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第一天,第一批申請離婚登記的人已經過了法定的「離婚冷靜期」,可以去民政局拿本本了。
也正是在這一天,#黃牛代搶離婚名額#擠上了微博熱搜,「離婚限額」的網傳消息迅速擴散,「以後離婚也要搖號了?」的拷問像是一句魔幻現實主義的玩笑,折射出人們對於「離婚不自由」的恐懼和憤怒。
2021年,中國人還能自由地離婚嗎?
桃子是「離婚黃牛」的客戶之一。
2020年12月29號,在離跨年還有兩天的日子,桃子發現自己的丈夫出軌了。
那時整個上海還在醞釀一年一度的浪漫,桃子卻被迫選擇是否要放棄陳舊的安定和幸福。
第二天,她決定了,要離婚。
「內心做了離婚的決定就去執行,告訴自己速戰速決,不能拖到明年離婚冷靜期60天的長線拉鋸模式。」
但離婚也並不是一拍腦門就能完成的事情。30號,桃子去上海市民政局官網準備預約離婚登記時發現,官網上的預約最早已經排到了1個月以後。
這可不是普通的一個月。準確地講,僅在兩天之後的1月1日起,離婚冷靜期就開始正式生效。
上海市民政局為了配合離婚冷靜期的出台,將從前的「離婚登記預約」改為「離婚登記申請預約」。也就是說,官網上1個月之後的登記號實際上是離婚登記申請號,如果桃子只能預約這些號碼,她就需要等30天才能去民政局申請離婚,然後和丈夫度過為期30天的冷靜期,最終才能領到離婚證。
這還是最好的情況,如果過程中生出什麼事端,戰線會被拉得更長。
桃子等不了這麼久。
從前在淘寶上買過代搶票的她想到了黃牛。抱着試一試的心態,她先去淘寶上搜尋離婚代約的賣家,但淘寶上幾乎一律代理訴訟離婚的律師,要價大約在5萬左右。
淘寶找尋無果後,她轉移戰場到主打轉賣二手貨的閒魚,以「代預約lihun」為關鍵詞,找到了一家代約的黃牛。
簡單諮詢之後,桃子迅速交了30塊定金,並把自己和前夫的身份證號、姓名以及所需要離婚的區等信息告訴黃牛。幾個小時之後,下午5點左右,黃牛發來預約成功的消息。
兩個月後再回憶起來,桃子依然覺得那位黃牛對自己有「恩」,「挺人性的,她花了時間的。」預約成功後,她總共交給黃牛370元,其中含有30多塊的加急費。
兩個月後的今天,這位閒魚賣家的預約價格已經上漲到了500元。與此同時,閒魚、微博上代理離婚預約服務的賣家越來越多,服務區域跨廣州、深圳、上海等地。
「幫忙撿漏,一旦有人取消,能立馬幫你約上。」收費500元的黃牛朱莉在閒魚上的自動回覆中寫道,「一般能預約到未來7天內的,如果臨近假期前,可能比較緊張,保守估計10天,未預約成功不收費。」
另外一個閒魚上的黃牛收費則相比起來佛系得多:「指定區域是80,隨機區域是50。」
即便是黃牛也沒辦法保證能夠預約成功,不同黃牛能約到的日子遠近也不盡相同,大體上都是依靠「別人取消,立馬約上」的撿漏邏輯來預約。
這些黃牛可謂盡心盡力,一位收費50元的賣家在某天的下午5點告訴我只能約到3月的號,但晚上11點時已經能約到2月的號了。
「我有軟件盯着,只要有人取消就能知道。」朱莉告訴我,她的預約基本上都是成功的,除非買家對時間要求特別高,比如必須在某天預約。「不然的話,基本上都能約到。」
至少從去年8月起,朱莉就開始在閒魚上開展上海結婚離婚的代預約服務了,當時一次「撿漏」的價格是30元。10月起,她開始發展深圳、廣州的離婚代約業務,代約價格逐漸上漲到100、300,直到最近的500元。
半年內,她至少為27名買家代理過離婚預約的服務,其中上海離婚預約居多。
離婚黃牛並不是近期才有的職業,離婚預約「一票難求」也並非近幾個月才有的現象。
去年5月,深圳就因為離婚預約困難上了熱搜。當時的內容是:從5月16號到6月16號所有離婚預約的號全部排滿,「一個也不剩了」。
難道在離婚冷靜期和離婚預約制的今天,每個人都還需要把找黃牛視為常態、每次民政局一開放搶號就拿出李佳琦直播間的氣勢磨刀霍霍了嗎?
