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港台 > 正文

香港各界批政府對港台檢討報告不公 憂消滅編輯自主變官方「喉舌」

香港各界關注港府針對公營廣播機構香港電台的管理及管治檢討報告不公平,擔心消滅港台編輯自主,變成官方」喉舌」(美國之音/湯惠芸)

香港政府上星期五發表針對公營廣播機構香港電台的檢討報告,批評港台編輯管理制度存在缺失,廣播處長梁家榮宣佈提前解約,由全無新聞工作經驗的政務官接掌港台,加上星期三公佈的財政預算案削減港台預算超過4%,民主派批評港府「陰乾港台」。

前香港記協主席麥燕庭批評港府檢討報告不公,認為港府收回編輯自主權,將港台變成一個普通的政府部門,甚至成為「官方喉舌」。

加上「港版國安法」生效之後,香港多個新聞電視台出現高層人事變動,新聞自由受到很大影響。

香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上星期五(2月19日),發表有關公營廣播機構香港電台的管治及管理檢討報告,批評港台管治及管理六個範疇出現問題;包括編輯管理制度有缺失、問責意識薄弱;沒有就節目標準及質素主動向顧問委員會徵求意見,建議加強廣播處長作為港台總編輯的角色,加強編輯管治、「必須上報制度」。

港府報告批港台管理缺失預算亦被削減

港府當天同時公佈,原定今年8月約滿的廣播處長梁家榮,提前5個月解約,由全無新聞工作經驗的民政事務局副秘書長李百全接替,他是繼鄧忍光之後,第二名政務官空降掌管香港電台。李百全擔任民政事務局副秘書長期間,曾經主理國民教育、青年及宗教等事務。

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星期三(2月24日)發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削減港台開支4.57%,由對上一年的10.43億港元(約1.35億美元),削減至9.95億港元(約1.28億美元),開支減少接近4,800萬港元(超過620萬美元)。

民主黨關注香港電台開支被削減

民主黨主席羅健熙星期三在記者會上表示,港府報告大肆批評港台管治缺失之後隨即削減港台的開支,他認為港府的做法有問題,值得各界關注。

羅健熙說:「是否削減人家(港台)開支之後,明年又可以再一次批評,你削減開支之後你沒辦法做到一個好的節目質素了,你的外判(工作)又繼續嚴重了,其實會周而復始,然後是令到港台沒有足夠的資源去做到一些他們想做的工作,這一部分我們見到政府處理港台那個方式,都是十分之有問題。」

譚文豪批港府「陰乾」港台

對於港府削減香港電台開支但節目時數維持不變,公民黨副主席、前立法會議員譚文豪批評,港府想盡辦法「陰乾」港台。他認為港府不斷收窄紅線「箍緊」香港人的自由。

譚文豪說:「看到港台面對前所未有的打壓,即是其實每一年都是想盡辦法怎樣『陰乾』港台,現在又換(廣播)處長,又見到有些記者不跟他續約,這些一步步都是看到它(港府)這樣做,現在又要再削減開支,其實不訝異的,因為這個所謂的收窄或者這些紅線,只會不斷去'箍緊'香港人。」

麥燕庭批消滅港台編輯自主變官方喉舌

香港記者協會前主席、曾經擔任香港電台採訪主任的麥燕庭接受美國之音訪問表示,港府針對港台的檢討報告不公平,報告裏面提及的問題,包括問責意識薄弱等,在其他政府部門都會出現,她認為是指責港台的藉口。

麥燕庭說:「例如你說什麼問責意識薄弱,我想問現在特區政府裏面有那一個高官的問責意識是夠的呢﹖夠的話香港在2019年發生這麼多事,有那個人真的問責過呢﹖然後再講那些什麼其他的投訴機制,根本講來都『笑死人』了,有那個部門的投訴不是先由部門自己處理,然後再層層上報﹖但是這些就會成為它們(港府)指責港台的一些藉口。」

麥燕庭表示,港府的報告提及不會取消《香港電台約章》,約章中由特首委任的顧問委員會應該只是聽取港台的匯報,就着一些方針去提供意見,但是今次港府的報告將顧問委員會的職能,變成與香港電台建立一個「夥伴關係」。

麥燕庭認為,這是港府收回港台的編輯自主權,在港府眼中即是「撥亂反正」,將香港電台變成一個普通的政府部門,甚至成為「官方喉舌」,因此任命一位完全沒有新聞工作經驗的政務官接掌港台,全力執行官方指令。

