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心靈之燈 > 正文

讓人舒服的關係:知分寸、懂換位、付真心

作者:

緣遇在天,相守在人。

嘴上有尺,心中有度。

不委屈自己,不勉強別人。

懂分寸的關係,才是最舒服的關係。

導讀:有人說「人到中年,如果不是生存必需,不舒服的關係就別維持了」,你認同這句話嗎?為什麼?

人到中年,經過了歲月的洗禮,漸漸看清了生活的本質,變得成熟而現實。

在社會上,我們和許多人打交道,對於一些維持友誼、走走過場的交際,年輕時也許還能承受。可是到了中年,就會慢慢發現,舒適已經成為人際關係中最重要的部分。

如果一段關係想要長久,無論是愛情還是友誼,最重要的還是相處不累。

張嘉佳在《雲中的小賣部》這樣描述舒適關係,「是可以一直不說話,也可以隨時說話」。而一段相處不累的關係,都有這樣幾個特點,那就是懂分寸、會換位和付真心。

成年人的字典里沒有「容易」二字,既然生活已經這麼辛苦了,那麼四十歲之後,和舒服的人一起生活吧,讓日子過得更有意思些。

最舒服的關係是彼此懂分寸。

我高中有一個朋友,他上大學去了北京,工作也留在了那裏。

杭州的風終究吹不到北京,我們一年到頭也見不了幾次面,聊天也只是偶爾。

但是我們的關係卻很好,很親,心裏總是掛念着對方,生活中的問題會互相交流,有好吃的好玩的也會給對方郵寄。

所有種種盡在不言中,只是比上學時的我們多了一份成熟拿捏的分寸感。

我覺得這樣的關係挺好,沒有壓力,讓我們彼此都感到舒適並且倍加珍惜。

老話常說:「凡事過則損,需把握分寸。」人生有度,過則為災。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敏感點和底線,如果毫無分寸地強行闖入他人的舒適區,只會讓關係慢慢變淡。

人與人之間最舒適的關係是我們彼此都在意對方的感受,懂得分寸。

我理解你的選擇,你尊重我的想法,互不干預。

其實尊重說白了就是知分寸,在任何關係中沒有分寸感,都會惹得對方不舒適,縱然有再多的包容和理解也難以撫平內心深處日積月累的不滿。

人際關係中的舒適感是裝不出來的,想要活得自在,便只能保持彼此間適當的距離,不越界不勉強才是保證關係長久安穩的密鑰。

相處舒服的人,都懂得換位思考。

還記得之前看到的一個小故事。

一人請一個瞎子朋友吃飯。夜幕降臨,瞎子起身準備離開。

於是主人給他點了一個燈籠,瞎子就非常生氣,說:「我眼睛看不見,你居然還給我點個燈籠,這不是在嘲笑我嗎?」

但是主人說:「就是因為我在乎你,才給你點個燈籠。你看不見,但別人看得見,這樣你走在黑夜裏就不怕別人撞到你了。」

瞎子聽完非常感動。

人生在世,各有各的生活,也各有各的苦難。

立場不同,所處的環境也不同,所以很難做到感同身受。

生活本就十分艱難,當你覺得容易的時候,肯定是有人在替你承擔着那份不容易。

與人相處想要舒適,就需要經常換位思考,因為珍惜才配擁有。

彼此信任,彼此惦記,表面大大咧咧卻小心翼翼地守護着對方最脆弱的部分。對於他人的失意和傷痛,要將心比心。

站在對方的角度,以一顆體諒的心去了解和關心,才能讓彼此在這段關係里都能有被關愛的感覺,也會更願意去維持這份情誼。

最舒服的關係就是,以真心換真心。

人這一輩子,遇見的假意比真情多,遇到的過客比朋友多。

過客與朋友的區別,並不在於時間的長短,但時間會幫我們過濾掉那些擦肩而過的人,留下那些最值得的人。

人生在世,有一二知己足已。

真正的朋友,是一輩子的知己,將見證我們內心最柔軟的部分,一同觀賞人生旅途的曼妙風景,一起度過這漫長的一生。

三毛說:「朋友這種關係,最美在於錦上添花;最可貴,貴在雪中送炭。」

想知道一個朋友是否值得交付真心,落難一次就知道了。

比起逢場作戲的錦上添花,落難時的雪中送炭更能見證勇氣和真情。

這一生,我們會遇到很多人,同時也會錯過很多的人。來來往往,眼花繚亂,但一直到生命最後的終點,也只有那麼幾個知心的好友還留在身邊。

這一路上,你相信他不會離開,他也知道你不會改變。能夠彼此交付真心才是最舒適的關係。

越長大越明白,和誰相處的舒服就和誰待在一起。

所有善意,不過一場人心換人心;所有暖意,不過一番你真我也真。

人到中年要獨自應對的事情實在太多,要付出的精力也太多了,所以一定要把時間花在我們覺得值得的人身上,如果和一些不值得的人浪費口舌,難免會覺得生活沒有光亮和溫暖。

懂你的人,才適合交往。相處舒服的人,才適合做一生的朋友。

所以啊,人到中年,要想活得不累,就要有選擇性的放下一些東西,不然等到老了再後悔就來不及了。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360doc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0408/1578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