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杭州政府旁的千年錢鏐陵 被盜墓開棺一年後才發現

「清明恭祭錢王」典禮是杭州臨安一年一度的盛事,五代十國吳越開國之君錢鏐的百餘子孫齊聚,奉供上香、誦讀家訓…,但是「下面被盜了,上面祭祖的人還被蒙在鼓裏」。

位於杭州臨安的千年錢鏐墓。

「清明恭祭錢王」典禮是杭州臨安一年一度的盛事,五代十國吳越開國之君錢鏐的百餘子孫齊聚,奉供上香、誦讀家訓…,但是「下面被盜了,上面祭祖的人還被蒙在鼓裏」。

文博圈人士陶崇煥(化名)是首個將錢鏐墓被盜掘消息公之於網的人。去年夏天,他聽說圈內不少收藏家因為接觸了來路不明的秘色瓷而被傳訊調查,後來陸續有相關文物的照片和視頻流出。「一看就是五代晚期的越窯瓷器制式,如果國內市場上看見這樣的東西,基本上只有盜掘這種可能」。

「當水丘氏墓同款越窯香爐出現時,圈內人都震驚了,這是什麼級別的墓葬慘遭毒手?」不久後,錢鏐墓疑似被盜的說法便在文物愛好者圈內流傳開來。

另一名受訪的文博圈愛好者周遇倉(化名)緊隨其後,也發佈了微博消息。他於今年年初聽說錢鏐墓被盜,市面上流出大量的秘色瓷。「吳越國是秘色瓷的產地,吳越錢氏墓一般都會有豐富的秘色瓷。我們立馬想到,肯定是錢鏐墓」。

在同級別的帝王陵中,錢鏐墓的價值超過其他吳越國君主墓,也超越大部分五代十國的君主墓。更關鍵的一點則在於,「被盜掘之前,錢鏐墓是保存最好的一個」。周遇倉指出,從墓主身份、墓葬內容還是墓葬保存完好度考量,都體現了錢鏐墓獨一無二的價值。

吳越國王陵全貌。

千年錢鏐墓被盜震驚文博圈

聽到錢鏐墓被盜的傳言,陶崇煥尚未完全確信,直到今年4月25日更確切的線索浮出水面。

這天,公安部發佈《全國打擊文物犯罪專項行動成效顯著》一文,其中一個細節引起陶崇煥的注意:浙江省公安機關偵破了杭州臨安3·24系列盜掘古墓葬、倒賣文物案,抓獲犯罪嫌疑人39名,成功追繳秘色瓷、金玉腰帶等一大批極其珍貴的文物。

雖然通報並未言明被盜陵墓的具體資訊,但在陶崇煥看來,官方消息和民間傳聞「對應上了」。第二天,他在微博轉發了文章截屏並評論稱:名震一時的臨安錢鏐家族墓群被盜案宣佈告破,近年最大的文物案件……。繼他之後,多名文博圈人士陸續發微博點名錢鏐墓,展開了一場盜掘案資訊公開的接力賽。

5月10日,錢鏐墓被盜消息再現網絡並被大量轉發,媒體隨後跟進報導了此事。5月12日下午5時杭州市舉行情況通報會,正式公開錢鏐墓被盜掘的案情,此前的傳言得以塵埃落定。

杭州市公安局副局長賈勤敏通報,目前確認抓獲涉案違法犯罪嫌疑人39名,追回涉案文物共223件,其中實施盜掘錢鏐墓的犯罪嫌疑人2名,經梳理核對犯罪嫌疑人作案時拍攝的文物照片,結合供述、辨認等情況,確認該墓被盜文物175件已全部追回。

吳越國王陵考古遺址公園與區政府僅一牆之隔。(取材自上觀新聞)

根據通報會披露資訊,錢鏐墓實際上在2019年5月就已被盜。2020年3月,杭州市公安局臨安區分局發現相關線索,隨後公安部門成立了省市區三級聯合項目組(代號3·24項目),開展項目經營偵辦工作。

「我看完通報會非常震驚,警方提到金玉腰帶,說明棺木被破壞了。」一位受訪的錢氏後裔曾參觀過吳漢月墓,對墓中精美的壁畫印象深刻。他曾在去年向臨安方面去電求證。當時證實了被盜,但那邊表示公安在破案追文物,要求配合保密。他提到,案件偵辦期間保密情有可原,但是案件偵破後依然選擇隱瞞則說不過去。