麥燕庭說:「看到整份報告與人事(任命),簡單點說就是滅了港台的編輯自主,要它做回一個(政府)部門。但是當然有些人說,其實港台現在只有兩條路,一條路是你不如『折埋』(結束)它,即是所謂『光榮結業』,比現在『苟延殘喘』變成一個『官方喉舌』還要好。但是如果你站在政府的角度,我相信政府是不會想結束港台的,因為有一個這麼好的『喉舌』使用的時候,它為什麼要去另外成立一個機構,可能會讓人質疑,甚至你又要從頭做起呢?所以我覺得港台很可能是會愈來愈變成一個真的『官方喉舌』了。」

麥燕庭表示,她聽到目前仍然在港台工作的舊同事對她反映說,新任廣播處長李百全雖然還未就任,但是香港電台的員工們在處理新聞的時候已經有自我審查的現象。

麥燕庭說:「(港台)的舊同事都說,其實他們自己都緊慎了很多。你想一想,都還未上班,即是那個新的廣播處長李百全都還未上班,大家已經會自我審查了,包括就是這些東西能不能播出,那些能不能說,即是那種自我審查已經不需要等李百全上班就已經存在,這樣可以想像以後那個情況會是怎樣。」

北京實施國安法前後收編官方傳媒

記者問到2019年反送中運動之後,北京不斷宣示對香港的全面管治權,去年開始香港有多家新聞台出現高層人事變動,包括Now新聞台、有線新聞台,最近包括與解放軍背景的鳳凰衛視也傳出管理層發生重大人事變動,將由黨委書記及央視背景的人接替,這個情況是否反映北京全面收窄香港的新聞自由。

麥燕庭表示,去年6月底國安法生效前後,已經有兩個香港的主流電子傳媒,包括Now新聞台和有線新聞台出現高層人事變動。她認為是配合國安法出爐,北京全面掌控香港傳媒的步驟,現在亦開始收編官方電子傳媒,情況讓新聞自由受到很大影響。

麥燕庭說:「開始收(編)完商業傳媒之後,又開始收(編)一些官方的機構,包括香港電台,包括你剛說的鳳凰衛視。因為大家都知道鳳凰衛視其實有一半的資金,原先是來自中國的部門,所以其實它(北京)都是簡單點說,就是它(北京)會收(編)完商業收官方那些,即是官方裏面如果有一些它們(北京)覺得(是)不穩定因素,它都會換了來加強那個管控,這個就是全面管控、逐步去落實。所以你可以見到香港那個新聞自由,在傳統的傳媒來講一定會出現你剛剛說的情況,是很難有效運作。」

香港傳媒不容易被北京完全控制

麥燕庭表示,近年來香港的新聞工作者為了突破北京對主流傳媒的控制,大量發展網上新媒體,但是她認為會造成社會兩極化的發展,而親北京的網媒及KOL(網紅)亦不斷發展,真假消息在網上令受眾難以分辨。

麥燕庭認為,香港始終是一個國際城市,傳媒不容易被北京完全控制。

麥燕庭說:「香港不會這麼快好像(中國)大陸那樣,會完全被它(政府)收聲。因為香港始終是一個國際城市,香港人的教育水平高,他接觸國際新聞都很多,他不會這麼容易好像(中國)大陸人那樣,這麼容易會接受政府那一套說法。當然這個過程是會有衝擊的,即是也會有一些所謂互相抗爭出現,所以在未來一段日子,大家見到這些抗爭會持續的。因為香港人已有的觀念,或者他們找資料的途徑是不會一下子就改變了,可以預見的就是這些爭持就會持續一段時間,我也相信一些願意維護香港人核心價值的人是會繼續在這方面努力的。」

民調指61%受訪者認為新聞自由變差

香港民意研究所星期五(2月26日)公佈一項最新的由2月18至22日進行的網上民意調查,結果顯示,受訪的6,258人當中,有61%的受訪者認為,在2020年7月國家安全法生效後,香港的新聞自由是變差。

香港記者協會上星期五(2月19日)發聲明,回應港府針對港台的管治及管理檢討報告表示,報告建議加強對港台的編輯管治。聲明表示,香港電台既是政府部門、公營廣播機構,同時亦是服務香港人的電台,編輯自主極為重要,否則將會淪為官方喉舌,無法履行監察政府的第四權角色。

記協對報告內容表示極度關注,尤其是現今香港的新聞自由空間越來越窄,該會憂慮報告的建議將令港台僅餘的編輯自主變得蕩然無存。

責任編輯: 夏雨荷  來源:美國之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0227/1562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