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家庭生活 > 正文

5年後,房子是「隨便挑」還是「買不起」?李嘉誠一席話說透了

5年後,房子是「隨便挑」還是「買不起」?李嘉誠一席話說透了

目前我國租房群體超過2億人,對於這些租房群體來說,大多數都是選擇在外地城市工作,所以選擇租房居住。而對於一部分租房群體來說,自己家鄉的城市已經買房,但自己工作的城市沒有房子,就需要一直租房居住了。而對於大多數年輕人來說,剛畢業沒兩年,收入水平不高,更是沒有買房,可以說現在的年輕人是租房群體的主力。

但大家要相信,對於這些年輕人來說,經過幾年的時間,自己經濟實力有所提高後,大部分都會選擇買房。因為對於年輕人來說,等到談婚論嫁的時候,房子是必不可少的商品,而且房子也是一個家的立根之本。總不能說,結婚後沒有自己的房子,一直到處租房居住,這樣也是不現實的事情。

所以對於買房來說,是年輕人現在面臨的最大問題。因為現在的房價很高,這就導致了年輕人想要買房都是十分困難的事情。很多年輕人結婚都是掏空了家裏的六個錢包,背負三十年的房貸,買了一套房子。所以人們對於房子來說,都是十分關注的,有房的家庭希望房價能夠上漲,而沒房的家庭希望房價能夠下跌。因為對於有房的家庭來說,房價上漲就意味着家庭財富的增值,而對於沒房的家庭來說,房價下跌買房就會更輕鬆一些。那麼對於五年後,房子是「隨便挑」還是「買不起」呢?李嘉誠一席話說透了。

對於李嘉誠來說,相信大家都有所耳聞,作為房地產行業的曾經巨頭,因為提出了不掙最後一個銅板的理念,所以退出了房地產行業,而他曾經也預測過未來的房地產行業。李嘉誠曾說:現在中國的房地產行業已經呈現出區域供給過剩的環境了,未來的上漲空間有限,並且現在的房價和居民收入是脫節的。

對此,樓市仿佛正在一一驗證他的預測,我們先說一下住宅數量的問題。根據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發佈的數據來看,全國100個新建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庫存總量達到了51040萬平米,同比增長7.8%,三四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庫存總量為26820平米和21077萬平米,佔比93.8%。

而全國城鎮居民擁房率已經達到了96%,其中有兩套房的佔比31.%,而擁有三套及以上的佔比10.5%,可以說現在的城鎮居民已經不缺房子居住了,反而擁有多套房的佔比很多。可能很多人覺得市面上流通的房子不多,不然的話,房子也不會這麼搶手。但實際情況並不是如此,早在2017年時,西南財經大學就做了一個調研,我國城鎮住宅的空置率高達22%。要知道,按照國際空置率標準來說,5%-10%之間才是比較合理的數值,而現在高達22%,也就是說已經遠超空置率的合理區域。

可以說城鎮住宅現在足以讓12億人居住,而加上小產權房和各類住宅,足以讓36億人居住。就是因為很多人買房投資,一個家庭有兩套、三套房子,甚至有些家庭擁有十幾套房,才導致現在市面上流通的房子不多。很多購房者依舊沒有買房,因為房子不多的話,房價就無法降下來,收入水平較低的家庭就買不起房。

我們再來說一下現在的房價和人們收入水平的問題,也就是房價收入比。根據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楊紅旭所說,2020年我國的房價收入比已經達到了9.2,而在2019年時,房價收入比為8.7,出現了小幅上升,而2020年的房價收入比也是創下了近20年來的新高。楊紅旭曾發文分析,房價收入比上升的主要原因有三個:「其一就是房價漲幅雖然比前兩年有所收窄,但整體增幅仍然較大;其二就是受到『黑天鵝』的影響,2020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滑,收入增速低於房價增速;其三就是我國的人均住房面積不斷增加,預估2020年的城鎮人均住宅面積將要達到40.5平方米左右。」

所以對於現在來說,無論是住宅數量還是房價收入比來說,都出現了不合理的現象。住宅大量過剩,大多數房子掌握在少數人手中;房價收入比過高,人們收入水平不足以買房。也正如李嘉誠所說,絕不會賺最後一個銅板,所以他早早地退出了房地產行業。

而對於現在的樓市來說,國家的調控政策也是一直在不斷地收緊,按照「房住不炒」的長期定位,一直對樓市出台調控政策,更是因為城市之間房地產行業出現的不同情況,實施了因城施策的方針。也正是因為如此,現在的房價漲幅要比前幾年小了很多,而調控政策現在就是要穩住樓市,穩住房價,穩住地價,使房地產行業逐漸走上健康平穩的道路。

而當房地產行業實現「房住不炒」的時候,房價就會親民很多,不只是高高在上,讓人可望而不可及。所以對於未來五年來說,房子會好買一些,對於那些人口不斷流出,經濟發展緩慢的城市來說,可能會出現「隨便挑」的現象。正如經濟學家馬光遠曾說過的,未來的樓市只會有3個20%值得投資,即20%的城市、20%的房企、20%的樓盤。剩下的都將只會有居住屬性,失去了投資價值,房子自然就好買了很多。

責任編輯: 劉詩雨  來源:每日樓市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0211/1556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