周遇倉則認為,錢鏐墓作為一個國家級文保單位,被盜本身就是失職;被盜以後過了一年才發現也是失職;發現了以後長時間對公眾秘而不宣,更是失職。

被盜一年才發現監管全失職

錢鏐墓自932年創建,存世上千年未被盜掘,一大原因是臨近臨安區政府僅數百米,有官方看管維護。「明清時候臨安縣衙就在它旁邊,地方官還會對它進行春秋二祭」。得知錢鏐墓被盜,無論錢氏後人還是文博圈人士,普遍的第一反應均是不可思議。

5月12日杭州舉行的通報會上,陵墓被盜的關鍵資訊被一語帶過。盜墓者是誰?如何掩人耳目進入墓穴?是否存在監守自盜?依然是個謎團。

水邱氏墓出土的越窯青瓷褐彩雲紋熏爐收藏於臨安博物館。(取材自中新周刊)

陵園近鬧區盜墓直接開了棺

錢鏐的墓葬位於杭州市臨安區錦城街道太廟山南坡,建於932年,佔地面積120畝。陵園的位置並不偏僻—南邊緊挨着臨安區政府,東側和西北側分別是浙江農林大學和臨安區衣錦小學,正對面是居民區。

住在附近的一名司機說,這裏原是臨安人爬山散步的場所,從白天到夜晚均人頭攢動。「最熱鬧就是錢王祭,大量錢氏後人過來,需要封路繞行」。

2019年4月的「清明恭祭錢王」儀式僅一個月之後,錢鏐墓被盜墓者直搗墓室。追回文物中有金玉腰帶和佩劍,根據古代高等級墓葬特點,很有可能是佩戴在錢鏐身上。此二物既已被取出,說明盜墓者直接打到了棺槨,進行了開棺。

去年秋天,上海錢鏐文化研究會名譽會長、錢鏐後裔錢漢東在臨安官員和當地宗親陪同下,曾前往盜墓點實地查看。盜洞位於墓碑左側十餘米遠的樹叢旁,屬於監控盲區,「盜墓者白天不動,晚上去挖,挖了以後早晨用蛇皮袋把土一袋一袋運出去」。

錢氏後人們還發現了一個可能的疏漏之處。2017年3月,杭州臨安區政府改建大院內的停車場時,意外挖掘出五代吳越衣錦城的建築遺址。臨安區對遺址做了暫時性回填處理,並於當年開始建設「吳越國王陵考古遺址公園」。

遺址公園項目自2017年啟動,先對錢王陵園兩側及太廟山北面進行大力度拆遷。錢氏後人質疑,打造遺址公園過程很可能給盜墓者創造了可乘之機。

位於杭州臨安的吳越國王陵。(取材自百度百科)

基層文保現漏洞錢氏後人究責

錢鏐墓屬於保護級別最高的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盜掘一案暴露出普遍存在的基層文保漏洞。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孫華指出,中國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管理制度實行屬地管理原則,第一責任人是所在屬地基層政府,第二責任人是省政府,第三責任人是國家文物局。好處是明確了地方的第一責任,弊端是地方管理水平參差不齊。

臨安區2020年的一份《文保單位巡查守護項目單一來源採購匯報論證》提到,臨安全區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及文物保護點有187處,分佈在全區18個鎮街的山區。然而,「大部分文保單位無任何技防措施,人防力量薄弱,無法實現即時遠程監管,定期巡查」。

臨安區委區政府相關負責人在通報會上表態,第一時間對負有監管責任和直接責任人員進行了追責;下一步,隨着案件移交審判,如涉及國家工作人員違法犯罪的將依法嚴肅處理。但具體哪些人員被追責?外界最關注的是否存在監守自盜問題?仍然是未知數。

杭州西湖畔錢王祠內的錢王射潮雕像。(取材自中新周刊/視覺中國圖)

這麼多的疑點待查,臨安區委宣傳部、臨安文廣新局、臨安文管所和杭州市公安局臨安區分局均拒絕採訪。

祖墳被盜,在中國傳統是家族蒙羞之大事。錢氏後裔站出來追問真相,並要求給出態度和解釋。第三十九世後人、律師錢列陽表示,希望案件的情況能夠大白於天下,依法嚴懲涉案人員和失職的管理人員。錢氏後裔將組建律師團隊,對涉案人員及其相關責任人進行訴訟。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世界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0525/1597087.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