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中國人口2026至2030年或迎拐點 負增長時代漸行漸近

北京公園裏的一家人。隨着中國出生率的下降,北京政府希望勸說人們多生孩子。(2019年2月17日)

中國政府公佈的最新人口普查顯示,過去10年中國人口年平均增長率比上一個10年又下跌了0.04個百分點,這也是中國過去幾十年來的最低增長率。分析人士認為,這預示着人口慣性增長階段正接近尾聲,人口零增長乃至負增長的時代則漸行漸近。

中國官媒《經濟日報》星期三(5月12日)刊出的一篇評論文章稱,「十四五」時期(2021-2025年)預計將是21世紀最後一個人口完全正向增長的發展規劃期,而到「十五五」時期(2026-2030年),中國將會迎來人口總量的「拐點」。

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教授翟振武還在評論文章中寫道:「顯然,中國人口高速甚至於超高速增長的時期已漸行漸遠,人口慣性增長階段正漸趨尾聲,人口零增長乃至負增長的時代則漸行漸近。」

翟振武認為,中國人口增長勢頭放慢乃至扭轉,主要是新生人口數量下降的結果。

中國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星期二表示,2020年中國育齡婦女總和生育率為1.3,已經處於較低水平。

由於出生率的下降,中國近年來一直在鼓勵生育。2015年的中共十八大第五次會議公報更是表示將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但是政策的改變似乎並沒有為中國提高出生率帶來多少動力。

人口學專家、《大國空巢》一書的作者易富賢說,中國雖然已取消一胎化,但幾十年的計劃生育政策改變了人們的生育觀念。而育齡夫婦生活壓力大,面臨住房困難、教育困難,並沒有因為人口政策放開而催生出更多的人口。

《經濟日報》的文章還說,邁入人口零增長乃至負增長時代,是中國在人口領域所面對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將影響中國的「勞動力供給量」和「消費者需求量」。

文章還提到,從人口結構看,中國近10年間已跨過了第一個快速人口老齡化期,但很快還需應對一個更快速的人口老齡化期。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現實迫切性空前凸顯,」文章說,「通過在勞動供給、財富儲備、科技創新及產品服務供給等多方面持續發力,人口老齡化給高質量發展帶來的壓力有望得到化解,甚至於向動力轉換。」

路透社報道,佳富龍洲商務諮詢公司的分析師埃爾南·崔(Ernan Cui)表示,隨着生育率下降,中國人口可能在2025年前達到峰值。

崔還表示:「人口老齡化將增加養老金和醫療保障的財政負擔,也會壓低家庭儲蓄率。這兩個因素將限制政府延續近幾十年投資驅動的增長模式的能力。」

責任編輯: 李韻  來源:美國之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0513/1592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