其實或許不然。1號就有消息稱「廣州2月離婚名額已全部約滿」,4號我再登陸廣東省婚姻登記網上預約系統時,最早在2月18日還有9個剩餘名額。
「你只要搶過就知道,這個(離婚名額)很容易搶。」一位離婚黃牛表示,「網上的新聞說難約搶不到,都是扯犢子的。」
但黃牛的「容易」和「想離就離」不是一回事。對於桃子這樣,一刻都不願意在婚姻里多耽擱的人來說,多等的每一天,無疑都是煎熬。
「一票難求」僅僅指網上預約。據《南方都市報》的報道,廣州民政局表示,如果網上預約無果也可以現場預約或者電話辦理。「如果你在現場等的話,也可以直接辦。」
「主要是近一半的婚姻登記當事人預約後,沒有去現場辦理,也沒有及時去取消這個號,導致了資源被佔用。」廣州市民政局的負責人對@新京報我們視頻這樣解釋。僅在2020年12月,廣州市離婚登記預約的4716對夫婦中,就有超過一半的預約者爽約,到場辦理的夫婦僅有2372對。
為了解決爽約者資源浪費的問題,今天在廣東婚姻登記預約網站首頁上,多了一條「180天黑名單」準則:「有以下行為之一的,將被列入預約黑名單,180天內不接受預約:①180天內爽約2次;②180天內取消5次;③180天內爽約一次、取消2次;④30天內取消3次。」
但大傢伙似乎對此並不買單。「180天黑名單」連同「離婚預約/離婚排號」一同點燃了大眾剛熄滅的針對「離婚冷靜期」的怒火,「30天排號+30天冷靜+180天黑名單」總共240天的離婚等待期預想直接給婚姻戴上了一個緊箍咒。
對我們來說,唐僧念的咒語只有一個:降低離婚率。
我國離婚率確實在上漲。據去年民政部發佈的文件,19年我國離婚率為千分之3.4,比上一年上漲了0.2個千分點;同時,結婚率下降了0.7個千分點。
離婚率連年上漲,「抑制衝動離婚」的招數也在連年變換。
比如,2012年,浙江省慈谿市就曾有過對「離婚冷靜期」的「試點」,慈谿市民政局要求夫婦雙方在預約後度過冷靜的一周,再去登記離婚。
與之類似,在2016年,上海浦東新區婚姻登記所實行「離婚限號制度」,每天工作時間僅受理50個號,並考慮開發網上離婚預約系統,「減少等待時間」。
每個類似的文件出台後,都有小範圍的輿論譁然;到去年5月,《民法》婚姻法部分徵求意見稿提出設立「離婚冷靜期」時,對「蠶食離婚自由」的聲控終於從小浪花匯聚成大海嘯。
從數據上看,各地區離婚率受離婚冷靜期影響後的變化多有不同。比如《河南商報》報道,鄭州新區今年1月的離婚預約人數比去年12月少了將近三分之二;但同時,廣州離婚預約人數沒有顯著變化,從2018年實行預約後,「每天基本都是滿的」。
「我的憲法老師說過這樣一句話:離婚冷靜期損害的只是衝動的權利,沒有損害離婚的自由。」一位政法大學的法學生向我轉述道,接着解釋說自己並不認可離婚冷靜期,「雖然這看上去只是延緩了離婚,並不是對自由的一種絕對損害,但民法中的個體好像越來越被視為是不理性的人,需要法律去極盡約束保護,自由主義的內核已經發生了變化。」
與此同時,也有法學界博主反對離婚冷靜期,明確表示這就是對「離婚自由」的侵害。
桃子顯然也是同樣的觀點。「靠離婚冷靜期控制離婚率就是鬼扯、反人性。」雖然以極高的效率離了婚,但桃子仍然對「離婚冷靜期」懷有巨大的怨念。
桃子下班後還需要照顧6歲的孩子,所以和她的聊天時常中斷,她回復得也很慢。唯有一次,她好像想起了什麼似的,急切地給我發來了好幾條信息:
「你這邊不會舉報閒魚賣家吧」
「親愛的你千萬別舉報那個黃牛啊」
「不然我就是恩將仇報了啊」
「當初要不是她幫我預約我不知道還要痛苦多久」
我自然沒有舉報,但不知是否因為相關新聞熱度不減,現在在閒魚搜索「代預約lihun」等等關鍵詞,已經空空如也,搜不到任何東西。
那些離婚黃牛可能會轉入地下,或是更隱晦的角落。
能在年末最後一天離婚,在桃子看來還是件挺幸運的事情。雖然走出民政局的那一刻她哭得不能自已,但兩個月後再回憶起來,她告訴我,離婚對她來說,「是解脫,是重生」。