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美研究發現新飲食法 降低年長女性死亡率超過5成

為探究不同的蛋白質來源,對於年長女性死亡率的影響,美國愛阿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組成的研究團隊,針對逾10.2萬名停經後的女性進行長達18年的前瞻式世代研究。結果發現,以堅果等植物性蛋白質取代紅肉、家禽、奶製品、雞蛋等動物性蛋白質,可降低總死亡率與原因別死亡率,最高甚至逾5成。

研究成果已發表於2021年2月份的《美國心臟協會期刊》。論文中指出,蛋白質為人體不可獲缺的營養素;目前針對蛋白質的攝取建議着重於每日攝取總量;但是對於不同蛋白質來源的攝取建議,現有文獻卻過於簡單且數量不足。

更具體地說,不同的蛋白質來源是否會對總死亡率與原因別死亡率產生影響?為解答此一問題,研究團隊透過美國婦女健康促進計劃,取得102,521名已停經的婦女的同意,並展開為期18年的追蹤,直到2017年2月為止。

在長達18年的追蹤期間,共25,976人死亡;其中,約6,993人死於心血管疾病、7,516人死於癌症,2,734人死於失智相關疾病。

結果發現,根據研究團隊定期的追蹤問卷顯示,平均每位女性每日蛋白質攝取量約為總飲食量的6分之1;其中,每日攝取的蛋白質量約68.6%來自於動物蛋白,如肉、蛋與奶製品。同時,以動物性蛋白質為主的女性,往往是白裔女性,且受過良好教育與經濟水平較佳。她們也更容易有吸煙、酗酒與久坐的生活模式。

這些導致以動物性蛋白質為主要蛋白質攝取來源者,罹患第二期糖尿病的風險較高,身體質量指數(BMI)往往也較高,使其成為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險群。

研究也發現,即使對蛋白質攝取進行小幅度的調整,也能產生巨大的影響。例如,將5%動物性蛋白質攝取,替換為植物性蛋白質,早死的風險就能降低14%。此外,用堅果取代雞蛋則可降低死亡風險達47%,以堅果替代紅肉與奶製品,早死的風險分別下降11%與12%。

研究團隊還發現,採取素食的年長女性若以堅果作為每日蛋白質攝取來源,因心血管疾病而死的風險降低達56%。相較之下,若參與者增加非加工肉類、蛋與奶製品的攝取,因心血管疾病而死的風險則分別上升12%、24%與11%;食用加工紅肉最多的參與者,因失智而死的風險提升20%。

從雞蛋攝取來看,大量攝取雞蛋的參與者死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提升24%,死於癌症的風險也提升10%;不過,因失智而死的風險則降低14%。研究團隊表示,「目前仍未知為何雞蛋會提升心血管疾病與癌症致死率,仍須進一步研究。這可能與烹調方式或加入的配料有關」。

論文總結,以植物性蛋白質替換動物性蛋白質,的確能降低總死亡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與失智死亡率的風險;用堅果替代紅肉、雞蛋與乳製品,則與總死亡率風險降低較有關。現有飲食指南僅着重蛋白質攝取總量,未來應調整為不同蛋白質總類對健康產生的不同影響。

不過,該研究也強調,由於研究樣本數全數為停經後的女性。因此,相關結果恐不適用於年輕男女。對於年輕男女的具體影響,仍有待進一步研究探究。

責任編輯: 時方  來源:中時電子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0226/1561855.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