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把握分寸,是成年人之間交往的基本原則

我們生活在一個人情社會,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很大程度上是靠感性去維繫,所以我們經常會遇到這種情況:父母喊着為你好的口號要求你做一些事,你不想讓父母失望而去做;朋友要求幫忙,因為說不出口的拒絕,所以有忙不完的事情;明明上司的建議很不合理但又不想否定而引起麻煩,所以忍氣吞聲。

你以為,這是高情商的表現?你以為,多考慮對方的心情或習慣,會獲得更多認同?有些時候並非如此。

在《你的原則,要有分寸地說出來》這本書里,可以幫助我們如何正確地表達自我,既讓自己說得出口,也讓別人聽得進去,從而避免人生中80%的麻煩,以更高效的方式去工作,去生活。

作者榎本博明是日本著名的心理學家,現任MP人類科學研究所的所長,有諸多心理學著作。他善於研究並分析人們的心理活動,從而能夠有效地幫助人們認識自己、改善自己,獲得高效的生活。

下面讓我一起走進書中,學習如何有分寸地說出自己的原則,學會高情商的溝通方式。

要勇敢表達出你的原則,

你不說就沒人會懂

很多人之所以去溫柔地附和別人,是因為不懂得如何表達自己的意見,不敢分享自己的觀點,別人會認為你是沒有自我主見和原則的人。

當我們看到那些毫不客氣地表達自己意見的人時,會覺得對方很自私。我們覺得這樣的做法會對別人很失禮,而且可能會傷害到別人的感情。所以我們很少會毫不客氣地表達自己的意見。

所以每個人都慢慢變成討好型人格,久而久之,我們的原則就被這種討好埋沒了,成為一個只會迎合別人、毫無底線的人了,我們的生活也會變得麻木,沒有意義。

要善於表達自己的原則,首先要學會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意見。

你說的話,代表着你的立場你的原則,清晰正確的表達方式,會讓對方接收到準確無誤的信息,直接影響溝通的結果。

日本作家吉本芭娜娜說過一件事情,她說有一次常年為她家服務的園藝師沒有按照之前說好的修理她家的庭院,芭娜娜的母親和她都認為既然付了錢,還是希望能按照說好的重新做好。

但是她的父親卻悄聲說園藝師挺努力的,就算了吧。

不擅長表達自己的意見的人很容易被批評為沒有主見,其實絕對不是沒有自己的看法。

但我們的文化讓我們養成了體諒別人的習慣,以至於無法無所顧忌地表達自己的看法。會因為擔心自己的反駁會傷害到對方,常常會在猶像不決中錯過發言的機會。

生活中我們總會遇到各種問題,但有效的表達與溝通才是生活的萬靈丹。

不要試圖去掩蓋自己的原則,因為你破壞的不僅僅是一個原則,而是你們長久建立起來的關係。

堅持什麼樣的原則,

就是什麼樣的人

一個人要有自己的原則,而且要讓別人知道你的原則,只有這樣你才能讓生活有秩序,才能按自己喜歡的方式去生活。

從當好人,到學着建立自己的原則,再到用原則去拒絕別人,這個過程是漫長的。

但真正成為一個有原則的人之後,會發現生活原本可以輕鬆很多,混亂的生活也可以變得有秩序。

剛開始拒絕別人的時候,可能有很多人不理解你,甚至覺得你這人不好打交道。

但實際上,只要你能始終堅持自己的原則,久了大家就會明白,你只是在有些問題上堅守原則,在無關緊要的問題上,還是很樂於助人的。

久而久之,你被人情綁架的時候會越來越少,大家都會尊重你的原則,生活也會越來越舒心。

在人際關係中,可以先亮出自己的原則,讓別人知道哪些是你不喜歡的或者反感的事情,這方面的事情別人就不會經常來麻煩你。

即使有求於你,也會有失敗的心理預期,即使你拒絕了他,他也不會感到很失落或者是很生氣。

在家庭關係中,很多父母對待孩子往往是沒有原則的妥協,造成孩子承受打擊的能力非常弱。

在歐美的教育中,守規矩是最基本的原則。孩子在家裏養成守規矩的習慣,能更好地適應學校職場的集體生活。

讓孩子在家裏養成守規矩的習慣,對於孩子日後步人社會來說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所以當孩子不守規矩時,可能會面臨比較嚴厲的責罰,比如孩子弄傷了別人或故意弄壞東西時父母非常嚴厲地讓孩子反省,必須為自己做的事情感到羞愧,有必要時給予一定的懲罰。

