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北美新聞 > 正文

人民的力量 罷免州長組織者:為加州人民感到驕傲

「你看到人們非常地高興,許多人日日夜夜地工作,是因為他們相信應該將美國人民團結在一起,將加州團結在一起,而不僅僅是罷免加文·紐森這樣一個糟糕的州長。我們需要團結在一起,改變和修復政府的基本形象,不能讓他們這樣操縱人民。」

組織者吉娜·培根、邁克·內特、喬·柯林斯等人在wehaverights組織的罷免州長紐森的集會上。(李梅/大紀元

2月20日,民間組織「我們有權利」(We Have Rights)在加州文圖拉縣海濱公園(Promenade Park)舉行了盛大的周年慶祝活動。自去年6月開始的對州長紐森的第三次彈劾,在上周五已徵集到超過170萬個簽名,各地的志願者還在抓緊時間,爭取在接下來的三周內徵集到總數為200萬個簽名。

南加民眾在文圖拉縣集會,呼籲罷免州長紐森。(李梅/大紀元)

南加民眾在文圖拉縣集會,呼籲罷免州長紐森。(李梅/大紀元)

南加民眾在文圖拉縣集會,呼籲罷免州長紐森,已征簽超過170萬人。(李梅/大紀元)

組織者吉娜·培根(Gina Bacon)說:「幾乎每一次集會後,我們都能收到近千個簽名,我們看到人民真正的團結。在罷免州長的網站上列出了眾多的原因,每一項都會讓一部分人加入進來。」

人民的力量

「罷免州長紐森」(Recall Gavin2020)運動的組織者之一邁克·內特(Mike Netter)說:「我為加州人民感到自豪,我們組織聯合了非常多的人,不論族裔、年齡、職業和黨派,大家為共同的事業相聚在一起,每個人都有機會為此做事。」

「在這裏,你能看到許多普通人的歡樂,罷免州長讓人民奪回了自己的權利,這對每一個人都很重要,這個運動讓人們擁有掌握自己命運的權利。在征簽活動中看不到氣恨,而是喜悅,我認為這對每個人來說都非常重要。」

內特向路過的格蘭達打招呼,並說:「像格蘭達,9個月來她一直在做征簽,實現自己的一個人生目標。征簽讓每個普通人有機會表達他們的政治訴求,而這樣的志願者大約有4萬到5萬人,最近有更多的志願者加入了這個運動。」

主持人讓參加罷免州長紐森征簽活動的志願者們舉手,集會現場很多人在舉手。(李梅/大紀元)

樂隊在罷免州長紐森集會上演奏,人們隨着音樂舞動。(李梅/大紀元)

在其它征簽點上,記者也見過幾位從一開始就加入志願者行列的華裔,志願者曉楓說,剛開始時很難,志願者和來簽名的人都少,夏天特別熱,現在是各種各樣的人都來簽名,當然也有反對的。志願者特蕾莎表示,包括各種旗幟、標牌、桌椅和表格等,都是志願者自己置辦的,但這些付出非常值得。

內特說:「你看到人們非常地高興,許多人日日夜夜地工作,是因為他們相信應該將美國人民團結在一起,將加州團結在一起,而不僅僅是罷免加文·紐森這樣一個糟糕的州長。我們需要團結在一起,改變和修復政府的基本形象,不能讓他們這樣操縱人民。」

四面都漆成了罷免州長紐森的宣傳圖的車。(李梅/大紀元)

州長要核對簽名者身份?

內特表示,他們很可能這樣做,核對每一個人的簽名,他們試圖使用權力阻止(罷免),但相比之下,加州民主黨在去年的大選中卻不想檢查人們的選民身份。

「我認為人們應達成共識並使投票合法,我們正在向200萬個簽名努力,我們擁有85%的驗證率,一般沒有這麼高,這樣在他們檢查時我們能夠超過底線(150萬個合格簽名)。」特蕾莎介紹說,比如寫的名字超出了長方格,或寫地址時城市名用了簡寫,或寫錯了縣名等等,該簽名就有可能被剔除。

南加民眾在文圖拉縣罷免州長紐森集會上的旗幟。(李梅/大紀元)

不能一黨執政

內特認為,去年中共病毒(COVID-19)的大流行好像加速器,讓許多問題浮出水面;州長紐森超越了他的權力,施用了他的權威,但是他以前也這樣做過,但現在政府走得太遠了,在各方面壓制人們的生活;這就是COVID-19起到的作用,讓很多問題凸顯出來並變得更激烈。

南加民眾在文圖拉縣集會,呼籲罷免州長紐森。(李梅/大紀元)

民眾在罷免州長紐森的車前交談。(李梅/大紀元)

內特說:「加州在未來需要保持一種平衡狀態,我們不能只有一個政黨執政,任何一方在位的時間太長,做任何事情的時間太長,都會以失敗告終。人們應該就自己想要的東西,進行公開地表達,應該擁有這種自由,我們必須有平等發言權的政黨,我們想要一個自由的環境。」

「人們要能表達自己的意願,並且不被打壓。政黨不只是一個組織,是由人民組成的,每個人的主張(在具體事務上)也不一定要完全和你的政黨一樣,政黨應該表達人民的意願。這次征簽就有各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加入,人們在罷免州長這一問題上達成了共識。」

內特表示,希望更多的人在最後的三周內加入這場偉大的運動,表達自己的意願,掌握自己的命運。

責任編輯: 時方  來源: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0222/1560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