,足以保護自己在這個世界行走,獨當一面,但實際上自己只是別人眼中的一張白紙。

在被騙的第二天,除了報案,我立刻重新辦理了所有的銀行卡,好像這樣就能讓自己清洗掉一些自己的幼稚和愚蠢留下的痕跡。及時還清貸款之後,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我還會對接聽陌生電話和操作網銀的轉賬頁面懷有恐懼,並且因為這筆不小的財產損失而對父母抱有愧疚。

在報案之後的一段時間內,我還會忍不住自己來回復盤事情的發生過程,不斷地自我反思,自我消化,問自己錯在哪裏。這實際上也是一種自我折磨。

也有人被騙後把憤怒轉移給了店家,指責他們泄露了訂單信息和個人信息,而店家除了發短訊以示提醒以外,似乎也再無動作。如果硬是要追究下去,是店家的錯?平台的錯?還是盜用信息的犯罪分子的錯?在這些指責顯得無力蒼白後,我只好再次將懊悔指向唯一可控的變量——自己。

可又是什麼讓犯罪分子得到了我的信息呢?我不知道。但是生活要繼續,吐槽着自己在網絡和大數據下已經是沒有私隱的‌‌「透明人‌‌」,我只能繼續使用這些平台和產品,提心弔膽地輸入了自己更新的信息。

然後罵罵咧咧地掛掉傳來機械的電子音的騷擾電話。

責任編輯: 趙亮軒  來源:三聯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0605/1601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