不能讓孩子覺得只要博取父母的同情就能任性妄為。

先說出自己的原則,會省很多麻煩。

當我們給自己定下一些處理事情和為人做事的原則後,很多讓我們兩難的問題,根本就不是問題了。

不用開口,原則就已經幫你消解了很多麻煩。

所以做人要有原則,你這樣堅持下去,所有的事就慢慢會有原則來幫你應對。

做個有分寸的人,

這才是高情商的表現

我們說要勇于堅持自己的原則,也要敢於傳達自己的原則,但並不代表可以不假思索肆無忌憚地表達。一定要注意分寸感。

不管對人對己,有分寸感的人更容易獲得他人好感,更好相處。做人有分寸,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做事有尺度,是人生的最大學問。

如何在人際交往中保持分寸感,而不是一味地遷就退讓,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有共情力,用心體會對方所需。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我們做不到感同身受,但可以相互理解、實現共情。

任何人,任何事情,只有將心比心,才能相處得融洽。所以在堅持原則的時候,要真正體會對方所需,所謂高情商,就是如此。

哲學家今道友信70歲時回憶他中年喪父時的情景。他終於在事業上小有成就,想着今後能夠孝順父母了,沒想到父親去世成終身遺憾。

那時他收到恩師的一封書信,信的內容簡短,只說聽聞了令尊辭世的消息,我能體會你的感受。待你身體好轉後,見面敘聊。

只寥寥數語,卻令他終生難忘。那句能體會你的感受讓他感動不已。因為別人理解不了他的痛苦,但是老師關注到他內心的痛苦,並非窺探私隱,而是尊重他心中無法言說的傷痛。

所以,保持不侵犯他人私隱也不創根究底的原則,只是在別人感到悲傷時關懷別人,當別人感到開心時理解別人的喜悅。

這是一種分寸,更是人生的修養。

做個真正溫柔的人,就是溫柔伴隨着嚴苛,這是有分寸地說出原則的根本。

原則就像一個旗幟,給我們樹立一個人生的標尺。

但我們也要讓自己有智慧地去堅守原則,面對職場、友情、愛情,如果我們能把握一點分寸,維護自己的原則,不是用迎合和奉承甚至過度的「溫柔」交流,而是真實地溝通,講究方式方法,有分寸的將自己的原則傳達給對方。

古訓有言:「出言有尺,嬉鬧有度,做事有餘,說話有德。」做人有尺,做事有度。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度,守住原則,把握分寸,才能在生活中自在坦然。

這個世界並不是絕對的黑白分明,我們總會遇到一些情況,無法兩全,卻又不得不做出抉擇。

守住心中的原則,方能做出正確的選擇。觀察一個人是否值得相處最好的標準,就是看他對自己原則的探索及堅持。原則,是一個人對自己的保護。

守好了原則,就紮好了根,在生長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在堅守根本的前提下進退自如,遊刃有餘,掌握主動權,也就是分寸的把握。

分清楚自己和他人,分清楚自己的事還是別人的事,誰的事誰說了算,誰為結果負責,既堅持了自己的原則,也給別人留體面。

學會有分寸地說出你的原則,是提升溝通技巧的重要方法,高情商都是需要修煉的,找到溝通背後的力量,讓我們既保有溫柔待人的心,也保有堅定自己的心。

責任編輯: 李韻  來源:初小軌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0223/1560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