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港台 > 正文

台灣外交部歡迎德國自民黨從競選綱領中刪除「一個中國」內容

德國自由民主黨上周日(16日)舉行全國黨代表大會,刪除競選綱領中關於「一個中國」的文字內容,譴責中國以「一中政策」為藉口武力威脅台灣,(圖)為自民黨主席林德納發表演講。

德國自由民主黨(FDP)在周日(16日)的全國黨代表大會中,投票通過決定,刪除競選綱領中關於「一中政策」的表述。該黨責中國以此為藉口,對台發出武力威脅。台灣外交部對決定表示歡迎。現時,「自民黨」正在德國議會中與跨黨派議員討論,冀推動德國全面取消「一中政策」。(吳亦桐/程文報道)

台灣外交部發言人歐江安周三(19日)表示,在德國9月大選之前,德國自由民主黨投票刪除與「一個中國」政策有關的內容,此舉是友好而開創性的舉動。取消「一個中國」政策肯定了台灣的民主,並支持台灣人民有選擇自己政治前途的自由。

德國法學學者、時評人錢躍君向本台表示,德國對華政策和西方許多民主國家的對華政策一樣,經歷了很長時期間對中國的誤判。而中共在香港問題、新疆問題和台灣問題上越發肆無忌憚,甚至在「自民黨」黨魁林德納(Christian Lindner)2019年到訪北京期間,因其之前先與香港民主派人士會面,遭中國官員怒罵30分鐘。錢指,德國大選將在今年9月舉行,德國各黨派傾向對中共打出強硬牌。

錢躍君說:德國自由民主黨本來的對華政策是加強中德經濟交往,實現雙贏。沒想到,他優先地拜訪香港反對黨,卻遭到了中方的指責和羞辱,讓德國自由民主黨看到了中共的邪惡本質,從此以後徹底改變了對華政策,從促進對華的經濟自由,轉向促進中國的政治自由。看到香港的政治悲慘,所以絕對不能讓台灣成為第二個香港。

台灣駐德國大使謝志偉向本台指出,從1987年台灣解除戒嚴後,台灣走向民主,並且成為華人民主社會的民主燈塔,在此背景下,「一個中國」早已不合時宜,並且常常被獨裁中共政權當作侵犯台灣的藉口。

謝志偉說:德國「自民黨」很清楚的說,中國濫用「一中政策」,威脅香港、維吾爾族人和台灣,他們是不能接受的。他們呼籲要讓台灣人可以決定自己的政治未來,其實是和自由世界在喊,如果我們真的是支持台灣的自由民主,他不見得是承認台灣是一個國家,至少我們不能讓中國假「一中政策」之名,恐嚇威脅甚至侵犯台灣;不要隨中共起舞,這個「一中政策」是過時的產物,現在應該是「一中政策」加上「一台政策」。

謝志偉也向本台透露,「自民黨」籍議員也正在德國聯邦議會中推動該動議。

謝志偉說:「自民黨」有這樣的體認,支持台灣和「一中政策」是有衝突的,我知道他們在國會裏面跟「自民黨」以外的人,跟綠黨的人,跟「基民盟黨」的人在討論了,那也希望在世界各地,大家來討論一下,在今天自由民主都已經成台灣人DNA的情況之下,「一中政策」只會幫中國增長氣焰,給它們一個藉口來威脅恐嚇台灣。

台灣駐德國大使謝志偉一直推動德國政界破解「一個中國」話術,指出台灣早已實現民主,「一中政策」已不合時宜。(吳亦桐攝)

德國自民黨周日在全國黨代會中通過的相關動議,要求刪除競選綱領中「一中政策」的內容,理由是這些文字容易令人造成誤解,而且會讓中共領導人以此為藉口打壓香港民主人士、對新疆維吾爾等少數民族進行種族滅絕和武力威脅佔領台灣等行為。動議同時要求在「自民黨」競選綱領中,加入「德國自民黨支持台灣的民主及法治進程,台灣同中國專制獨裁體制形成了強烈對比」、「強烈譴責中國對台灣發出的武力威脅」等內容。

黨代會亦通過動議,支持台灣在不需要被承認為國家的情況下參與國際組織,建議德國和歐盟在經濟、科技、公民社會等層面擴大與台灣的合作。

「自民黨」成員、德國聯邦政府前人權專員勒寧(Markus Loening)向本台表示,德國「自民黨」此舉顯示了對台灣民主的一種認可和支持。這也是大勢所趨,在新冠疫情向全世界蔓延後,各國已經有一個好的共識和方向,那就是意識到應該與民主的台灣建立友好的關係,而不是獨裁中國。

德國自民黨發言人德吉爾薩萊(Bijan Djir-Sarai)早前接受路透社採訪時表示,德國自民黨已經從香港的事態發展中汲取了教訓,這並不是要讓台灣被承認為一個獨立國家,而是要向北京發出明確的信息,那就是在香港問題上,違反國際法將不會沒有後果。

聯合國於1971年推出「一個中國」的2758號決議。儘管該政策為冷戰時期產物,德國政府與美國一樣,在官方層面堅持「一個中國」政策。

德國自由民主黨成立於1948年,根據最新民調,「自民黨」現時支持度為12%,或有機會在大選後進入執政聯盟。

責任編輯: 夏雨荷  來源:自由亞洲電台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0521/1595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