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國大陸官民比例數據令人驚嘆

中國大陸官民比例以及中共政府每年行政支出多少,這些民間關注的數據一向被中共視為「國家機密」。近日,有中共政協委員稱某縣財政供養人員比為1:5,引發輿論譁然。

據陸媒報道,中共政協委員、陝西省政協副主席李冬玉在今年兩會上提案,為避免人口流失嚴重,她建議可以對人口規模低於10萬人的大陸小縣先行合併試點。

李冬玉提到中共政府行政成本高、公共基礎設施浪費大的問題,例如縣級行政區劃設置黨委、人大、政府、政協、紀檢、公檢法等行政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配套建設辦公場所和科教體文衛等基礎設施,財政供養人員和基礎設施建設每年都需大量財政支出。

她還舉例說,某縣2019年常住人口3.02萬,地方財政收入3,661萬元,一般公共預算支出8.65億元,行政事業和社會組織120餘個,財政供養人員6,000餘人,財政供養人員比為1:5。她建議小縣合併可減少行政資源浪費。

所謂財政供養人員,是指由國家財政來支付個人收入以及辦公費用以及福利待遇的人員。在中國大陸,財政供養人員主要由三部分組成:黨政群機關人員,主要供職於黨委、人大、政府、政法機關、政協、民主黨派及群眾團體等機構;各類事業單位人員,供職於教育、科研、衛生等諸多領域;黨政群機關和事業單位的離退休人員。

中共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前參事任玉嶺曾在2005年召開的全國政協十屆三次會議上說:「我們的官民比例早已達到26:1,比西漢時高出了306倍,比清末高出了35倍。吃財政飯的所佔總人口的比重攀升之快,是史無前例的,令人堪憂!」

2005年,中共中央黨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撰文表示,中國大陸實際由國家財政供養的公務員和准公務員性質的人員超過了7,000萬人,官民比例高達1:18。

中國經濟周刊》曾報道稱,根據中共國家統計局統計的數據,2008年政府財政供養人員合計為3,946萬人,比值為1:34。據悉,2008年以後,國家統計局再沒有對財政供養人員總數進行過統計。

中共人社部2016年公佈過公務員人數,達到716萬,有學者推算,如果加上所有由納稅人供養的國企和事業單位人員,總公職人員人數超過7000萬,官民比例達到歷史上最高值。目前中共各級政府每年還在新招公務員。

香港《動向》報道,中共2014年退休高官年開支逾675億元。2004年,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人大委員長、國家副主席、中顧委副主任一級的離休高幹,公費開支高達3.26億元,平均每人2,725萬元。其它級別逐級配置,形成龐大國庫開支。

中國大陸納稅人供養的還不止在職及退休行政官員,還有本來應由中共自己養活的黨委這一系列的官員。

因網上言論被開除的貴州大學楊紹政教授,其直接觸動當局的是因他公開在海外發文批中共「公款養黨」。

楊紹政在自由亞洲的文章中批評,中共佔用稅款和國資收益,每年供養所有政黨專職黨務人員和一些非政黨社團工作人員總數約2000萬,給社會帶來的耗損估值約20萬億元人民幣。如果情況不改變,社會終究會崩潰,並質問:「這麼龐大的資源,真的可以忽略不計?」

責任編輯: 葉淨寒  來源:希望之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0313/1568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